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羊養殖逐漸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但肉羊疾病也逐漸增多,其中腹瀉比較常見。肉羊腹瀉疾病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直接威脅肉羊的生產。該文從病原微生物入侵、養殖管理不當2方面探討了引發舍飼肉羊羔羊腹瀉的原因,結合實際的臨床癥狀提出防控方案,希望對更好地降低該類疾病的發生流行率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舍飼肉羊;腹瀉原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6?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70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Diarrhea in House-fed Meat Sheep
Abstract:Meat sheep breeding gradually to the direction of intensive,large-scale development,but meat sheep disease gradually increased,of which diarrhea is more common.Diarrhea disease of mutton sheep has a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which directly threatens the production of mutton sheep.In this paper,the causes of diarrhea in house-feeding lambs were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invasion and improper breeding management,and 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linical symptoms,hope to better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ese diseases have some help.
Keywords:house-fed mutton sheep,causes of diarrhea,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引言
舍飼肉羊養殖期間腹瀉發病原因復雜,如果沒有做好圈舍的溫度調控工作,濕度較大,飼料營養價值較差,存在發霉變質的情況,均會造成腸道蠕動異常,胃液分泌增加,不能很好地吸收飼料,未消化的飼料會隨著腸液快速通過腸道排出體外。盡管舍飼肉羊腹瀉癥狀都是以糊狀或者水樣糞便為主要特征,但是臨床發病原因十分復雜,單一的病因引發的腹瀉較為少見,通常是由多病因聯合作用引發的結果。在進行肉羊腹瀉疾病防控中,一定要明確具體的發病原因,早發現,并進行針對性處理,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避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 發病原因
1.1 病原微生物入侵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造成舍飼肉羊腹瀉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這類微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常見的病毒感染引發的舍飼肉羊腹瀉主要包括流行性腹瀉病毒、羊病毒性感冒等,常見的細菌種類更多,主要包括沙門氏菌、魏氏梭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細菌病毒感染引發的羊腹瀉過程較短、傳播速度較快、發病范圍較廣,排出惡臭或腥臭氣味的糞便,嚴重時糞便中還會夾雜大量的氣泡,甚至會造成便血[1]。寄生蟲感染引發的羊腹瀉種類也多種多樣,常見的主要包括球蟲和隱孢子蟲。與大多數寄生蟲的發生流行特點一樣,該類寄生蟲初期造成的危害較嚴重,盡管引發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是會與羊群爭奪營養物質,造成羊群生長發育不良,身體抵抗能力下降,易激發感染多種傳染性疾病。
1.2 養殖管理不當
飼養管理不科學、養殖管理不當是造成舍飼羊腹瀉的主要原因。很多中小規模養殖戶在發展舍飼肉羊養殖產業時,不注重做好環境的有效調控工作,圈舍建造不合理,處于低洼地帶,易積水,圈舍潮濕不堪,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再加上飲用水不清潔不干凈,飲用水被病原微生物大量污染,或者讓羊群短時間內采食大量含有較多水分的青綠飼料,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羊的胃腸道異常蠕動,引發生理性的腹瀉。羊群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沒有做到科學搭配,飼料的營養水平過高,進入胃腸道中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利用,增加胃腸道負擔,這些內容物會在胃腸道中長時間存在異常發酵,產生酸性物質,不斷刺激腸道蠕動,吸收更多水分,引發嚴重的腹瀉[2]。如果沒有做好飼料的科學管理工作,飼料中存在很多過敏原或者飼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發霉變質情況,飼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顯著積累均會造成消化不良或者中毒性腹瀉。
2 臨床表現
當不同病原或者不同致病原造成舍飼肉羊出現腹瀉后,表現的臨床癥狀大同小異,但通過仔細的觀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多數患病羊都會表現為精神狀態變差,在圈舍中橫沖直撞,四肢無力,最終倒地不起,四肢抽搐。有的患病羊口唇麻痹,從口腔中流出大量的唾液,排出的糞便存在明顯的酸臭氣味,腥臭氣味,初期排出的糞便呈現黃白色,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顏色逐漸加深,有的呈現灰白色,有的呈現鮮紅色。由于腹瀉癥狀進一步加重,患病羊機體嚴重脫水,常常在短時間內死亡。
3 防控措施
3.1 合理預防與治療
臨床上引起羊腹瀉的原因分為致病性因素和非致病性因素,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首先對發病原因做出有效的明確,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對于因為養殖管理不當所造成的物理性腹瀉,主要是采取防寒保暖的措施,改善圈舍養殖環境,保證圈舍清潔干燥,構建科學合理的養殖管理方案,從整體上改善羊群的營養狀況,改變飼養管理方式,嚴格控制飼料的投喂量,并使用適量的益生菌,增加胃腸道中益生菌的數量,及時補充液體,避免機體出現脫水[3]。對于細菌病毒感染引發的傳染性腹瀉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治療,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細菌感染引發的傳染性腹瀉,篩選出幾種敏感的藥物,并根據藥物使用方法,妥善治療,配合補液,緩解脫水癥狀,預防酸中毒。對于病毒感染引發的腹瀉癥狀,應明確該類病毒的嚴重程度,對于二類、三類動物疫病,一般采用抗病毒增強機體抵抗能力的原則進行對癥治療,并保證羊群能多飲水,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預防羊群脫水。同時選擇使用微生態制劑,調整胃腸道功能,確保羊群快速恢復健康。寄生蟲感染引發的腹瀉,應對寄生蟲的種類做出有效的診斷和判別,結合臨床癥狀,選擇有效的驅蟲類藥物進行科學治療,明確最佳的治療療程,還應交替使用驅蟲類藥物,避免寄生蟲產生耐藥性。
3.2 加強養殖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長環境。細菌病毒寄生蟲的傳播流行主要與養殖環境不當密切相關,要確保養殖環境清潔舒適,有效預防腹瀉的發生。肉羊養殖管理中,一定要調控好合適的養殖規模,避免養殖密度較大,要充分了解養殖場周邊飼料的生長情況、供給情況,定期對圈舍進行全面清理和衛生消毒,保證養殖環境干燥整潔、通風良好,抑制細菌寄生蟲的繁殖蔓延,避免出現規模性、群發性的傳染性疾病。做到科學養殖,確保飼料營養價值全面,飼料投喂應該做到定時、定量、定點,按照羊群的年齡不同科學劃分飼料,確保青干草、精飼料、粗飼料科學搭配,保證飲用水清潔健康,防止群體性腹瀉發生。實時監控羊群的身體健康情況。日常要密切觀察羊群的生長、精神、采食及排泄情況,如果羊群因為采食過多造成消化不良和食物中毒,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補充足夠的葡萄糖和鹽水,利用益生素對腸道做出有效的調節。同時在養殖期間還應該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選擇使用中成藥制劑,微生態制劑逐漸替代抗生素,提高腹瀉疾病的預防成效,避免病原產生耐藥性。
4 結束語
在實際舍飼肉羊養殖管理中,飼養管理人員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對羊群的針對性管理,為羊群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腹瀉疾病發生的幾率。飼養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不斷加強經驗總結,初步掌握一定治療腹瀉疾病的方法和措施,當出現患病羊后,立即隔離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擴展帶來更為嚴重的危害。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增強羊群的抵抗能力,將腹瀉疾病控制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 高述文.羊常見的腹瀉性疾病與治療措施[J].畜禽業,2021,32(5):130-131.
[2] 阿曼古麗·熱合曼.淺析導致羊腹瀉因素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1):138-139.
[3] 江希玲,常帥,張淑瑩,等.羊腹瀉導致因素與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22):114-115.
基金項目:由江蘇現代農業肉羊產業體系漣水推廣示范基地項目JATS〔2020〕191資助
作者簡介:左建新(1973-),男,漢族,江蘇漣水人,本科,獸醫師,研究方向:畜牧技術推廣、動物疫病檢測、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