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霞(教授) 史琪(副教授)(武昌工學院 湖北武漢 430081)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性、綱領性文件。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各高校紛紛啟動了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究竟如何才能設計出科學合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本文認為,不僅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做支撐,還要與人才培養定位類型相符。OBE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一)明確定位。2017年1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探索構建高等教育分類體系,以人才培養定位為基礎,我國高等教育總體上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大類型。由于不同類型的高校在培養目標、人才規格、服務面向、課程體系、培養方式、就業崗位等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所以各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首先要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類型定位,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才能科學設置專業培養方向,進而使培養方向與就業類型對接,培養路徑與學生個性發展對接。
(二)重構課程。在傳統的高校本科教學中,每一個專業都有固定的培養計劃,學生對所學專業課程間的相互關系缺乏思考,按部就班地跟著學校設定的培養計劃、教師的授課安排學習即可。然而,隨著信息社會對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逐漸多樣化,傳統灌輸式、單線程的教學模式以及課程體系亟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進行改革。依據本科教育的特征,可以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產出導向”,遵循反向設計原則,整合多學科理論知識,強化核心課程,刪除過時課程,開設新興課程,構建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整合碎片化實踐,構建“三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推行項目化教學,形成“學用創”相融的實踐載體。
(三)融入雙創。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重點和突破,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納入本科專業教育教學全過程,豐富課程、創新教法、強化師資、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四)認證對標。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要充分參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專業評估認證要求,兼顧專業相關職業資格考試要求,強化專業內涵,彰顯應用特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五)協同育人。要改變“閉門造車、主觀臆斷”的培養方案制訂模式,主動聘請業界專家和畢業生代表參與培養方案的制訂與論證,依據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和從業能力新要求,校企共同確定課程設置,共同構建培養平臺,共同實施教學過程,強化供需雙方的契合性。
基于OBE理念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要從原來的正向設計轉為反向設計,先從研究國家、社會、行業、用人單位等外部需求和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部需求入手,先由需求到培養目標,再由培養目標到畢業要求,然后由畢業要求到課程體系,最后到學習評價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反向設計的人才培養方案總體思路如下頁圖1所示。

圖1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反向設計總體思路
其中,專業培養目標不僅包括學歷教育,還包括繼續教育和崗位訓練,是對畢業生在畢業時和畢業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細分為知識、能力、素質和證書目標。
學習評價包括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的符合度和達成度的評價,主要體現在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法多樣化方面。W高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反向設計總體思路,重新梳理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路徑,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路徑
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一起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方案主體結構由應用為本的理論課程體系和能力為要的實踐教學體系構成,素質教育貫穿其中,切實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實力。各專業根據學校統一要求,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雙創教育“三教融合”為指導構建模塊化的理論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培養學生專業基礎能力開設的課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是為學生個性發展、強化特長設置的課程模塊,各專業根據行業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學生就業崗位群,科學設置體現多種能力培養的專業模塊課程。雙創基礎課程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雙創專業課程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各專業依據應用型本科教育特征,整合“碎片化”實踐環節,構建基本技能訓練、專業綜合訓練、企業實戰訓練“三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明確目的性、強化綜合性、提高有效性,使學生在校期間受到中級技術人員的系統訓練。基本技能訓練主要是指課內實驗和各種操作訓練等,旨在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掌握本專業實驗(實踐)的基本技能。專業綜合訓練主要是指生產實習、專題設計、綜合課程設計、項目教學等,旨在強化多學科、多課程知識的集成性、綜合性應用。企業實戰訓練在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或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實施,通過企業項目、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了解實際環境與從業要求,完成從業能力的系統訓練。
應用型人才培養要實現為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既要著眼于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更要注重在專業教育過程中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對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W高校會計學院基于OBE教育理念,充分分析了當前行業、產業對會計學專業人才的需求,結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知識結構合理、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總要求,自2019年開始將會計學專業設置為注冊會計師、管理會計師和稅務師三個特色方向,并對各自的培養特色和培養目標重新定位,如下頁表1所示。

表1 會計學專業三個方向的培養特色和培養目標
依據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律,按照專業方向培養特色和培養目標,以“三教融合”為指導,分別構建模塊化的理論課程體系。同時,為了強化實踐教學的系統性、層次性、實效性,每個專業都要依據自身特點構建基本技能訓練、專業綜合訓練、企業實戰訓練“三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以W高校會計學專業管理會計師方向為例設計的理論課程體系見圖3,實踐教學體系見下頁圖4。

圖4 “三層遞進”實踐教學體系構架圖
(一)OBE教育理念逐步入腦入心入課堂。W高校自2019年基于OBE教育理念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后,不論是教學管理者還是普通教師都紛紛轉變教育觀念,教師普遍掌握了信息化教學工具,重新定位了教師角色、進行教學設計,從傳統“以教師為中心”逐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從單純的課堂講授轉向師生互動,從單一評價主體轉向多元評價主體,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改革教學方法,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圍繞學生進行課程思政、“金課”建設、課堂教學、課程改革、教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與改革氛圍越來越濃厚,不論是理論課堂還是實踐課堂,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學生課內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高。
(二)模塊化課程教學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OBE教育理念不僅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還突出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W高校通過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設定各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不斷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已形成以“三教融合”為指導構建的模塊化理論課程體系。各專業依據行業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學生就業崗位群,科學設置體現多種能力培養的專業模塊課程,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機銜接,形成了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塊,充分挖掘和運用專業課程所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通過隱性教育的方式,將思政教育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嵌入專業知識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實現專業課程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疊加。模塊化課程教學打破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界限,將孤立的課程進行整合歸類,有效剔除了交叉重復的知識點,通過對教學模塊的有序實施,逐塊達標,逐步實施,最后實現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積木式”組合,學校通過實施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將常態監測與定期評估有機結合,及時評價、及時反饋、持續改進,推動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三)“三層遞進”實踐教學體系促使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實踐教學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W高校依據應用型本科教育特征,鼓勵各專業大膽整合“碎片化”實踐環節,打破培養單一專業能力的傳統框架,重構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性和創新應用性的實踐能力為目標,進行實踐課程的整合和重組。目前各專業均已構建了“三層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了多學科、多課程知識的集成性和綜合性應用,均設置了項目教學。學校堅持“把公司建在學校,把車間建在教室”,通過建立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或校內仿真實訓基地,使學生了解真實的實習實訓環境,更加深刻地理解未來行業、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在校期間能夠順利完成從業能力的系統訓練,從在校學生過渡到企業員工,實現校企協同育人和用人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