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懋
摘 ?要:微課教學作為新時代教育技術發展的產物,在各個學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課的出現,為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了便捷。首先對課堂上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探討了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激發了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深化了理解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高質量的教學資源,進而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3-0155-02
【Abstract】A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micro teaching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emergence of micro class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and then discusses the positive role of micro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which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cultivates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and is conducive to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and the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y.
【Keywords】Micro class;Primary school Chinese;Application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效果如何?學生掌握情況如何?作為語文教師,也很惆悵,課堂教學中反復強調的知識點學生掌握的還是不太理想;作為學生,困惑自己每天都在學習之中依然收效甚微;而對于家長,在家缺乏對孩子的輔導,忙于工作,導致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過問的少。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以短小精悍的內容提示呈現,通常在幾分鐘內清晰完整的知識,以適應小學課堂教學語言,還可以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微課的功能和價值。這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是網絡化和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沖擊,給微課教學更多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從個性需求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實現語文知識的內化,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首先,漢語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語言技能。這需要良好的課堂氣氛,如果教學氛圍郁悶,將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但實際上在漢語教學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一些教師只是為了追求教學效率,會使用以前的教學模式,急于給學生講課,學生聽不懂,這種方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進入課堂,學生很少積極參與課堂,使課堂變得不那么有吸引力,自然的欲望會讓學生缺乏在課堂上主動學習,課堂參與度低。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的學習方法,良好的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方面是效率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的影響,從一個人自身的學習能力有些老師根據自己的能力在解釋過程中不注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對所有學生的統一要求,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佳,跟不上學習進度。老師不能及時了解和消化相關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學生將失去學習興趣,影響班級整體表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特定的課堂學習中非常重要。如果教師不突出重點和困難而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無法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可行性
(1)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
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很有限,語文學科作為認知發展的重要學科,需要在特點的時間內達到很好的吸收和內化是比較困難的。據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持續注意力時間在20分左右,所以要保證在持續注意力的時間范圍內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微課正好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的需求,在10分鐘左右通過視頻和動畫效果達到較好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理解程度。另外,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外界的干擾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影響較大。需要在短時間內滲透所有教學資源,這樣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2)符合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
小學語文從內容來說,可以分為書寫、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部分,每一個知識內容都有眾多分支。例如在書寫過程中,有會讀的字,會認會寫的字,學生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這就要求小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語文知識進行整理和吸收,最終內化為知識體系。但是小學生大多數都缺乏對知識高度概括、整合的能力,不系統的學習方式極有可能對他們的語文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微課對于實現碎片化學習起到了積極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習梳理知識點的結構層次,對知識點做到精細講解和總結,為學生掌握單個的知識點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系統化的知識,同時微課教學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舒適的氛圍中展開學習活動。這種短時間的高效教學方式,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里,幫助他們提升語文學習的效果。
3.關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認識
(1)合理運用微課
微課是教師針對特定的教學目標開展的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微課的應用為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提供了方便,這也是微課課堂時效性的體現。在微課教學的定位上要注重實際運用價值,切勿微課教學形式化。在微課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微課,不能讓課堂教學完全被微課代替,也不能為了省事而完全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要做到微課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合理應用微課資源,充實和完善語文教師的教學環節。不管是何種教學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全部占用,要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課堂教學進度。
(2)找準定位,課堂教學的輔助學科
微課教學作為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嘗試,是在線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的補充,更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微課教學不能代替課堂教學,語文教師不能將所有的教學效果寄托在微課上,要學會合理應用微課。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僅憑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透徹,隨著網絡微課資源的出現,彌補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知識盲區,為學生的系統化學習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但是微課教學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保障微課學習的時間?學習效果如何?會不會影響學生的課堂教學?所以在微課教學中要找準定位,將傳統教學方式和微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任何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和發展,都要經歷實踐,接受課堂教學的實錘,進而得到更多的認同。微課的出現不是為了代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以我們必須要對微課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防止微課教學的價值本位遷移,發揮微課應有的教育價值,才能真正服務于課堂,服務于每一個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成為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良師益友。
4.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1)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是優秀的作品。由于自身經歷的局限,小學生很難從意識形態的角度真正理解自己的意境。因此,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視頻來表達文章的意思,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學生的直觀認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在講解《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它是選取葉圣陶的代表作品,展示了爬山虎頑強的生命力,從作者觀察的角度,從葉子顏色的變化,從主要到次要的,從概括到具體,向讀者呈現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和執著力,讓學生感覺到自然界的奇妙。如果老師簡單的講解,語言就會顯得軟弱無力,不足以表達爬山虎的內在特點,而小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和感受。這樣教師就可以使用微課,選擇爬山虎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通過微課教學感受爬山虎的動態美,這樣,學生就可以看到和教師將講解內容的結合,真正實現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融合,對理解文章也有很大幫助。
(2)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提出教學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然后解決和總結問題。學生的思想完全由教師主導,他們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很低。在今天的社會中,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人們都必須具備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逐步培養。但是,小學生需要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微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微課通常解釋一兩個知識點,是文本中的關鍵和難點,這需要在課前預習,課堂聽力,課后討論中應用微課,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實現個性化的學習。微課教學的呈現方式多樣,學習的時間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也可以反復回看,真正學會語文知識。
(3)微課設計形式豐富,拓展教學內容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被一些新穎、生動、幽默的教學方法所吸引,這也能提高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要求教師在微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這一原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發展,為學生設計不同形式的微課程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漢語的理解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豐富的微課程設計可以通過音樂、圖片、思維等方式進行。在設計微型課程時,可以先通過圖片展示,利用他們的感官設計一些關于課題內容相關的圖片。這樣可以保證對本課的內容有基本的了解。還可以在中間設計一些相關性問題,比如問學生:“如何尊重生活中的自然?”讓學生開始獨立回答和討論,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將在以下的學習中珍惜和尊重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拓寬他們的知識,了解知識的各個方面,并體現微課程設計的良好效果。
(4)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
小學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僅僅依靠文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通過微課的擴充和延伸,向學生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只有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課外知識和課堂知識的結合,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視野。教師作為微課的研究者,對于課本內容的梳理,和知識內容的完善程度。微課資源以網絡化平臺為依托,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上傳到資源庫中,為師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在不斷的探索與反思中,豐富了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途徑。
(5)運用微課進行課后拓展
如今,小學語文課程中增加了“名作導論”選項,不再作為教材的附錄出現,而是作為一種形式內容穿插在各個單元之間。這部分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為學生創造課外學習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找一些重點的語言,文學和寫作知識超出了一般要求根據學生的利益和每個單元的重點,每個單元的教學知識延伸到課外的知識水平,并組織學生觀看。學生可以在課后使用回放、暫停等功能。如果在課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一遍又一遍回放,這樣可以給一些對學習感興趣并且有能力發展的學生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