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汝婷
【摘要】UMU互動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電腦繪畫比賽輔導的效率、效果與質量。實踐表明,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時,正確有效地運用網絡平臺、科學靈活地設計在線融合課程、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加強教師的引導督促作用等策略是比較有效的輔導策略。
【關鍵詞】UMU互動學習平臺;電腦繪畫比賽;小學生
UMU平臺是北京優幕公司開發的一款互動式的學習平臺,傳達人人可學、人人可教的互動學習理念。UMU由YOU,ME,US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而成。該平臺具有支持多種知識呈現形式、各種互動、教學組織形式、自動生成數據分析結果等功能。本文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就如何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的有關問題展開探討。
一、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的優勢
(一)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UMU互動學習平臺可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和在線學習,學生的學習突破了時空限制,他們可在平臺上進行簽到、通過閱讀或觀看微課學習、做練習題、討論交流、上傳作業、評價電子作品等。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創作電子作品的水平,促進了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也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信息生活、認識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養。
(二)平臺便于管理,提高輔導效率與質量
UMU互動學習平臺便于教師管理。該平臺功能豐富而強大,教師可以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成果;在課程教學上,有課程設置靈活、容易實現分層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獲得發展,使競賽輔導多起點、多落點,學生能力可得到不斷提升,作品質量、教師輔導質量也得到相應提升。同時,在線課程資源可共享、可重復利用,為信息技術學科競賽輔導工作積累資源,提高教師輔導的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變革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電腦繪畫比賽輔導課程以廣州市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為基礎,以Windows自帶畫圖軟件為載體,借助UMU互動學習平臺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以UMU互動學習平臺為依托開展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對沒有接觸過的平臺會感到陌生,并對待新的事物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好奇心。如果教師幫助學生了解它,并教會學生熟練運用學習平臺開展培訓,他們就能夠維持學習的興趣,學生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的策略
(一)正確有效地運用網絡平臺
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運用UMU互動學習平臺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培訓,助力學生線上學習順利有效實施;要有序地組織學生到學校電教室進行UMU互動學習平臺的線下培訓,講述平臺的基本功能,以及運用平臺學習的目的,展示平臺的界面、常用的功能,給學生演示平臺的登錄、如何參與課程學習,如,發言討論、完成任務、上傳作業、評價作品的操作等。教師要指導學生依托網絡技術開展自主在線學習,告誡他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并時刻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獲取及使用網絡信息,如,搜索資源要到正規的網站,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不點擊打開彈窗的網頁;要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發表的評論要文明用語、發布的作品要健康向上、不傳播垃圾信息和負能量的東西,要合理安排網上學習的時間,不沉溺網絡等。
(二)科學靈活地設計在線融合課程
科學靈活地設計在線融合課程,可成為學生在UMU平臺舒展學習的空間。電腦繪畫輔導是結合信息技術和美術兩門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要相互滲透,既要注重藝術性、技術性,也要注重人文性,并達成三者融合,如課程設置的小節內容有:認識畫圖軟件、基本繪畫工具、幾何繪畫工具、圖像編輯技術、圖形圖像組合技巧和綜合創作作品,而每個小節的內容都滲透美術知識,讓學生認識“點”“線”“面”;學習組合畫,如,多個橢圓形組合畫白云、了解明暗,如國寶大熊貓中畫石頭的陰影,通過畫灰色的陰影體現石頭的立體感和環境的光線效果;了解構圖、色彩、比例、透視等。還可加入簡筆畫練習課程,掌握使用多種工具描繪輪廓;設置欣賞課程,提供不同風格和不同主題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學習和借鑒主題的表現形式,觸發學生創作的靈感。每個小節采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題材設計學習任務和資源,引導學生熱愛中華文化、關注社會,課程的內容設置突出技術應用優勢,滲透美育和德育,學生從欣賞到臨摹、錘煉技巧、積累素材,到用電腦繪畫描繪美好生活,既表達了自己美好想法或特色創意,又提升了個人綜合能力和素養。為吸引學生堅持學習,維持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課程的設計要有驅動性和分層性。每個小節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激發學生畫圖的欲望,設置基礎任務、鞏固任務、拓展任務,特別是拓展訓練設計不同難度的訓練,順應分層教學。把基礎任務和鞏固任務設置為必修,把拓展任務設置為選修。必修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選修則可以在學生知識和技能儲備達到到一定程度時,回到前面課時繼續完成的任務。而且,每個任務都可提供學習路徑和學習支撐,如,設置任務的微課教程,讓學生遇到困難時尋求方法指引。除了設置任務小節,還可加入導入、討論交流、小技巧、練習、作業的小節等內容。
(三)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評價環節是學生創作的重要保障,要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電子作品的制作在選題、技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作品的制作需要交流、互動、檢測和評價。每個拓展任務后面都設置了“作業”的兩個小節,學生完成拓展任務后,將作品上傳到平臺的第一個作業小節;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學員上交的作品,師生、生生之間相互進行點評,評語要求寫上該作品值得借鑒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收集了評語后,進行整理、反思與修改作品,再次上傳到第二個作業小節;師生再互評,作品再修改,作品不斷完善,對于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將其設為優秀作品,學生可以在平臺里看到優秀作品,教師也可以將其分享到微信、QQ平臺,擴大優秀作品的影響力。評價可以實現多元化,如,邀請美術教師進入平臺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提供評價的指標給學生,如作品的主題、繪畫的內容、綜合使用多種繪圖工具、構圖、色彩搭配、線條、繪畫細節、想象力、創作力等。教師要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提高學生作品質量。
(四)加強教師的引導監督作用
小學生自主選擇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較弱,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引導監督學生開展網上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建立興趣小組的QQ群,推送UMU在線課程,推薦優秀作品,在群里發送課程的素材與通知信息;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可在群里實時交流和討論,但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和監督;教師要定期召開線下會議,總結學習情況,鼓勵和表揚表現好的學生。教師還要采用多種學習交流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從學習的時間(簽到)、學習的交互(發言討論)、學習效果(作品質量)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反饋,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三、結語
綜上,本文結合學校實際探討了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開展電腦繪畫比賽輔導的有關問題,認為在開展信息技術學科競賽輔導時,教師應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發掘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不斷總結經驗,為打造高質量、高效率的輔導教學提升有效策略。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加強平臺管理,充分運用網絡平臺,注重平臺評價功能,發揮好自身的引導監督職責;精心設計在線融合課程,關注學生的認知和個性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衛紅.電腦繪畫的有效輔導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5(09).
[2]應甬富.小學電腦美術有效教學策略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5).
[3]李曼華,李漢琳.以互動式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為依托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