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陳夢媛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困擾,我對這個人有好感,但不知道如何表達?莉爾·朗茲是國際知名人際溝通專家與兩性情感問題專家,曾在數十家大學和學院授課,在數百個電視和廣播節目中出任嘉賓,在美國各大城市舉辦講座。她的著作《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戀愛技巧,傳達了一種積極又健康的愛情觀。不論你現在是單身還是已經有了伴侶,都可以在這本書中,獲得愛情的啟發。
第一個關鍵詞是相似,這是兩個人從第一次認識到萌生愛情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詞。那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陌生人之后會不會產生好感,主要取決于那個人能讓我們感覺到和自己相似性的多寡。
我們可以主動尋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相似之處,關鍵時刻,還可以用一些方式,提醒對方也注意到你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當你和對方都更強烈地感受到彼此的相似時,你們就更容易走到一起。
作者在這本書中,就把相似性分成了三個層次。隨著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層層深入。
第一層相似性,就是你們倆的興趣愛好。愛聽什么音樂,愛看什么電影,愛讀什么書,周末的時候愛去哪玩兒。
第二層相似性,就是三觀。你們倆的人生信念、行為模式,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第三層相似性,是你們兩個人的愛情觀。也就是在你們的內心深處,認為愛情和婚姻應該是什么樣。

首先,想要發現你和別人興趣愛好的相似性,你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喜歡和那個人一起做事嗎?你們之間一起做的事情越多,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就越相似。如果你釋放出來的信號,是不想和對方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那也就關閉了接下來的可能性。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她的朋友菲爾最近在聚會上認識了一個女孩,兩個人聊得也挺好,菲爾想約女孩出來。他先說,我特別喜歡爵士樂,我知道有個爵士樂俱樂部很不錯,要不要一起去啊?結果女孩說,我上大學的時候喜歡去爵士俱樂部,大學畢業之后,就沒興趣了。
然后菲爾又說,有個藝術影院正在播放經典電影《卡薩布蘭卡》,要不要一起去啊?女孩下一句話是,那個電影我看過了。這下,兩人的交談是徹底沒法繼續了。
接下來,想要探索兩個人第二層的相似性,也就三觀的相似性。你就需要問自己:我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嗎?
作者在書中也舉了一個例子,她有個朋友叫露西亞,特別喜歡動物,在一家動物收容所工作,還積極參加動物權利保護運動。露西亞和上一個男朋友分手,就是因為兩個人聊到動物,結果那哥們兒說:“我也喜歡動物,尤其是豬肉塊兒和大排骨。”
后來露西亞又認識了一個人,他們約會的時候,男生開車送她回家,發現路邊躺著一只小狗,頭上血跡斑斑,被車撞到了。露西亞后來知道,那個男生開車送完自己,還要趕回公司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但就是這樣,他還是把車停下來,查看那只小狗的傷勢,并且把狗送到附近的寵物醫院。這一刻,露西亞覺得自己徹底愛上了那個人。
研究證明,能在男女之間制造強烈親密感的,并非兩人共同價值觀的數量,而是質量。只要兩人有一兩種價值觀產生強烈共鳴就可以。
最后,在愛情中還要考察第三層相似性,你需要問自己,也需要問對方,對于你們來說,愛到底是什么?
有研究證明,人在婚戀中是否感覺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現狀和你心中的期待之間存在多大程度的差距。如果你認為愛情就是親密無間和時刻相伴,那么個性淡漠的伴侶就會讓你發瘋。如果你認為理想的愛情,就是兩個相愛的人仍能保持獨立感,那么太過黏人的伴侶也會讓你難受。
關鍵在于,愛情中需要多少的親密和多少的獨立,沒有一個固定標準,只有不同,沒有對錯。所以,早一點了解對方的愛情觀,找到和自己相似的那個人,兩個人才更容易享受愛情。
第二個關鍵詞是等價。這是兩個人從互相傾慕到決定在一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愛情并不盲目,就算是最善良的人,在選擇終身伴侶時都會進行一些庸俗的考慮。這本書中,列出了六種主要的因素,分別是相貌、財產、地位名望、知識、性格還有人品。
我要告訴你兩個好消息。第一個好消息是,從結果來看,相貌、財產和地位,都沒有成為決定性因素,大家普遍更看重的是知識、性格還有人品。第二個好消息,就連相貌的吸引力,其實也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得到提升的。
美國一家電視公司曾經做過一期節目,讓一位漂亮的女演員站在公路旁,向路過的駕駛者求助,因為她的車拋錨了。結果過路汽車紛紛剎車停下,男人們冒著命喪車輪的危險橫穿四條車道,一路小跑來幫助這位落難少女。
而在另一期節目里,節目組找了另一位女演員站在公路旁,穿著同樣的衣裙,旁邊同樣是拋錨的汽車。可是汽車一輛接一輛地疾馳而過,偶爾有一兩輛車慢了下來,但是司機只是簡單地給她指了指加油站的方向,讓她自己去加油。
但實際情況是,比較兩位女演員的照片,你會發現她們的相貌并沒有多大差別,都很漂亮。那這一切該如何解釋呢?
原來,第一個女演員,她自始至終是帶著微笑去看過路的汽車,抬頭挺胸,自信十足。第二個女演員只是靠著那輛破車,滿臉是不開心,和過路的司機也沒有目光接觸。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的外觀時,看的不只是五官長相。美是在動態中呈現的,如果你可以建立自信,使用積極的肢體語言,言行舉止優雅而熱烈,你真的可以顯得更漂亮。
不僅我們在選擇要不要和一個人在一起時會看是否等價,兩個人在一起之后等價原則還在發揮作用。在一段愛情中,一味付出的當然不會非常開心,而只有獲得的未必也真的幸福。付出和收獲比較均衡的人,反而會覺得更幸福。
有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想要讓一個人對你產生好感,不一定要為他做這個做那個,請他來幫你一個忙,反而能提升他對你的好感。因為人的心理有一個特點,我們希望自己的行為和觀念保持一致。所以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為這件事尋找一個理由,讓自己相信,我們是心甘情愿地在做這件事。這在心理學上叫“承諾的一致性”。
當我們幫別人一個忙,為別人做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地說服自己,我是心甘情愿幫人家的,因為人家是個好人,我值得對人家好一點。所以,每當我們幫別人一個忙的時候,在心里邊其實對那個人的好感就會加深一些。
反過來,當你請別人幫一個忙,對方接受了以后,他對你的好感也會加深一些。感情中的理想狀態,就是兩個人都為對方付出,同時又都有收獲,這樣彼此心中的好感才會越來越深。
第三個關鍵詞是尊重,這是兩個人的愛情能夠保持長久最重要的關鍵詞。
如今在互聯網上,我們能看到很多對于愛情的觀點,認為愛情是一場自尊的零和游戲。比如“女德”,為了迎合傳統的大男子主義,不斷打壓女性的自尊。反過來,還有一種極端的女性觀點,會覺得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兩種觀點看起來針鋒相對,其實都犯了同一個錯誤。在他們看來,戀愛的雙方,一定有一個人必須是低自尊的。《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告訴我們,其實兩個人可以同時保持高自尊,并且一起享受愛情和親密。
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這本書中談到,最關鍵的是,你要學會給對方做“自尊按摩”,一共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你要讓對方知道,你已經被他的魔力迅速吸引。
第二步,在你們交談的過程中,你必須讓對方感覺到你真心流露出來的理解和認同。
第三步,將你的認同不斷點綴在日常生活之中。意中人越來越多地向你展露自我,你要不時拋出含蓄的贊美作為回報,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可以制造出私密的笑話,并借助其他技巧,讓他感覺自己非常獨特。
第四步,當意中人感覺你已經完全理解了他有多么獨特的時候,你就可以拋出最真誠的贊美了。
自尊按摩,有點就像真的按摩,你得找準穴位,按摩對方的自尊時,最重要的那個穴位,是對方眼中理想的自我形象。一段美好的愛情,一定是在保護意中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在書中就舉了一個例子,她的弟弟拉里娶了一個比自己大很多歲的太太蕾吉娜.作者一開始其實不太理解,但是有一次她邀請弟弟和弟妹來家里做客,才明白拉里為什么這么愛她。
拉里是個優秀的大廚,于是作者就請拉里下廚,自己和蕾吉娜給他打下手。拉里在切蘑菇時,作者就聽到蕾吉娜在夸他:“親愛的,你真是太棒了,竟然能把蘑菇絲切得這么完美。你看,每一根蘑菇絲都這么均勻,這么清爽。”作者一開始以為蕾吉娜是在開玩笑,但是她回過頭來看蕾吉娜的時候,發現她是發自內心地特別真誠地在贊美拉里。
這一刻作者明白了,拉里作為一名廚師,對自己的刀工一定是特別看重。所以蕾吉娜的贊美,就是在真誠地支持拉里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也就難怪,拉里會那么愛蕾吉娜。
那么,如何回應贊美呢?在我們的觀念中,做人要謙虛,所以被夸獎之后,我們中國人的反應基本上是“沒有沒有”“哪里哪里”“過獎過獎”這些話。
作者舉了個例子,法國人有一種表達習慣,聽到別人的夸獎,這個時候,他不會說哪里哪里,也不會說謝謝。他會說,很高興你能發現這一點,你真棒。
你看,這就是對于贊美的積極回應,對方的贊美支持了你的理想自我,讓你相信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而你的積極回應也支持了對方的理想自我,因為你讓他相信,他是一個善于發現別人優點的人。
自尊按摩和積極的回應組合在一起,每一次贊美和溝通,都變成了雙方的互相滋養。我贊美你,讓你相信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你回應我,讓我相信我是一個善于發現的人。愛情不是自尊的零和游戲,美好的愛情,一定是兩個人都在維護彼此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