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鳳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以以讀促寫這一主題作為切入點,首先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踐行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實施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接著又對以讀促寫模式恰當運用所發揮出的重要意義與價值進行了探討,旨在于通過以讀促寫模式,推動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 以讀促寫 ;概念 ;可行性; 價值
【正文】
以讀促寫模式是當前小學語文教育領域較熱的一個話題,引發了諸多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那么,究竟什么是以讀促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模式的運用存在著哪些可行性?又具備哪些有益價值呢?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針對以讀促寫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踐行以讀促寫觀念的概念及其可行性分析
小學低年級語文踐行以讀促寫觀念的概念及其可行性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以下,我將對其進行簡單闡述。
(一)以讀促寫的概念
所謂以讀促寫,是指通過閱讀促進寫作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將閱讀與寫作兩者有機結合了起來,其中,閱讀是一種手段,是一種途徑,寫作則是最終的目的,借助閱讀活動開展的目的在于推動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二)以讀促寫模式運用的可行性
1.閱讀與寫作兩者的密切聯系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閱讀是學生們輸入知識的過程,從外界的信息中學生們輸入知識并內化成自己的認知與觀點;寫作則是學生們輸出知識的過程,將自己所了解、所掌握的內容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出來,以表達自身的認知與見解。從閱讀與寫作兩者的內涵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只有源源不斷的閱讀輸入,我們學生們才能持續性地獲得知識及其信息,從而為自身寫作輸出的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寫作輸出反過來又將進一步反哺學生們的閱讀輸入,指引著他們去高質量的閱讀、高質量的輸入。由閱讀與寫作兩者密切聯系的特征來看,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運用以讀促寫模式的可行性.
2.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對外界事物尚未形成足夠深刻的認知,需要源源不斷地進行閱讀性的輸入,從而為自身的寫作輸出提供充足的素材;相反,若是閱讀輸入不足,學生們在寫作輸出中很容易便面臨著無內容可寫、無技巧可用的尷尬技巧,導致最終的寫作輸出質量不容樂觀。因此,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也表明了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多閱讀、多積累,以為其后續的寫作提供充足的知識積累,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以讀促寫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探討
以讀促寫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科學、合理運用存在著積極的價值,具體來講,其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一)以讀促寫,激發低年級學生們的語文寫作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們對寫作興致泛泛,缺乏積極參與的興趣。就連短短幾行文字,學生們寫起來也是如同擠牙膏一般非常吃力,而越是如此,學生們寫作的積極性也便越受到打擊,越不愿意進行寫作的嘗試。如此一來,小學低年級學生們的語文寫作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尷尬處境。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不妨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引入以讀促寫的模式,讓學生們從所學到的閱讀文本入手,積累素材與知識,從而喚醒自身的寫作嘗試興趣與熱情。
我在自身的小學語文低年級教育實踐中就很好地踐行了以讀促寫的模式,大大調動起了學生們的語文寫作興趣。例如,在教學《媽媽睡了》這一課文的時候,從我們分析課文、閱讀課文的活動中,學生們已經掌握了這一課文所講解的主要內容,以此為基礎,我鼓勵著學生們嘗試著寫幾句平時自己與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內容不限,但要寫的有真情實感。剛剛結束了《媽媽睡了》這一課文的閱讀,學生們的內心情感被觸動,正處于想要表達的有利時機,因此,在認真回憶自己生活中與媽媽相處事情的基礎上,我們的學生們很愿意進行相關文字的闡述與表達。像有的學生們在經過思考之后寫下了“我的媽媽每天都要上班,還要照顧我,還得輔導我做作業,她一個人需要做好多事情,實在是太辛苦了,我愛我的媽媽”;有的學生寫出了如下的文字“平時我總是嫌棄媽媽叨叨,可是認真想一下,好像媽媽的叨叨都是為了讓我把事情做得更好,以后我要認真做事情,不能再讓媽媽白白嘮叨了”;還有的學生認真回憶平時與媽媽生活的細節寫下了如下的文字“媽媽年輕的時候也非常漂亮,可是,現在又要照顧我,又要工作,我的媽媽好像都忘了打扮自己了。我以后得做一個懂事的孩子,讓媽媽少操心,真希望我的媽媽再變得年輕、漂亮起來”……就這樣,學生們從各自的實際感觸與生活經歷入手,寫下了一行行富含感情的文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沒有對寫作抱有抵觸甚至排斥的情緒,而是懷揣興趣,積極寫作、主動寫作。這不能不說是以讀促寫模式的恰當運用所發揮出的有益價值與積極作用。
(二)以讀促寫,引導低年級學生們掌握語文寫作技巧
我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觀察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們并未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式方法,這便導致他們在自身實際的寫作中毫無章法,通常都是想到什么便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質量勢必質量較低,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及其素養也難以獲得有效的進步與發展。要想更好地改善這一狀況,我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著引入以讀促寫的模式,讓學生們多閱讀、多積累,從閱讀的過程中習得、掌握切實可行的寫作技巧,并將其合理地運用到自身的寫作活動之中,這不失為以讀促寫提升低年級學生們語文寫作水平與質量的有力體現。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以讀促寫模式的恰當運用存在著其合理之處,也有著其鮮明的優勢,這就需要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同仁立足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科學、合理地引進以讀促寫的模式,在深化學生們閱讀認知與理解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們產生寫作的興趣與熱情,掌握寫作的方式與技巧,從而推動學生們語文閱讀素養及其寫作素養的共同進步與發展。這樣,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才稱得上是優質的教育、高效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佳哲.立足文本以讀促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訓練[J].明日,2019(34):267-267.
[2]陳武紅.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9(14):65-65.
[3]陳慧.以讀促思以思促寫——小學語文讀寫創新實踐探微[J].小學教學研究,2019(0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