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探索認知語言學在中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中詞匯學習的運用,該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詞匯測試的方式,覆蓋了來自中國10所大學的200多名非英語專業學生,評估了認知語言學的策略應用于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有效性,為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提出了改進的意見,體現了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對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貢獻,促進了跨學科和學術領域的發展。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中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詞匯學習
一、中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詞匯學習的現狀分析
(一) 中國高校大學生英語學情分析
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全球背景下,許多學者已經注意到全球化對于中國高校英語教學的影響。通過調查中國大學生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情況,許多研究人員發現學生的學習和認識動機與他們的英語水平息息相關。中國高校英語教師努力改變其教學模式,不斷地加強對課程的研究和開發,豐富了中國高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體驗。例如,在一些英語課程中,教師將文學和科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與英語語言的教學相結合,這使得學生在認知和實踐中掌握了語言的社會文化屬性和意義。還有一些研究調查表明,中國高校大學生的英語認知學習動機與其英語教學成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現了學生對英語語言認知學習的興趣對他們自信心和社會責任的建立和發展產生的影響。在中國高校的學習環境下,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教學者對不同的英語語言學習者群體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語言學習策略與學生學科背景之間的聯系,探索了不同學生英語認知和社會情境的差異對其學習成果的影響。
(二)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詞匯學習的現狀
為了滿足中國不同專業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中國高校英語教師注意到學生的語言學習需求是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具體取決于他們的專業和學科。不同的專業性可以體現學生的學習差異性,例如理科學生在詞匯量上略勝于文科學生。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了英語語言學習的策略與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能力之間的關系。通過研究大學生文化和專業背景的多樣性,教育者發現英語詞匯的習得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需要逐步地提高他們對有效詞匯學習的認識。在中國高校中,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有著許多的策略,而教師則相對應地為學生提供了提高英語能力方面的實用性指導。在基于認知語言學的框架之上,英語教育者研究探討了不同專業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和學習結果之間的關系,例如探索固定短語和習語中的核心含義,研究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英語介詞的使用情況等。此外,英語教育者分析了如何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利用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屬性逐步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感,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效地將語言學習的興趣與學習者的個人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運用認知學習策略來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水平。
二、認知語言學在詞匯學習中的運用
在上個世紀,許多教育者研究了社會文化和認知概念對人文科學和語言學習的影響,以便為各個學生群體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因此,許多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如何將認知和社會文化理論應用于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中,特別是反思如何將認知的理論觀點應用于教育的實踐和研究中。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詞匯中最常使用的學習策略是記憶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認知語言學策略。英語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詞匯時所使用的基本的認知策略引起了教師的廣泛關注,他們嘗試將詞匯和文化的教授與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相結合,以應對各種情況下的語言情景的挑戰。因此,許多教師致力于通過關注認知策略和學生對社會和文化學習的態度,探索如何將英語詞匯學習材料中的文化和社會內容結合起來。為了研究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的詞匯學習策略,教育者邀請一些大學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完成詞匯學習的測試,并將學生的詞匯量與詞匯學習的策略成果相關聯。研究內容主要側重于學生的上下文猜測能力、單詞的使用能力、單詞的拼寫能力等。此外,使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環境下進行英語的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不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認知重點是需要在探索認知語言學方法在不同環境中的應用,以及發展和制定如何將認知理論應用于學習過程中來實現的。研究需要處理認知語言學觀點的各個方面,通過在學習語言技能時注意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之間的關系,為人們提供與第二語言系統有關的更多的語言知識,從而實現促進未來語言發展的重要意義。
為了探索第二語言習得中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對英語詞匯學習的作用,該研究采用定量的實驗方法來發現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利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和策略來學習英語詞匯的不同學習成果。通過問卷調查和詞匯測試的方式,該研究覆蓋了來自中國10所大學的200多名非英語專業學生,探索他們是如何運用認知語言學的方法來進行英語詞匯的學習,并通過統計和測量變量來調查和比較學習的結果。該研究評估了認知語言學的策略應用于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有效性,并旨在通過問卷和測試的方式提供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詞匯能力的實用性見解,從而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意見,體現了認知語言學的動態研究對中國大學生第二語言習得策略的貢獻。本研究旨在使用從問卷調查和詞匯測試中收集的數據,來說明認知語言學策略在中國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詞匯的實際見解,展現他們的學習經驗和詞匯能力,為未來使用認知語言學策略來提高中國高等教育英語水平提供一定的啟示。對認知語言學是如何運用于中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詞匯學習中的研究可以促進跨學科學術領域的進一步實踐,對其相關理論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可以啟發更多的中國高校英語教育者進行詞匯學習策略的反思并推動相關研究方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京,蘇曉軍。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微課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以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15(05):21-25。
[2]石洛祥。中國英語學習者慣用語塊習得研究[D]。西南大學,2009。
作者簡介:袁全,女,漢族,1994年8月,重慶市,重慶傳媒職業學院,英語教育方向,研究生學歷,初級職稱,重慶傳媒職業學院,4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