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尼勒克縣畜牧業獲得迅速發展,但是其草原面積銳減。如果以破壞尼勒克縣草原生態的方式發展草原畜牧業,不利于草原畜牧業長遠發展,也會影響尼勒克縣經濟持續發展。需要在了解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其可持續發展途徑研究,并執行有效的草原畜牧管理對策。
關鍵詞:尼勒克縣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812;F326.3? 文獻標識碼:B? ?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80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nimal Husbandry in Nileke County,Xinjiang
Abstract:Nilka county's livestock industr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the area of its grasslands has declined sharply.If 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s developed in a way that destroys the ecology of the Nilka County Grassland,it will not be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will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ilka county economy.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in Nilka county,and to study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grassland of Nileke county,animal husband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引言
為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要將加強草原生態建設作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根據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呈現出的問題,提出宏觀的尼勒克縣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策略與有效途徑,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1 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現狀
尼勒克縣地處中天山西段,在伊犁地區東北部,境跨東經81.85′~84.58′、北緯43.25′~44.17′。尼勒克縣屬大陸性北溫帶氣候,日照時間長,光能資源豐富,晝夜日差較大,降水豐富。2019年末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9億元,同比增長2.71%,牧業總產值18.9億元,同比增長3.6%;牧業增加值11.2億元,同比增長3.6%。尼勒克縣的年牲畜存欄量為92.02萬頭(只),同比下降5.93%;牲畜出欄量為78.5萬頭(只),同比增長約2.48%;全年肉類總產量為435 523 t,同比增長4.53%;生牛奶產量為71 527 t,同比增長9.0%;綿羊毛產量增產至1 630 t,同比下降23.77%。
2 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草場病蟲害問題嚴重
尼勒克縣是我國蝗蟲、鼠害災害比較嚴重的地區。雖然已經開展多年的草原災害治理工作,但是此類災害仍舊存在,并嚴重危害草場生態,導致了比較嚴重的草場退化問題[1]。
2.2 草原資源利用不合理
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草原土地沙化問題嚴重,甚至部分草原物種滅絕。導致草原物種滅絕最主要的因素是對草原、草場資源的利用不合理,存在過度拓荒、樵采等問題。尼勒克縣伊犁雖然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其草原資源較為豐富,但是在一定時期內為獲得短暫的利益,不合理利用草原資源,不利于尼勒克縣草原畜牧持續發展。
2.3 超出草原承載量
在尼勒克縣草原畜牧業發展中,受到傳統的游牧制度發展影響,在很多地區采取全年游牧的放牧方式,雖然建設一定數量的養殖小區,但是該制度尚未徹底落實。在長年累月飼養中,草原中的畜牧養殖牲畜數量逐漸增多,導致草原承載量逐漸增大。伴隨近年農業種植面積不斷拓展,導致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問題,不利于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的可持續發展。
3 尼勒克縣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對策
由于草原畜牧業最根本的特點是牧民采取放牧的方式,牲畜獲得營養物質依賴于天然草原,將經營畜牧業取得畜產品作為獲得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因此,尼勒克縣草原畜牧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使草原生態系統處于良性發展狀態,使草原畜牧業經濟系統、草原生態系統之間能實現良性循環,進而實現草原生態經濟的良性循環。草原生態畜牧業是尼勒克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草原生態經濟良性發展,必須對草原畜牧的可持續路徑進行探究。
3.1 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制定草原畜牧科學發展計劃
在對尼勒克縣草原、草場放牧情況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人工草場生產規模等多方面信息,確定草原與草場的季節性載畜量,采取輪牧制的經營管理方式。可采取定居建設的方式,使尼勒克縣的草原、草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通過多種宣傳與惠民手段,引導游牧民定居,不僅要參與到養殖小區的建設工作,還要積極地轉變生產方式,要對烏拉斯臺鄉、喀拉托別鄉、木斯鄉、克令鄉、蘇布臺鄉、喀拉蘇鄉的萬畝現代畜牧科技示范園建設予以大力支持,才能引導牧民參與到養殖小區建設中。通過建設養殖小區不僅能滿足牲畜營養需要,而且可以使草原生態均衡發展,并有效提升畜牧業的經濟效益,也可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只有引導牧民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制定草原畜牧科學發展計劃,使牧民定居與草原資源的關系處理得當,才能有效提升草場資源利用率,充分發揮草場的生態作用,使草場生態得到改善,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3.2 轉變生產方式
轉變以往的草原畜牧經營理念,應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利用草原資源,保護草原資源。對當地的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將轉變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作為重要工作開展,逐漸構建起科學的草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對于已經發生草原退化、沙化的草原要重點治理,加快退化草原治理與恢復,在保護草原生態中促進草原畜牧持續發展,在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中保護草原資源。尼勒克縣積極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形成“牧區繁育、農區育肥”的新養殖模式。合作社圍繞現代化養殖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和改良牲畜品種質量,通過積極探索適宜本地養殖的優良畜種,持續壯大畜牧業產業發展。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運作模式,以尼勒克縣順民馬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例來看,該合作社吸納了192戶貧困戶,截至2020年12月,該合作社存欄180多頭牛,生產母牛120多頭,在未來3~5年內有望通過篩選培養出優質褐牛,計劃尼勒克縣褐牛的存欄量達到500頭。截至2020年末,尼勒克縣建成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基地19個,全縣牲畜存欄近百萬頭/只,貧困家庭牲畜存欄8.7萬頭/只,帶動貧困家庭脫貧、增收。
3.3 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
為進一步實現尼勒克縣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在大力實施退牧還草的同時還需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首先,當地政府在草原畜牧業發展中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并向當地牧民發放退牧還草津貼,牧民可以應用該津貼保護草地、建設圍欄草地[3]。以尼勒克縣伊犁州草原畜牧發展情況分析,可以指導牧民充分利用國家各項補貼獎勵機制、補貼經費,積極配合政府的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管理政策。如果牧民響應相關政策購買一些還草的特種產品,則可逐漸免除其農業特產稅,并予以一定的資金補貼,通過惠農政策鼓勵牧民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草原可持續發展建設中,有效提升草原畜牧的有效性和生態性。其次,針對違法開墾草場、肆意采礦及亂挖中草藥等破壞草場行為予以嚴厲打擊與懲處。通過逐層簽訂禁牧、草畜平衡責任書的方式對超載牲畜進行處理,使草原壓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緩解,草原的自我恢復能力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后,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內的以牧區水利為重點的飼草料基地建設,可使草原植被恢復,并能更加合理的利用草原資源,保護草原資源。
4 結束語
為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可持續發展,要認識到目前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制定草原畜牧科學發展計劃,轉變生產方式,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哈依沙爾·艾地西.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策略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9):126.
[2] 木黑亞提·加番.對促進尼勒克縣草原畜牧業發展的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231.
[3] 沈衛強,李積國,馮斌,等.尼勒克縣養羊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研究[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11):8-9.
作者簡介:付會英(1976-),女,漢族,新疆尼勒克人,碩士,高級獸醫師,主要從事預防獸醫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