吳春艷 李媛媛 陳燕妮
摘 ? 要: “00后”大學生作為高校新生主力軍有著鮮明的群體特征,呈現出網絡行為多樣化并伴隨高度網絡依賴;親社會行為明顯,愿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嘗試提出見解;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但隨意傾向明顯等特點。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通過教學內容精準供給、教學過程多元互動、教學手段與時俱進等途徑,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 “00后”大學生 ? 網絡行為多樣化 ? 親社會行為 ? 個性化價值追求
群體特征是群體成員在群體活動、群體交往中形成的穩定的、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影響著群體的學習活動、學習方式、行為表達、價值選擇等。“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是在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背景下形成的,是時代進步的縮影。
一、“00后”大學新生的群體特征
為了更加準確地描摹“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筆者對大一、大二的學生通過問卷星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采用網絡問卷的形式,一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1025份。調查結果顯示“00后”大學生群體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網絡行為多樣化并伴隨高度網絡依賴。
“00后”成長于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思想行為深深刻下網絡印記。一是網絡行為多樣化。“00后”大學生被譽為“數字土著”,樂于使用互聯網交友、打游戲、看動漫、讀書、了解新聞。調查顯示,網絡課程是“00后”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微博、QQ、微信等是獲取、閱讀新聞的主渠道。二是“00后”大學生對網絡表現出了高度依賴的特點。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從電腦端轉移到了移動端。移動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娛樂的主陣地。在“00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玩手機僅次于學習位列第二名,90%的被調查者表示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大于1.5小時,其中60%超過3小時。對網絡的高度依賴擠壓了大學生學習、社交的時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2.親社會行為明顯,愿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00后”大學生享受著優越物質條件和優質學習資源,愛撒嬌賣萌,但是作為新一代青年愿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親社會行為明顯。在心理學上,親社會行為被稱為積極社會行為,它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幫助、分享、合作、互助等有益行為。調查顯示,“00后”大學生在回答“你對社會參與和社會責任感的看法”時,48%的被調查者選擇“我們應在誠信社會建設中承擔更多責任”,40%選擇“我們是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在回答“一個人成功的標志是什么”時,53%的被調查者認為成功的標志是為社會做貢獻和為他人帶來幸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00后”積極參與病人救治、社區服務等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體現出明顯的利他行為、助人行為,展現出“00后”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側面。
3.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嘗試提出見解。
“00后”大學生喜歡明星八卦、娛樂頭條,但每天都關心祖國和世界的變化,樂于為正義發聲、維護法律公正、為百姓代言。心系天下、心系祖國已成為“00后”的新特征,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難點問題提出意見,也會對中國抗疫取得的成就信心滿滿。調查顯示,在回答“你平時會關注國內外新聞嗎”這一問題時,73%的“00后”被調查者表示肯定,僅有2.34%的人回答“不會”。有39%的人表示會對新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見解。
4.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隨意傾向明顯。
“00后”大學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都趨于成熟,他們有夢想,愿意為夢想的實現付諸努力。喜歡像成年人一樣獨立理性處理自己的問題,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自我管理是“00后”普遍推崇的生活學習方式。自我管理是學習者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按照生活學習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控制轉化的過程?!?0后”大學生會有意識地設定一些目標和計劃嘗試付諸實施,但難以保障落實的效果。調查發現,大多數“00后”已經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制訂了相應的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出現了知行不統一、行動力不足等問題,使計劃目標不能如期實現。僅有38.44%的“00后”大學生有短期(長期)目標并能付諸行動。目標落地能力缺乏導致“00后”大學生學習計劃常被擱淺,學習進度常常中斷。
二、“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1.“00后”大學生多樣化的網絡行為和高度的網絡依賴影響了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
一些“00后”自我約束能力差,上課期間用手機刷新聞、看視頻、玩游戲、刷微信等。肖榮春、白金龍的調查顯示72.6%的大學生存在課上使用手機上網的行為,其中20.4%的大學生會因為上網經?;蚺紶柼诱n。這一現象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課堂教學效果,破壞了教學秩序。另外,互聯網是各種思潮集聚傳播之地,一些負面思潮對“00后”的三觀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于他們對各種媒介信息認識、理解、判斷能力有限,影響了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等精神的養成。
2.“00后”大學生“碎片化”的思維特點挑戰著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
碎片化的思維是指人們經常接受局部的、片面的、零散的信息而產生的非主流的、簡單的、多元的思維方式。自媒體以篇幅短、字數少的“碎片化”特點極大迎合了“00后”大學生追求直觀、有趣、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在“碎片化”閱讀模式下,大學生“閱讀耐心”逐漸消失,往往對兩百到三百字的短文感興趣,對長篇文章不愿傾注時間。
3.“00后”大學生個性化的價值追求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
“00后”大學生多數成長于“421”或“422”家庭,優越的物質條件和家庭社會的高度關注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了“00后”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關注個性化價值追求的心理特征。喜歡加入小眾化的興趣圈子尋找存在感、認同感、歸屬感,不同的圈子愛好不同、內容不同,形成了具有“圈內”特色的話語體系和交流方式。比如“nbcs、bhs、5151、KS、rps、sk、ky”等“摩斯密碼”是圈內成員防止非同類侵擾完成信息傳播的特殊話語體系。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在授課話語體系中及時了解“00后圈子密碼”,通過植入“圈內密碼”與“00后”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三、“00后”大學生群體特征下思政課教學策略
1.教學內容實施精準供給,由“大鍋飯”向“套餐制”轉變。
“00后”大學生關心國家、關心社會,但又追求個體價值的鮮明特點決定了思政課“大鍋飯”的供給方式已經不適合學生胃口,長期“食用”甚至會出現“厭食”“偏食”等現象。習近平同志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實施供給側改革,由“大鍋飯”向“套餐制”轉變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同專業、不同圈層的大學生興趣愛好、知識背景、話語體系、關注問題皆有不同,思政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精選符合口味的內容,制定成營養豐富的“套餐”。為確?!疤撞汀狈蠈W生胃口,在教學中能吃得好、吃得飽還能消化得了,教師還要充分調動“00后”積極性、參與性,讓其根據需求自主下單“訂餐”。教師在綜合考量學生需求和教材內容之后,將單個“菜單”匯成“套餐”,按照匯總的“套餐表”進行教學內容精準供給,確保能夠照單上好“菜”。大數據的發展為思政課“訂制套餐”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技術支撐。思政課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大數據”,對不同群體進行以問題為導向的差異性分析,第一時間掌握不同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通過大數據比對,傳統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策略、學習方式等難以定量的分析維度,能夠更全面、客觀、精準地展現,有利于提高“訂制套餐”的質量。
2.教學過程多元互動,由單純“講授”向“講授+活動”轉變。
“00后”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喜歡用自己的視角關注世界、關注社會,在嘩哩嘩哩上隨處可見“00后”有理有據的評論和留言。傳統的以“講授”為主單方面“灌輸”的方式已經不完全適應“00后”個性化思維和對話語權的需要,“講授+活動”的課堂模式適應了“00后”這一特征。講授保留了傳統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板書、教具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傳播思想,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和科學的價值體系?;顒觾热莸募尤胗帜軌虮苊庑畔畏矫鎮鞑サ娜毕?,有利于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發揮。一般來講,“活動”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兩種形式組成。師生互動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通過提問或與學生合作進行點撥和引導,調動學生思維,高效完成教學。師生互動的對象不能是某個同學或某些同學,而是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類引導,真正實現面向全體的互動。面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通過差異化的問題設計、情境設定給予關照,以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生生互動即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質疑、爭辯的活動,是課堂的精髓和靈魂。學生是課堂主角、學習的主人,應將點評、講解、質疑、分析、歸納、討論等學習自由和學習權利還給學生。“00后”大學生愿意表達自我的群體特征與“生生互動”的實質契合,學生通過思想交流、思維碰撞、情感流露真正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目的,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奠定基礎。
3.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
“00后”大學生網絡行為多樣化和網絡依賴的群體特征警示著思政課教師單純依靠講授、板書、投影儀等傳統教學手段已經難以引起學生長時間的有效注意。思政課教師要以“00后”群體特征為抓手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傳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有意注意。計算機多媒體、人工智能、互聯網通信、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在技術層面有力支持了思政課教學手段變革。比如,思政課堂同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讓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重走長征路”,身臨其境地體驗長征過程的艱苦卓絕;思政課同雨課堂、云班課等智慧教學工具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彈幕、投稿、課堂紅包等方式輕松讓學生以主角的方式參與課堂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現代信息技術為思政課教學模式變革帶來了新鮮空氣,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活躍了教學氣氛、豐富了感官體驗。需要指出的是,現代教育技術必須服務于教學內容,否則就會變成“花架子”“空架子”,看著很漂亮卻言之無物。因此,思政課教師在選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時候要著重考量其與教學內容的匹配度,避免手段、內容“兩張皮”的情況出現。
參考文獻:
[1]沈千帆,付坤,馬立民,黃薈宇.“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及教育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2).
[2]王富強,宋珊珊.“00后”大學生的學習觀及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
[3]呂小亮.“0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質及其培養對策[J].當代青年研究,2019(3).
[4]林立濤.全過程育人視閾下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4).
[5]肖榮春,白金龍.新媒介傳播對大學生影響的實證研究[J].新聞界,2012(23).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Q 201126)“‘00后大學生群體特征下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山西師范大學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合作式教學模式在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的應用研究(2019JGXM-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