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的素質教育大環境中,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開展,小學數學也不例外。每個學生都具有明顯的差異,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在認知能力和認識方式方面的差異比較突出。所以,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以學生個體差異為基礎,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豐富,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促進因材施教的達成。主要分析了小學生認知差異,詳細闡述了小學數學教育中遵循學生認知差異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認知差異;策略
隨著科技的日益變化、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發生了較大改變。小學生由于家庭、成長環境不同等原因,其在接受知識的程度、理解知識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當前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如何遵循學生的認知差異,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式,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若仍然根據之前施行的教育策略進行小學數學的教育,很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觀念沖突。所以,對小學數學教育中遵循學生認知差異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學生的認知差異分析
小學生的認知差異,指的就是小學生在實際的課程當中對不同知識的認識以及感受存在的差異,課堂反應是學生認知差異的最好體現,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能夠直接看出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填鴨式”教育已經與當前教育觀念極度不符。當今時代的學生,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具有比較活潑、思維比較開放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其特點,在備課環節,應當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為基礎。除此之外,以不同學生的認知差異為中心,對數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工處理,在課堂中借助課外內容,對知識進行詳細解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環節,按照學生的整體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進而提升課堂效率[1]。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遵循學生認知差異的策略
(一)促進學生思維認知
在具體認知過程中,不同學生存在的認知特征也各不相同,這種具有較大差異性的認知特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比較明顯。認知活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體現就是學習活動。與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都比較強,在實際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面對不同數學問題以及數學知識,不同學生認知效果各不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此等認知結果存在的差異也將不斷擴大,最終容易影響學生整體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
例如,在進行“表內乘法(一)”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取差異化教學:第一,讓學生對乘法形成初步認識;進一步明確加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第二,幫助學生感知乘法算式。第三,認識到乘法算式由加法算式演變而來。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乘法算式當中,此環節學生的認知差異將被體現出來,此時教師就應當采取相應方式,讓學生對乘法進行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基于此,使全班學生全部了解乘法的具體內容和意義[2]。
(二)因材施教
教師在傳統教育模式中的地位逐漸發生改變,成為學生學習知識路上的幫助者以及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相應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按照學生之間存在的認知差異進行合理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之間的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學生不同的狀態進行針對性引導,切實做到因材施教,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
例如,在進行“時、分、秒”相關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學步驟:第一,對全班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具體需要了解的內容包括,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預習情況以及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第二,按照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進行詳細的備課,做好教具的準備,本節課需要準備的教具是“鐘表”。第三,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在實際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繪畫鐘表的方式,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消除學生之間認知差異產生的教學效果差異。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就學習能力比較突出的學生而言,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當掌握時、分、秒單位之間的換算能力。所以,當學生之間存在相對明顯認知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應當通過合理的差異化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達到小學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3]。
總之,在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當中,“以生為本”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則,在這項原則下,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應當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為標準。隨著“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有效實現,教師的引導作用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遵循學生認知差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顧艷.生活即教育,知行做合一: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3):30-31.
[2]吳鑫.淺談小學數學復習策略: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為例[J].新課程,2021(3):120.
[3]陳剛.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幾點做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1(1):40-41.
作者簡介:王喜蘭(1980—),女,漢族,甘肅靜寧人,學歷: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