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內涵與要求

2021-06-28 08:39:18王若磊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1年6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

【關鍵詞】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 現代化國家? 新征程

【中圖分類號】D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6.011

在建黨一百周年即將來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際,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共同富裕”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要求“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此之后,中央作出了密集安排和系列部署。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就業(yè),完善社保,優(yōu)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并堅決部署“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措施。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2021年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中對共同富裕工作作出了詳細部署,要求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支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提出“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在黨邁向第二個百年的新的歷史起點上,短時間內如此集中、明確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并做出一系列工作安排和部署,意義重大。它意味著在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成就、完成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黨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開啟之際作出了重大戰(zhàn)略延展,對經濟社會發(fā)展新階段提出了更高目標要求,將推動社會主義向更高階段邁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期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推進這一重大任務,必須準確理解其政策意涵。

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意義價值

從初心使命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標。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根本表現,是“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正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目標。自建黨之初,黨就旗幟鮮明地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guī)定為自己的奮斗目標;70多年前黨成功領導革命建立新中國,進一步明確了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40多年前改革開放推動發(fā)展,黨依舊將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的目標確立為“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經過百年接續(xù)奮斗,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此時,在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后,黨再次明確重申“共同富裕”的目標,體現了黨始終未忘初心使命、信守執(zhí)政承諾,未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目標,未忘社會主義政黨根本屬性,在現代化國家建設過程中將更多體現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

從問題導向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標。當前貧富差距和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成為制約我國高質量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可能會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步伐。一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在高位徘徊。據統(tǒng)計,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期,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從0.31攀升至0.45,農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從0.25上升到0.36,城鎮(zhèn)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從0.18上升到0.33。而從2013到2018年,我國收入不平等繼續(xù)在高位徘徊,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保持在0.462~0.473之間。[1]同時,2015年我國收入前10%群體財富份額占社會財富總額的67%,2018年該群體收入已是最低10%人群的10.9倍。[2]二是區(qū)域發(fā)展仍不平衡。當前我國東部省市人均GDP均超過7萬元,已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標準;但中西部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人均GDP普遍低于7萬元。2019年北京市的人均GDP(16.4萬元)是甘肅省(2.62萬元)的6倍多。[3]三是城鄉(xiāng)差距依舊較大。2019年我國年城鄉(xiāng)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64:1,城鄉(xiāng)居民消費比為2.38:1。[4]城鄉(xiāng)間在醫(yī)療、教育、生活品質方面差距更大。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能提升社會整體福祉和收入,能為擴大內需和建構國內大循環(huán)奠定堅實基礎;更優(yōu)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同樣能夠緩解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進而有效促進消費;共同富裕形成的社會平等和社會流動能帶來更多活力,為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供更強勁、更大范圍的動力;普惠的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務還能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人力資源基礎。

從文化傳統(tǒng)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標。共同富裕強調重視民生福祉,內在契合并延續(xù)了傳統(tǒng)中國民本主義的政治社會理想。《尚書》有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5]提出“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6]《禮記》言及“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7]傳統(tǒng)中國自上古時期即奠定了為政以德、仁政愛民、政在養(yǎng)民的治理理念。之后歷代善政均重視敬天保民、體察民情,政策上輕徭薄賦、重視生計、救濟賑災、抑制兼并、摧破豪強。共同富裕與民本厚生主義一脈相承、內在契合又有所推進,在小康、安寧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大同標準。

從社會主義本質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使命,不僅是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還在于這個現代化國家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曾精辟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和應有之義,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方向。在現代化進程中必須持續(xù)向這一根本方向邁進,不斷彰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

從新發(fā)展階段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fā)展階段,這意味著我們將從注重經濟增長速度走向注重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共享發(fā)展的新階段。此時提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說明了黨中央明確在新發(fā)展階段堅持發(fā)展作為執(zhí)政第一要務的基礎上作出重大戰(zhàn)略延展,以共同富裕為導向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更加注重發(fā)展的公平性與共享性,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推進社會主義向更高階段邁進。

準確理解“共同富裕”的政策意涵

共同富裕是黨的初心使命,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局期,黨中央重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突出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并要求“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些要求和舉措一經提出立刻得到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和認同,不過當前也有一些人存在模糊認識、持觀望態(tài)度。因此必須準確理解和領會其政策意涵,這有利于強化對黨中央政策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信心,有利于推進經濟的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有利于落實黨中央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有利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根基。

事實上,黨中央的表述是清晰明確、用詞審慎的。首先,“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明確其方向性和堅持性,說明黨在新征程作出了重大戰(zhàn)略延展,從注重發(fā)展速度到注重發(fā)展的公平性和共享性;同時其方向性表明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并未要求一步到位、立即實現,而是要“量力而為、盡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其次,“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說明提出的方向和目標并非只是政治口號和遠景目標,而需要有切實舉措、見到實效。再次,強調“強化反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明確了共同富裕不是反對資本金融參與經濟發(fā)展,不是抹殺其積極貢獻,更不是取締其合理收入,而是從強化監(jiān)管的角度反對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展,防范金融風險,防止平臺壟斷,降低超高不合理收入,保護勞動者和中低收入群體生計,共享社會發(fā)展福利。最后,“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這說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政策不僅意在促進消費、建構國內大循環(huán),為經濟增長提供更強動力和有效激勵,更重要的是,它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體現,展現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公平正義,關系著黨的執(zhí)政根基和民心向背。

基于此,對于當前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標與政策可作以下深入理解。

第一,旨在防止社會貧富差距拉大,而非針對合法收入和合理差距。貧富差距過大在道德、經濟和社會層面均不可欲,背后也隱含了分配不公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但貧富差距有拉大趨勢。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決不會對貧富差距問題不聞不問,放任貧富差距拉大也會導致經濟發(fā)展遲滯、社會矛盾激化。當前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意在防止這些現象的發(fā)生,給基層民眾更多關注,讓老百姓從發(fā)展中真正受益,“共同富裕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與黨中央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邏輯一脈相承。

第二,旨在建立更為公正的分配機制,并非取締高收入或將收入拉平。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并不否認企業(yè)家、經理人、科技人員等基于創(chuàng)新、技術、知識、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可以獲取高收入,因為它是根據市場評價和貢獻程度獲得的合理收入,也能為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效激勵。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只是反對利用由這些優(yōu)勢或強勢地位建立起的獨占或不當致富或攫取超過合理程度的超高收入,并反對壓縮或削減勞動者應得份額和社會大眾應得福利,它要求以法治化和市場化方式保持社會分配的動態(tài)公正。

第三,旨在使發(fā)展惠及所有人,而非只惠及少數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我國社會福利整體增進、人民普遍受益,但惠及程度并不均衡,少數優(yōu)勢者受益更多,城鄉(xiāng)間、城市間、階層間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也有較大差距,甚至出現“福利倒掛”的現象。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旨在在邁向社會主義更高階段的過程中糾正這一現象、解決這一問題,防止出現優(yōu)勢者得到更多、弱勢者獲利有限甚至被剝奪的情形,使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大多數普通人,特別是對劣勢者進行更多傾斜和補貼,向實質的基礎平等不斷靠近。

第四,旨在強調更加重視民生福祉,轉變過去單純追求增長速度的導向。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試圖表明我們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中將發(fā)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增進民生福祉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之上。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民生福祉也已取得長足進步,但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依舊有不小差距。例如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勝利,但相對貧困問題依然突出,大量低收入人群生活艱辛。提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意味著進一步的民生福祉改善與提升將是新發(fā)展階段的主要任務。

第五,強調“共同富裕”并非要轉移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發(fā)展依舊是第一要務。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是要放棄或改變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實現共同富裕,基礎仍然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首先達到富裕水平。當前我國經濟體量雖大但人均不高、質量不高,剛剛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仍處于沖關期。唯有不斷做大蛋糕、保持一定增速才能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真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才能更好地分配蛋糕。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經濟增長質量是共同富裕的基礎與前提。

第六,強調“共同富裕”并非要打擊資本、遏制資本、抹殺其貢獻,而是反對資本無序擴張。資金資本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巨大貢獻,也具有相對稀缺性,但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意在防止其濫用強勢、優(yōu)勢地位使資本收益率大幅超過國民收入增長率,攫取過高收入、超過合理限度;更意在防止社會出現“食利階層”,坐擁資本和特權不勞而獲、與民爭利,擠壓普通勞動者收入。堅持共同富裕要求包含資本、知識、技術、管理在內的各生產要素必須根據市場規(guī)律和貢獻程度合理分配收益,保持動態(tài)公平的比例。

第七,強調“共同富裕”并非要限制技術發(fā)展和科技進步,而是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實現共同富裕更要強調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鼓勵創(chuàng)新和突破,鼓勵平臺經濟和頭部企業(yè)做大做強。其主要意在防止金融過度創(chuàng)新引發(fā)過多泡沫、過大風險及對普通人血汗勞動收入的掠奪,防止平臺利用資本技術資源優(yōu)勢不正當競爭、惡意收購形成壟斷,防止利用互聯(lián)網金融、區(qū)塊鏈等技術優(yōu)勢獲取超限收入,并進一步防止技術、資金等方面優(yōu)勢擴展到社會領域,導致階層固化和社會不平等。

第八,意在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大動能。在當前新發(fā)展階段開局期,黨中央強調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也意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共同富裕能夠整體提升居民收入和社會福利,有利于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建構國內大循環(huán);其推動形成的更為公正的收入分配格局能為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供更為有效的激勵,能激發(fā)更大范圍的活力和動力;普惠的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務還能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人力資源基礎。

第九,共同富裕不是均貧富,不是要求結果平等、同等收入。共同富裕不反對收入差異,但要求此差異是公平、合理的,是根據貢獻程度、市場規(guī)律等形成的合理差異。后者同時能帶來類似“多勞多得”的激勵效應,絕對平等和差距巨大反而無此效果,本身也并不公平。共同富裕不會抹殺和忽視個人努力、能力、選擇帶來的收入和財富水平的差異。由于懶惰、冒險或個人偏好等造成的收入區(qū)別是合理的,共同富裕不會取締這些差別,仍會凸顯“個人責任原則”。

第十,共同富裕并非要超越階段、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求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尊重客觀規(guī)律。黨中央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奠定較為充實物質基礎后才適時強調“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和舉措的;同時指出在現代化國家建設開局期甚至較長一個階段內,共同富裕仍是方向性要求,明確強調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兼顧需要和可能,并未要求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立即實現,這些要求和任務是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點舉措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性地大幅提高人民收入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首先要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不斷提高勞動報酬,多渠道增加城鄉(xiāng)居民財產性收入;同時要優(yōu)化收入結構,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要素收入,并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努力實現中等收入群體顯著增長,確保居民可支配收入與GDP同步增長。

健全收入分配機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一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有效提升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guī)模作為重要政策目標,并不斷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使更多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跨入中等收入群體;三是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四是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jié)力度和精準性,合理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發(fā)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完善稅收征管體制。完善累進稅制度,適時考慮將個人所得稅區(qū)分為勞動所得稅和資本資產所得稅,降低勞動所得稅稅率,征收資本資產所得稅;完善財產稅制度,強化稅收征管公平性,防止高收入者以各種看似合法的方式進行避稅,減輕中低收入者和普通勞動者的稅負。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公共服務及其均等化供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一要健全覆蓋全民、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公平統(tǒng)一、可持續(xù)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二要強化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供給,優(yōu)待弱勢群體、防止福利倒掛、保障實質平等;三要提高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就業(y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托幼、養(yǎng)老、家政、住房等影響生活品質的新問題;四是暢通社會流動、防止階層固化,讓人民享有更多公平感、幸福感和認同感。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防止金融手段和新技術成為影響公平分配的重要要素。國家支持平臺企業(yè)發(fā)展和高科技創(chuàng)新,但要依法規(guī)范發(fā)展。要加強規(guī)制,提升監(jiān)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chuàng)新必須在審慎監(jiān)管的前提下進行;縮小利用技術和資本優(yōu)勢導致的巨大收入差距。

縮小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結構性障礙。一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解決相對貧困問題;二要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三要提升城鄉(xiāng)生產要素的流動性,促進農村土地資源高效流轉,提升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占比;四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推動多中心、郊區(qū)化發(fā)展,建設一批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tài)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qū)新城,使農村居民在新城安居樂業(yè);五要推動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欠發(fā)達地方發(fā)展,推動邊疆、老區(q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共同富裕不僅指物質層面,同樣包含精神維度。精神富足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面向。一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準推進社會文明禮儀行動,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得到明顯提高;二是形成理性、友愛、務實、堅韌、正氣的社會氛圍,實現公民精神自足富足;三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四是不斷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努力使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貢獻、贏得世界尊重。

(本文系2020年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級科研項目“中國現代化歷程中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0ZX004)

注釋

[1]國家統(tǒng)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編:《中國住戶調查年鑒—2019》,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9年,第451頁。

[2][3]龔六堂:《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推進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建議》,《國家治理》周刊,2020年12月第2期。

[4]魏后凱:《從全面小康邁向共同富裕的戰(zhàn)略選擇》,《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0年第6期。

[5]《尚書·五子之歌》。

[6]《尚書·大禹謨》。

[7]《禮記·禮運篇》。

責 編/李少婷(見習)

王若磊,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為國家治理、法治理論等。主要著作有《政治問責論》《國家治理法治化的實踐邏輯》等。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
當代中國“兩會”與社會主義民主兩種重要形式的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多維話語系統(tǒng)的構建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0:08:22
借助鄉(xiāng)土文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路徑的思考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48:02
淺析大學生如何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31:28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18:08
關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兩制”關系的幾點思考
理論導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00:00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chuàng)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3:04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日本久久免费| 欧美有码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不卡午夜视频|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欧美色丁香| 无码'专区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专区|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亚洲无线视频|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日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久久|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国产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国产毛片不卡|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69综合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www.91中文字幕| 无码一区18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在线啪|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免费高清毛片|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啪啪网址| 国产视频大全|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免费激情网站|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色综合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