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雅
摘 要:體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學生通過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學習到相關的體育運動技能,還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文章簡述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的注意事項。教師要通過合理選擇游戲、多個游戲結合、加強體育意識培養、創設生活化和體驗式情境、堅持以生為本原則來實現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
關鍵詞: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訓練;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122-02
體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學生通過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學習到相關的體育運動技能,還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以往的體能訓練中,部分教師采用講授、重復練習為主的訓練方式,導致學生逐漸失去訓練的興趣。因此,在當前的體育課堂體能訓練中,體育教師要增強訓練的趣味性,實現體能訓練的游戲化,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之中完成體能訓練,確保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教學質量。
一、 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的注意事項
1.游戲是過程而不是目標
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要明確體能訓練目標,這個目標是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的。游戲只是學生體能訓練的一個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標。因此,體育教師要帶著明確的體能訓練目標,展開游戲化的體能訓練,讓學生在游戲之中真正掌握體能訓練的技巧和方法,增強學生體能訓練的效果。
2.游戲是策略而不是需要
對于體育教師來說,游戲化的體能訓練,只是一種實施訓練的策略,而不是滿足學生體能訓練的淺層次需要。體能訓練游戲化,關鍵在于游戲與體能訓練的有效融合,讓學生知道在游戲中能夠認識到游戲的目的,了解自己從游戲之中所獲得的收獲,這樣才能確保游戲化體能訓練發揮最大的價值和作用,以便進一步實現體能訓練的目標。
3.游戲是反思而不是形式
體育教師要讓學生在游戲之中學會思考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并借助游戲檢驗學生體能訓練情況,而不是將游戲作為一種形式。比如,學生在練習協調性時,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走平衡木的游戲,并通過游戲反復練習,不斷加強自身的協調性。
二、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的有效策略
1.合理選擇游戲
選擇游戲是開展游戲化體能訓練的基礎。教師所選擇的游戲既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興趣,又要達到體能訓練的目標,并確保容易實施,促使學生順利輕松地完成。由于學生年齡特征、體能基礎和興趣愛好的不同,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體能訓練游戲。比如,低年級的學生,需要進行耐力訓練,如果純粹依靠跑步去訓練會導致學生喪失運動興趣,產生消極的態度。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小組跑步比賽,將學生分成人數均等的四組,每組成員進行200米短跑的接力賽,這樣通過跑步接力的游戲方式,就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耐力,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不僅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
2.多個游戲結合
體育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游戲有效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營造出寬松愉快的訓練環境,減輕學生對運動的恐懼,利用游戲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完成體能訓練,從而逐漸增強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興趣,實現有效的體能練習。比如,大多數學生懼怕“跳山羊”。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背人”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之中互相信任對方,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教師可以通過“跳椅子”游戲,引導學生利用小型的板凳兒,進行來回的跳躍練習,鍛煉學生的彈跳力。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背”游戲,逐漸增加游戲的難度,讓學生進行起跳、騰空分腿后支撐落地,緩解學生的畏懼心理,從而確保學生更好地練習“跳山羊”,幫助學生完成體能訓練任務。
3.加強體育意識培養
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和心理,進一步實現高效性的體能訓練目標。例如,在進行耐力跑的訓練時,體育教師可以將耐力跑適當地轉換為學生之間的追逐跑,讓學生你追我趕共同完成耐力跑任務,或者圈出一塊長方形場地,引導學生去跑其邊、對角線等,并且確保跑的路線不重復。只有學生產生足夠的興趣,才會全身心投入其中,逐漸提升體育意識和運動能力,使學生的耐力、力量和速度得到有效發展。
4.創設游戲訓練情境
(1)生活化情境 。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訓練內容,為學生精心構建一個具有趣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展開積極有效的體能訓練。這樣不僅能夠激發起學生的體能訓練興趣和熱情,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體能訓練的方式方法,最終達到體能訓練的目標。比如訓練學生跑跳,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小兔子跑跳視頻,引入“兔子回家”的游戲,讓學生從起始點拿起一個蘿卜,模仿兔子的跑跳動作,跳到終點“家中”,將蘿卜放好,繼續跳回來再取另一個蘿卜。在規定的時間內,教師要對拿到蘿卜數最多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兔子回家”的游戲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跑跳基本功,鍛煉學生的力量和耐力,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
(2)體驗式情境。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親身體驗是最容易讓學生獲得深刻記憶的。因此,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體驗式的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游戲情境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進一步釋放學生的內力和潛能,實現有效的體能訓練。例如,在籃球基本動作的訓練中,體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精彩的籃球比賽視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通過設計“籃球比賽”的游戲,使學生在比賽之中進一步掌握籃球的基本動作,例如運球、拍球、傳球等,從而確保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鍛煉。
5.堅持以生為本原則
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體能基礎和興趣喜好等方面,為學生精心設計游戲化體能訓練活動,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訓練需要。
體育教師想要鍛煉學生的肢體運動技能,還可以融入一些民間的游戲,例如“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等。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良好的體能訓練,并始終保持學生的訓練興趣和參與熱情。在訓練學生的下肢力量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青蛙跳”的游戲,讓學生從同一起點出發,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基礎上進行立定跳遠,一旦后面的學生能夠用手觸碰到前面的學生,前面的學生就要回到原點重新出發。學生利用立定跳遠的你追我趕,不僅能夠強化下肢力量和肢體運動技能,還能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和方法,從而達到體能訓練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體育綜合素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游戲化能夠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體能練習興趣,實現學生高效性的體能訓練。體育教師要精心選取游戲,將體能訓練與游戲充分融合,讓學生在游戲之中獲得鍛煉,不斷強化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運動素質,促使學生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完成體能訓練的內容,進一步增強體能訓練的效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良紅,胥文鳳.探討“體育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游戲的優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0(15).
[2]梁林.體育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8(21).
[3]陳必武.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例談[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
[4]咼華鋒,郭敏剛,童周.中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價值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01).
[5]師云霞.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20(05).
[6]鄭中華.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再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9(32).
[7]張漢良.巧用游戲教學法構建“四有”新課堂——新樣態課堂背景下小學低段體育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探究[J].體育教學,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