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在初中教育階段,培養學生情感素養是教育終極目標,而語文教學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課程。從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許多教師意識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也在不斷嘗試情感教育,但是效果并不顯著。因此,對于情感教育的應用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闡述了初中語文開展情感教育的意義,對情感教育的應用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對初中語文課程而言,情感教育是語文知識的重要特征,更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初中語文知識中處處蘊含著情感,充滿著深情厚誼。利用情感因素,能夠拓展學生精神空間,滿足學生情感需求。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發掘語文知識的內涵?怎樣才能讓真善美融入學生心靈呢?……這些都需要語文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情感教育的應用具有實用價值。
一、初中語文開展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直以來,語文課堂都提倡開展情感教育,許多教師也在不斷實踐和研究。事實上,情感教育對提高學生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認真學習語文知識,激發興趣是重要途徑,只有讓學生具備相應興趣,才會積極主動探索。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中蘊含的感情,感受到身邊的語文知識,就能夠產生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參與情感探索,從中發現、探求及解決問題,以情感來豐富自己的內心,從中享受到情感帶來的喜悅。
(二)提高學生認知度
學習語文知識就是要求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這個過程需要一定實踐經驗;但是初中學生還沒融入社會,社會實踐機會非常少,甚至有一些學生對社會知識為零。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情感出現變化,從中感受到新的情緒體驗。通過情感教學,能夠讓教學具有直觀性和有效性,逐漸建立多樣化思維,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在情感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感到非常輕松,就會認真學習;在情感教學中,教師采用各種情緒表達模式傳遞知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就會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二、情感教育的應用途徑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怎樣應用情感教育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呢?這是初中語文教師探究的重要問題。下面,我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個人的看法與體會。
(一)營造教學氛圍,調動學生情感
在開展情感教學過程中,營造情感氛圍,可為開展情感教育帶來支持。初中學生已經具有分析事物能力,當教師營造出教學氛圍,學生就可從教學環境中得到相應信息,有效調動學生情感。比如開展教學前播放輕快的歌曲,能讓學生心情變好,自然就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能提高學習狀態。如果播放略帶哀傷而舒緩的歌曲,學生就會感受到相應信號,從而產生略帶傷感的感情狀態。因此,營造情感環境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狀態,教師營造好教學氛圍對開展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用觀看視頻、播放音樂等方式,都能夠營造出相應教學氛圍。當然,具體需要營造哪種類型氛圍,需要依據教學內容而定。
事實上,營造良好情感氛圍的方式比較多,還有其他各種方式。比如在開展《散步》教學時,開始講課前播放《常回家看看》《一封家書》等歌曲,為學生營造一種思念親人的氛圍。當學生聽完歌曲后品讀文章,他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父母慈祥的面容,閃現出他們辛勤操勞的情景,從而感受到學習內容更生動形象,有效激發內心的情感。置身于這種氛圍中,就能夠更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二)緊抓文本細節,激發情感共鳴
要開展情感教育,不能只憑教學氛圍來襯托,還必須要從文字中尋找情感點,采用教學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事實上,文字中隱藏著情感元素,如果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些內涵,必然無法體會其情感表達。因此,教師就應該抓住本文細節,引導學生,讓學生內心產生情感共鳴,有效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還能夠豐富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體驗,真正感受到語文知識蘊含的情感。在教學前,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教學內容與學情,恰當把握細節激發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比如開展《鄉愁》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屈原或文天祥的詩詞,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情感。教師從文章中挑選一些核心詞語或段落,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體會在外漂泊的人渴望歸鄉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鄉愁。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情感教育,還能夠塑造學生的人文情懷。
通過情感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對學習的體驗,讓語文知識更具人文性,對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基本學情,合理選擇教法營造情感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有效增強課堂學習效率和提高情感素養,才能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海燕.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2018(1).
[2]謝艷紅.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
[3]杜若靜.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云教學中的應用[J].新絲路(上旬),2020(8).
[4]馬仲夫.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