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姚桂榮 缐秀麗 王艷奎
摘? 要: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新趨勢,同時也是各學科教學改革的重點。小學數學的學科背景以及課程目標,決定了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在課程設計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從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實踐應用出發,結合小學數學課程開設的難點,探討信息技術有效融合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融合
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小學教育而言,數學知識與方法的教授,有助于學生理科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同時給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便捷。但由于學科知識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抽象理論學習過程枯燥等因素的存在,部分學生會出現缺乏學習信心、學習興趣不足等現象,這對數學課程的建設而言,無疑會形成一定的阻礙。針對小學數學面臨的教學困境,部分學者提出了以學科素養培養為背景,引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理念,構建新型數學課堂的改革策略,圍繞這一策略實施的教學改革,為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經驗。現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融合提出幾點可行策略,希望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有所幫助
一、豐富教學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征決定了培養學習興趣對學科教學的重要性。針對當下學生興趣不足這一現狀,教師有必要思考借用多媒體軟件的輔助教學作用,創設以數學學科知識為背景的教學情境,或者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豐富的信息載體,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站在學生的立場,輕松地學習氛圍,以及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是獲取良好學習效果必不可少的要素[1]。教師可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強等特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實際問題,將其置于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之中,并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模擬、仿真過程。除教學情境的創設,當下備受關注的線上學習模式,以及網絡學習平臺提供的課件、教學視頻,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資源,教師可從此類平臺中篩選出有趣的、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的動畫、視頻,將其作為課程導入的素材,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動畫演示,化抽象為具體
與人文課程不同,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抽象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本身存在較大的難度,加之數學學習需要一定量的習題訓練,這很容易影響學生的信心與學習熱情。在以往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會采取“直接灌輸”的方式,并通過例題講解、習題訓練,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記憶。對于理解能力較差以及缺乏抽象邏輯思維的學生而言,此種教學模式會帶來大量的疑問,并影響到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2]。與之相比,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動畫演示,為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的轉化提供了橋梁。以圖形問題為例,“相遇問題”是小學數學的經典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靜態圖像的繪制方法,借用靜態線段圖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要求學生將問題中的已知條件轉化為圖像,還需要透過圖像理解物體的運動軌跡、運動過程;而借用動畫進行演示,能夠直觀地呈現物體的運動過程,讓學生將物體的運動軌跡與線段圖對應,并探求問題的答案。鑒于現階段有關數學知識點教學的動畫演示文件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制作Flash動畫,演示變化過程,幫助學生實現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的轉化。
三、優化課件質量,聯系生活實際
從客觀視角看,學生對數學學科缺乏興趣與信心,除了數學理論學習過程過于枯燥,以及學習過程中需要頻繁做習題外,不能將數學知識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也是重要誘因。在學習難度較大的情況下,若學生不能看到該學科知識的實用價值,或者切身感受到該學科理論帶來的實際收益,其學習興趣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引入信息技術時,教師仍然需要關注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逐步優化現有的教學路徑。著手進行課程設計之前,教師需針對該學齡段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取有助于數學教學的生活材料,并通過word編輯的形式,記錄可用的素材。對于涉及到大量圖片、音頻、視頻的素材,教師應進行分類,并合理命名文件夾名,以便在需要時盡快提取。在建立高質量資源庫的基礎之上,應當做好課件質量的優化工作,通過優質生活材料的融合,充實課堂內容,提升課堂的趣味性[3]。以加法的初步認識為例,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關數量加減、價格計算的場景作為課件制作的素材,并將必要的圖片、視頻素材嵌入數學課件之中,是將數學問題生活化的重要路徑。
四、合理利用線上教學,豐富學習工具
在線上教學取得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以網易公開課、慕課等為代表的網絡遠程教學平臺備受關注,部分優質教學資源的發布,更是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了可靠的自學渠道。對于小學數學,在線學習平臺發布的資源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要保證學生合理利用線上教學,滿足自學需求,教師需做好必要的指導工作。以微課的應用為例,在利用微課進行自學以前,需要教師做好微課視頻相關的說明工作,告知學生微課的優勢以及主要功能,尤其是自我測評相關的功能,應做好指導工作,確保學生知曉微課視頻的正確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做好視頻質量的把控,篩選出質量相對較高、與正常教學進度相匹配的微課視頻,并通過QQ群、郵件等方式發送鏈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自學需要,自行安排學習。從本質上講,線上教學是滿足學生自學需求的可靠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其自學意識、自學能力都將得到一定幅度的增強,而線上平臺提供的個性化學習功能,也將豐富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工具。
五、結語
在培養學科素養的背景下,引入信息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的融合,可適度擴大數學課堂的信息量,豐富數學教學方法。圍繞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需積極從日常生活取材,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并利用動畫演示、線上教學等方式,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學勝, 張麗. 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 (03):172.
[2] 王淑慧. 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9): 0199.
[3] 于瑾. 淺談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J]. 讀天下(綜合), 2019(12): 215.
*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編號:JJS20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