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縣棠口中心小學 謝秀蓮
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水平尚未發展成熟,他們的數學認知較弱。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和模式的科學指導,發揚團結同伴、合作互助的學習精神,從而增強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形成良好的數學綜合素養。下文結合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第一課時“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教學,針對數學課堂同伴互助學習模式進行探討,與教師們共享心得體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探索開展同伴互助學習模式,引導小學生深入學習,通過加強同伴討論、集思廣益、互助解決問題,共同得出學習結論,能更好地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極大發揮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升數學學習的興趣,鍛煉形成合作探索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創新思維。
探索應用同伴互助學習模式,創設有效的合作探究情境,指引小學生齊心協力一起探求數學知識和概念,巧妙應用生活數學問題,能促進他們通過團結同伴、合作互助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很好地疏解同伴的學習困難,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充分展現同伴互助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共同增強數學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進應用同伴互助學習模式,能使同伴之間盡情發揮各自的長處和優點,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促使他們共同獲得進步,實現數學綜合素養的培養。特別是通過同伴互助學習,他們相互分享優秀的學習方法,針對數學問題彼此展開交互討論,發表不同的看法,不僅能在互助中查找自己的薄弱之處,更透徹地理解和解決問題,而且能加深同伴之間的情感,幫助同伴理解知識,共同提升互動交流、探疑解疑等數學綜合素養。
“觀察物體”一課內容是學習空間和圖形知識的基礎,對促進小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育空間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結合“觀察物體”一課中的第一課時“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教學,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精心設計了同伴互助學習模式及各個活動環節。
“同伴互助”即以同桌兩個同學結對子,作為一個學習小組,開展合作互助學習。學力較強的同學當“師傅”,學力較弱的同學當“學友”,兩人一師一友,共同組建一個互助學習共同體,相互幫助、相互督查,使兩個同學都能達成學習目標,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所以,科學組合、配置同桌學伴極為關鍵。教師必須全面分析、把握學生的性格意志、數學基礎、愛好興趣、學習素能、學習習慣等情況,要經常關注、細心考慮各組合的性格特點、日常交往等情況,盡量把好友搭配在一組,開展學習效果一般會更好些;同時經過一段磨合時間,要適當調整組合關系,做好課堂合作互助學習的準備。
1.導入交流
教師先創設“汽車展銷會上新發布的我國某品牌汽車”情境,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張汽車的外形圖片,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的外形好看嗎?為什么攝像師對同一款車要拍攝這么多張照片呢?”(引導各組同伴開展討論交流)
生:是為了更好地全面觀察。
師: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來觀察物體,一般要從哪些方向觀察物體呢?
生:要從正面、上面、左面。(教師展示多媒體:從正面、上面、左面)
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全面地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引入本節課的主題)
2.互助探究
例一: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教師展示多媒體,引導各小組同伴認真觀察屏幕中的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圖1)。

圖1

圖2
師:結合圖1、2,說一說小明、小麗、小剛三人分別是從什么方向進行觀察的?
小組1 同伴:小明從左面看。
小組2 同伴:小麗從正面看。
小組3 同伴:小剛從上面看。
師:對不對呢?你們能不能動手擺一擺、看一看?
各小組同伴紛紛動起手來,利用桌上的四個小正方體靈巧地拼擺出圖1 的立體圖形;接著,同伴之間相互討論、緊密配合,分別嘗試從左面、正面、上面細心觀察擺出的立體圖形,鼓勵一小組學伴來匯報學習成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圖3),進一步驗證所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圖形是否一致。

圖3
師:你們的觀察結果與他的一樣嗎?比較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教師繼續引導其他同伴進行小結,進而認識到分別通過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立體圖形時,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樣,通過同伴互助合作,采取“同伴相互問答”解決疑難形式,使小學生在探究圖形變化中深度感受學習樂趣,學會欣賞幾何圖形之美,解決實際幾何圖形問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精講細評
例二: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教師鼓勵各小組同伴利用上例中已學的搭建方法,來試一試動手,將四個小正方體拼擺成各種類型的立體圖形(如圖4)。

圖4
小組同伴積極發揮想象,動手操作,一起在方格紙上畫出該幾何體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觀察到的形狀。各小組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經過互動討論,從而確定“觀察不同立體圖形”的方法。
小組1 同伴:要先確定集合體的長、寬、高。
小組2 同伴:如果從正面觀察,要注意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小組3 同伴:如果從上面觀察,要注意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小組4 同伴:如果從左面觀察,要注意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這樣,各小組同伴結合動手操作、交流討論,進行深入合作探究,共同歸納提煉了“觀察不同立體圖形”的方法,有效突破了學習重難點。
4.鞏固分享
教師適時選取了幾個典型案例,來指導小學生動手拼擺,驗證想象,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提高互助學習效果。在最后的環節,教師借助宋代蘇軾詩作《題西林壁》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來結課,指引各小組同伴領會詩句意蘊,結合課堂觀察學習活動,引領學生理解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從而總結學習心得,互談課堂收獲,升華本節課教學。
在同伴互助學習進程中,教師也要積極融入課堂,引導小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活動,在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和評價;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困惑和疑問,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引領,提高互助合作學習效率;要施以及時的贊揚和肯定,激勵他們深入互助合作學習,評出最佳的小組同伴,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綜上所述,堅持探索實踐小學數學同伴互助學習模式,充分發揮同伴互助合作的優勢,打造有效數學課堂,能增強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和素質,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增強數學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培育形成良好的數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