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平 張永奇
摘 ?要:在當前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社團的自主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階段,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正確面對,并想方設法解決諸多的問題,最終實現學生社團的健康、有序、自主發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學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團空間,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09-02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 core literacy,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has reached a certain stage,but various problems have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which we need to face correctly and find ways to solve them Many problems ultimately realize the healthy,orderly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ssociations,realize that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re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create a good association space for student development,and finally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Student associations;Independent development;Problems;Strategies
學生社團是指學生在自愿基礎上形成的各種群眾性文化、藝術、學術團體。不分年級、學科甚至學校的界限,由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組成。在保證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活動。目的是活躍學校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豐富課余生活,交流思想,切磋技藝,互相啟迪,增進友誼。其種類很多,如各種學術會、文藝社、棋藝社、影視評論社、攝影社、美工社、篆刻社、歌詠隊、劇團、籃球隊、足球隊、信息社、動漫社等,而在筆者支教的這所學校里(卓尼縣刀告中心小學),學生社團的組織機構是學校領導班子(校委會成員),以及所有有某項專長的教師。成立的各類社團名稱也五花八門,有吉他社團、足球社團、鍋莊舞社團、電子琴社團、美術社團、聲樂社團、跳繩社團、滾鐵環社團、籃球社團、科學實驗社團、乒乓球社團、藏書法社團、漢書法社團和群文閱讀社團。雖然學校對于社團管理有一定的規章制度,這些社團都是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開展活動,但在諸多的學生社團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并就問題和困難提出解決的策略,在此做淺顯的探討。
1.學生社團自主發展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的訓練計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和訓練計劃,就會使社團組織松散、活動無序,為了使社團工作開展的有序高效,真正實現自主發展,必須要有相關的規章制度。要做到“活動前有計劃,活動中有落實,活動后有總結”,并且要能夠付諸實施。
不同的社團活動應該有各具特色的、適合社團自主發展的、科學的訓練計劃和規章制度。而真正要實現社團自主發展,就需要學生自己制定并實施活動計劃,讓學生自動的參與到社團管理中來,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社團活動,使同一社團的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學生能夠優勢互補,共同提高,人人都有為社團服務、展示才華的機會。為他們提供一個發揮創造力的土壤和環境,在主觀能動力的調動下得到身心的愉悅發展。
2.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存在活動場所缺乏或不固定的問題
學校(卓尼縣刀告中心小學)占地面積僅為7341平方米,僅有一棟供學生上課、住宿、就餐和教師辦公室的六層的綜合樓;一棟三層的教師居住周轉房;一棟三層的幼兒園教室和一棟供個別興趣小組活動和辦公室使用的三層教學樓。沒有操場、足球場、籃球場,這為諸多社團活動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場地相當有限、社團活動門類很多,但沒有固定的場所。受學校建設面積的影響,社團的開展只能是一個場地(比如教室)多種用途,教職工開會在這個教室,學生上課在這個教室,學生社團活動還在這個教室。再比如籃球社團,只有中院一個標準的籃球場,若遇下雨、下雪,籃球社團活動就只能被迫停下;鍋莊舞社團、乒乓球社團、跳繩社團、也和籃球社團一樣,只有室外的活動場所;美術社團、書法社團、藏書法社團、科學實驗社團活動也沒有固定的教室,到處“打游擊”;聲樂社團活動室內,只有十個電子琴可供學生使用,如果有超過十個的學生參與,就會面臨沒有琴的尷尬;吉他社團也只有一間小小的教室,只能容納數量有限的十幾個學生來參加社團活動,而且在這樣“一室多用”的條件限制下,社團的活動成果就很難保存下來。就拿美術美術社團的作品來說,從我來支教一年的時間內,我和學生一起創作了比如石頭畫、彩泥作品、刮蠟畫和沙畫等上千件美術作品,在展示評比結束后,因為沒有地方,只好找了幾個大紙箱,把所有的能裝箱或裝箱容易壞的都裝進?了箱子,放到了幼兒園教室里封存了起來。這樣的保存方法,
在不久的將來美術作品自然就流失了,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方法了。這樣一來每個社團活動真正留下來的只有簡單的,當時檢查時上交的圖片資料,可諸多的社團活動,怎能簡單地靠幾張圖片資料來證明它們存在的價值?又怎么能使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發展?
只有學校可以提供標準的社團使用的場所,比如有正規的操場,有標準的籃球場、足球場,才能真正解決社團自主發展場地不夠用的問題。就社團的成果保存而言,也可以想些辦法,比如將美術社團的石頭畫挑選一些優秀作品,添置一些架子,擺到學校里需要裝飾的地方,不僅展示了師生作品,而且體現了學校的特色。同時滿足十幾個社團活動所需的固定場所,實現“一室一用”或“一室專用”,只能靠校方多方努力,爭取到學校擴建的項目,才能解決這個難題。
3.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存在不具備濃厚的文化氛圍的問題
學校原本“以藏為主加授漢語”的模式,這個模式下,學生普遍漢語言水平較低,再加上參加社團的學生都是純藏區牧民的孩子,由于生活環境閉塞,學生漢語基礎差,知識面窄,學生從小生活的純藏語的生活環境中,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以藏為主的,學生入學前沒有接觸過漢語言和文字,入學后既存在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又存在心理上的不適和抵觸情緒。而學校又有大量的不懂藏語的漢族老師執教,這就使得社團輔導教師不能很好的和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
所幸的是,從今年起,學校已轉變為“以漢為主加授藏語”的學校,學生開始使用普通類教材,本學期也已經派出好幾名純藏文老師外出,參加漢語培訓,并從課程的安排、教學方式的轉變等多方面做著積極的努力,雖然多年來積攢的文化環境和氛圍一時半會無法改變,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校將改變目前這種現狀,使更多的學生在新政策下受益,也會為社團的自主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存在指導教師不專業的問題
雖然要求學生社團自主發展,但指導教師對學生社團自主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導老師在日常的社團活動中必須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創新社團管理新機制,探索教育方法和途徑,可是學校各類社團的指導教師每年都在不斷的更換,輔導教師不固定(學校師資流動性很大,每年都會有老師調走、新來輪崗交流、支教和新分配教師、而且都是幾乎不沾邊的非專業教師),畢竟學生和老師之間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實現教學相長,而在長期更換老師的過程中,一直是師生之間不斷的磨合,無法形成一種很默契的師生合作關系,這對于學生社團的自主發展也有很大的阻礙。
這就需要學校考慮社團發展需要,積極主動的申請選派專業對口的輪崗、支教老師,近幾年,學校在這方面也在積極爭取,當然,必要的時候還要邀請專業對口的教師專門指導社團活動,實現社團自主發展,保證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5.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存在缺乏學生基礎的問題
學生社團實現自主發展,就需要有一批有興趣愛好、有勇敢創新精神、有擔當、有責任的學生來加入社團,參與社團管理,主動參與社團活動。在學校開展學生社團活動過程中,存在強迫學生選擇或者直接指定學生參加社團的情況,無法保證學生社團選擇的自主性;另外,學校存在只注重高年級學生的學業,而忽視高年級學生的社團發展能力的情況。這種做法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更無法保證學生社團的自主發展。
學生的社團活動課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實踐空間,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電子琴、鍋莊舞、美術、吉他等藝術類社團活動課程,使學生通過多種學習形式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文化藝術氛圍,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乒乓球、籃球、跳繩、踢毽子、滾鐵環等社團活動課程,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身心更健康;科學實驗、群文閱讀等社團通過觀察、探究,養成批判質疑的習慣,使學生的學科知識面得到升華。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需要指導老師幫助他們制定社團活動管理制度,還需要高年級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傳、幫、帶”。實行“傳、幫、帶”制度,有利于低年級學生盡快適應社團活動,同時也有利于高年級學生勞逸集合,促進他們的學習,更為全體社團成員共同成長提供了平臺,也為社團自主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學生基礎。在社團活動中,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特點來提出學習的要求,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進行小組互動、合作,學生通過教師指導,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加強交流合作,全面的認識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
6.學生社團自主發展存在無表揚、獎勵等措施,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為促進學生社團自主發展的良性循環,采用多元化的獎勵機制,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功感。指導教師要做到關心和嚴厲相結合,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堅持愛與責任的統一,奉獻出真誠和愛心,在潛移默化中,讓社團學生實現三個轉變:一時學會從“依賴型”轉變為“獨立型”,二是學會從“獨立型”轉變為“互助型”;三是學會從“互助型”轉變為“互愛型”。每學期或學年,學校會對諸多的社團活動,進行一次全面的展示和評比活動,而每次展示評比結束后,只是對輔導教師在年度考核中適當的加分,給以獎勵,但對于參加社團的學生,沒有任何的獎勵、激勵機制。這也是社團活動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構建科學的運行評價機制,保證每一個社團成員都有管理權。只有激發全體社團成員的主人翁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社團管理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團風、學風。實行社團成員負責人輪流制度,按照報名順序讓每位學生輪流當負責人來管理社團。這就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將自己積極地一面展現出來,而不像以往只有個別幾個同學來管理社團的權利,同學的意見不能及時傳達給指導老師。在當天社團活動結束前,利用五分鐘的時間讓當天管理社團的學生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對當天管理過程中的不足和優點進行點評,并對后一天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實施社團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應該認真組織學生上好“社團自主互助式”社團管理主題會展示,利用量化評價學生上一周在社團活動中的表現并用好量化結果,適時激勵學生在新的起點有更大的進步。而且,在每次展示評比活動結束后,專門進行一場對社團師生的表彰集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未來人生規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學生社團自主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正確面對,并想方設法解決諸多的問題,最終實現學生社團的健康、有序自主發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學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團空間,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