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圍繞以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情境的創建、以信息技術直觀展示具體的數學思維、以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以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和生活的融合性四個方面展開討論,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融合路徑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筆者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對今后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力量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對各個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在各個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中提出明確要求:建設全面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提升優質教學資源的全社會共享,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有效結合。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是當前提升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方法的關鍵措施。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有效融入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在其中充分發揮其優勢呢?接下來,筆者就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以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情境的創建
興趣是人們不斷探索的自然內動力,歷史上不計其數的學者已針對興趣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作出了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形成了興趣,那么學好將不會成為難事,筆者也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證明了這一結果。例如,筆者在針對《分一分》這一課進行教學時,采用了電子信息技術中的白板設備,向學生呈現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兩個、四個蘋果的情境,在動畫展示過程中一邊進行講述,繪聲繪色地將這個數學小故事帶給學生們。學生們剛開始被故事有趣的情節所吸引,慢慢主動去觀察去思考如何分才能使兩個小朋友所得到的蘋果是相等的。在筆者的不斷引導下,學生們逐漸對分數這一概念形成了初步了解,并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不僅掌握了當節課的知識點,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對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二、以信息技術直觀展示具體的數學思維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這門課程是十分抽象的,尤其是其中的數學模型以及公式更是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將那些極為抽象的公式以動態化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其變得更加具體、直觀,學生通過對公式推導過程的觀察和思考,可以有效幫助其理解和記憶,從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在針對《認識圓柱》這一課時進行教學時,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無法正確理解=S×h這個公式,導致應用起來存在極大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有效應用了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以動態形式向學生播放了圓柱體各個角度各個方位的視圖,同時還對圓柱體進行了幀數分解,通過這一方式向學生充分展示了長方體朝著圓柱體轉化的過程。運用信息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抽象化問題,學生很容易被這種動態、直觀的播放形式所吸引,并加快對這一公司的理解,從而很好的解決了應用難這一問題,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改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材中存在大量公式,這些公式往往都需要通過推導來幫助學生理解,然而這一過程是非常抽象且難以理解的。以往,我們總是通過三角板、圓規、粉筆這些簡單傳統的教具來幫助學生理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很難起到效果的,學生在此過程中仍然無法很好地理解公式推導過程,最終導致數學課堂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通過動態、直觀地方式將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親身經歷一般,很快就能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吸收,并掌握其中的重點難點部分,使課堂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在對《認識時間》這一課進行教學時,無論筆者如何講解,學生都很難理解一分鐘等于六十秒這一知識,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因此,筆者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創設了一場運動會賽跑的情境,鐘表對應的是圓形跑道,小時對應的是作為跑道距離標記物的12棵樹,隨后設置動畫時間,使1號選手和2號選手的比賽時長相同,結果1號選手跑完一圈(60分)時,2號選手只跑了2棵樹的距離。筆者借助動畫形式向學生形象具體地展示了鐘表的運轉,使學習難度大大降低,讓學生快速進行了理解。
四、以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和生活的融合性
數學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因此筆者認為數學教學的核心在于生活化,一切教學都不能脫離實際,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學學習來領悟生活的真理,并不斷進行實踐,這種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是效果最好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運用,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的實用性,主動思考如何通過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數學意識。例如,筆者在針對《數學活動課》進行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超市購物的環境,同時給學生們列出了一份購物清單,其中關于雪碧這一項給出已知條件:大瓶裝1.25升6.2元、小瓶裝500毫升3.9元,至少需要購買2升。最后詢問學生怎樣的購買方式才能使花費最少?由于學生們平時在超市購物具有豐富經驗,因此他們對于這一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加入討論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學習和工作也變得更加方便。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的有效融合能夠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傳統課堂的有效補充,同時也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的催化劑。在新的時代中,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理念、教學手段還是教學模式上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這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同時也是實現教育長足發展的基礎。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牢固掌握信息技術,重視信息技術和課堂的有效融合,給傳統課堂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正江.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中的價值[J].知識文庫,2021(02):21-22.
[2]何嫻嫻.淺析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J].考試周刊,2021(04):51-52.
作者簡介:史超(1989-08)女,漢,江蘇常州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