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 郝東華 劉景賀
摘? 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術和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不僅能夠讓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很好的融入到語文教學中,還能夠便于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可以讓小學語文閱讀知識和課本知識通過圖象、聲音等多種形式進行課堂展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氣氛。基于此,本文通過對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融合進行相應分析,予以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融合
信息技術是教師充分的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了解,對閱讀教學加深印象,并探究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師通過信息技術來開發網絡教學資源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質量有所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集相應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中使用聲情并茂的教學課件,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并促進這兩者的完美融合,實現教學課程目標。
一、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意義
在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語文閱讀是重點。小學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后續學習過程奠定基礎的關鍵。從實際情況來看,進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小學語文閱讀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并且提升對語言語句的理解能力。在小學階段之中,由于教科書的知識內容相對較為程式化且內容豐富性難以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因此學生容易在學習之中喪失興趣,而拓展閱讀教學是以大量課外書籍為基礎展開,其內容的豐富程度能夠有效地彌補課堂上的不足。同時拓展閱讀教學相對常規的教學過程,在教學形式上更為豐富多樣和開放,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有助于培養其高昂的學習興趣。其次,拓展閱讀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語言積累,增強學生語言素養。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之中,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增強學生寫作能力是教育界廣泛關注的問題,而在進行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書籍,從而拓展自身知識面,實現語言的有效積累[1]。最后,從學生寫作能力方面來看,大量的書籍閱讀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語言積累,另一方面由于其開拓視野的作用,又能夠強化學生想象力,進而在這兩個方面上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在關鍵的小學階段來進行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是當代教育的重要舉措,需要相關教師積極進行這一理念的貫徹。
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鋪設教學情境
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課文圖文或者是視頻情境能夠代替課本中比較簡單的問題,創設出不同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想象力,讓其更為直觀的看到課文中的景色,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加深。
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拓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本知識面,并通過多媒體以圖、文、聲等形式展現出來,這樣能夠強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授《西湖》一文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相應的西湖照片和簡短的視屏,并配合課文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對西湖美景有一個感知,并且對于蘇堤等特色的美景也會加深印象,這些都是學生通過圖文小視頻來學習到的知識重點,然后使學生對西湖一文中的知識點記憶尤新,促進教學質量。還比如以蘇教版四年級教材中《九寨溝》一文為例,該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對九寨溝自然景色的介紹,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利用信息技術制定情境欣賞類拓展閱讀方案,組織學生廣泛收集自己感興趣或曾經游歷的名勝古跡、旅游景點,并自主完成相關材料的閱讀。而對于課外閱讀書目的推薦,部分教師會直接照搬以往的推薦書目,將課外閱讀當作一項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量,并請家長監督學生的閱讀情況。就實際效果而言,此種方式既不利于閱讀興趣、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也達不到積累素材、提升語文素養的效果。因此,在給學生提供推薦書目時,除了參考已有的適宜于小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素材的書籍外,還應當根據學生個體的閱讀能力、興趣愛好等,制定個體化的推薦書目,讓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拓寬信息渠道,增加課堂容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的去利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提供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特點,比如傳播知識快、范圍廣,從而起到增加小學語文課堂容量的通。比如在小學語文《藍鯨》一文中,課本上把鯨分為了齒鯨和須鯨兩種鯨類,在課本中有圖片,讓學生分辨出哪一種是須鯨,哪一種是齒鯨,這兩種鯨有怎樣的區別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到學生對于鯨的好奇心,通過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尋找大量的文字和圖片或是小視頻的教學資源,然后在《藍鯨》教學課文中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討,先自己說出鯨類,即使學生所說的是錯誤的,但是教師還可以通過所收集到的圖片來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鯨,并詳細給學生介紹鯨的種類,教師這樣做不僅能夠拓展課外的相關知識,還能夠讓學生的視野更為寬廣,拓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空間[3]。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是當前現代化技術和人文性的碰撞。該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還能夠給教師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傳遞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完成教學目標。在實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需要提前針對課文內容進行網絡資源的收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要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網絡資源,并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然后激發想象力,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提高觀察力。所以,在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有機結合時,需要教師作為引導,逐漸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教學作用,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韓燕燕. 利用信息技術助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藝術淺談[J]. 藝術大觀, 2019, 000(007):P.258-258.
[2]潘晶波. 試議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 000(012):P.166-167.
[3]郭鋒. 人教智慧課堂支持下的四界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消息二則》[C]//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路徑——第三屆中小學數字化教學論文案例集. 2018.
*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編號:JJS20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