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蘭
摘 要:區域材料是開展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幼兒在不斷地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取信息、積累經驗,從而獲得發展。文章對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原則進行探究,以確保投放的材料充分發揮作用,保障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區域活動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原則;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092-02
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操作游戲材料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得有用的、新的知識經驗。對幼兒來說,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必須具有吸引力,能讓幼兒自覺自主選擇區域活動,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不厭其煩地反復練習和操作。因此,材料的投放是區域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區域材料如果投放不合適,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為了確保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科學合理,教師應對材料投放原則進行全面把握。本文對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原則進行探究,以確保投放的材料充分發揮作用,保障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區域活動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一、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現狀
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還存在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投放的材料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適應性,不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要,讓幼兒對區域活動不感興趣。在一些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完全生搬硬套現有的模式,沒有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完善,使主題活動的開展大打折扣,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些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就會對區域活動的開展產生不良影響。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應遵循的原則
1.安全性和豐富性
無論是任何階段、任何活動的開展,教師都要將保護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在活動區域材料的投放上要嚴格遵循安全性原則,盡可能為幼兒提供無毒無味,不存在安全隱患的材料,并且在投放前一定要進行清洗和消毒、尤其在小班幼兒區域活動中,應減少紐扣、黃豆等一系列小顆粒狀材料的投放,以避免幼兒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此外,在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活動環境的調節性以及適應條件,以保證投放的材料能滿足幼兒的需求,讓幼兒體會到參與區域活動的樂趣。
豐富有趣的材料能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要,有利于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因此,教師要對本土自然資源進行挖掘,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環保型活動材料。比如,沿海地區可以適當投放貝殼、蟹殼等。不同幼兒具有的優勢特長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擅長手工制作,有的可能擅長繪畫,等等。因此,教師在材料投放中,一定要注重材料的豐富性,以確保幼兒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特長進行選擇,為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創造條件。
2.操作性和啟發性
材料是幼兒的操作對象,是否具備可操作性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參與性。材料具有較高的操作性,可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操作,對幼兒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幼兒在與材料的“對話”中才能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教師投放的材料必須能夠促進、支持幼兒開展游戲活動,開展探索活動。同時,材料的可操作性還要體現在活動時能對各類變化進行清晰觀察。比如,針對科學區開展的“樹葉變色”這一實驗,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各種樹葉以及不同顏色的墨水,以確保幼兒可以在實踐操作中輕松地觀察到顏色的變化。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所投放的材料要具有啟發性。為此,在材料投放之前,教師一定要精心選擇與合理安排,應對幼兒不同階段的認知、操作能力以及具體可以獲得怎樣的發展等進行充分考慮,以優化啟發性材料的投放。比如,在科學區,教師可將滑車、粗糙和光滑的木板提供給幼兒,引導幼兒平放或斜放木板,啟發幼兒進行一系列操作,明確在不同平面上車子的具體滑動情況。
3.生活性和情感性
在材料投放中,教師要注重融入各類生活素材,以增強區域活動的生活性。因此,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除了一些來源于實際生活的素材之外,還可以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事物等素材。教師還要做好相應的分析與設計,使投放的材料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用性,并建構幼兒所熟悉的生活場景。比如,超市購物是幼兒較為熟悉的生活場景。因此,教師可引導幼兒構建超市購物場景,讓幼兒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完成整個購物過程。構建這類生活場景,能幫助幼兒熟悉生活,學會生活,適應生活。
情感性主要指的是區域材料要具有鮮活、真實且生動的情感,給原本沒有生命、情感的事物賦予生機和活力,讓幼兒懂得借助各類材料來進行幫助、關心等情感的表達。教師通過適當投放一些具有情感性的材料,可以全面調動、增強幼兒的互動交流愿望,為幼兒產生情感共鳴營造氛圍,豐富幼兒情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4.目標性和探究性
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根據主題活動目標,引導幼兒開展一系列活動。因此,區域材料的投放要具有一定的目標性。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活動需求及現階段的主題目標,投放一些活動所需的材料。比如,在主題活動“系鞋帶”中,教師可引導幼兒了解系鞋帶的方法及不同鞋帶的穿法,并指導幼兒動手操作,以落實主題活動目標,提升幼兒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探究是指幼兒在動腦思考的前提下進行的動手操作,是幼兒在手腦協調配合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因此,不能使幼兒在動腦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動手操作活動,是不能夠作為探究活動的。教師可給幼兒提供一些積木,讓幼兒按要求搭建出各類模型。在搭建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探究其實用性以及搭建方法,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三、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特點
1.有層次地投放材料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層次投放活動材料,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如果盲目地投放一些幼兒不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就會導致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活動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制訂區域活動材料投放計劃,使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更加科學合理,以滿足幼兒區域活動的基本需求。
2.投放一些有挑戰性的材料
在當前的區域活動材料投放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提供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材料,使投放材料對幼兒產生引導性作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不斷成長和進步。為增強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科學性、準確性,教師應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及年齡特點,選擇適當的材料。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增強投放材料的挑戰性,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區域活動中。區域活動材料具有挑戰性,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不斷接受挑戰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我,為幼兒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材料是開展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幼兒在不斷地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取信息、積累經驗,從而獲得發展。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投放材料應遵循安全性和豐富性、操作性和啟發性、生活性和情感性、目標性和探究性原則,有層次性地投放材料,投放有挑戰性的材料,以確保投放的材料充分發揮作用,保障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區域活動效果,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秀艷,王曉亞.論幼兒園活動區域材料投放原則[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2]許平.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四項原則[N].江蘇教育報,2011- 06-13(006).
[3]王春燕,周彬男.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區域材料及投放研究[J].幼兒教育,2018(09).
[4]郭婷婷.區域活動材料適宜投放的“再”思考[J].山西教育,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