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教學對傳統初中語文教學是一種創新模式,要打造良好的語文教學環境,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因此,研究體驗式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提升對策十分重要,不僅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也是初中語文踐行新課程改革思想理念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理念實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需要。
一、體驗式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提升的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思想理念的提出,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動力,推進了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培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進而實現初中語文育人教育價值。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其重在解放學生自身,將學生置身于教學體驗中,在體驗中感悟知識,對語文課程知識進一步深入理解,以此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課程體驗式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學習水平,彰顯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二)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
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文教材知識的傳遞,忽視學生思維、情感、能力的啟迪,使學生語文知識學習停留在形式上。而體驗式教學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思維活動的空間,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在體驗中增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課程知識中,教師為學生開展體驗式教學,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導向,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學習,讓學生一同思考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及人物思想情感的變化,并在小組合作中提出問題,激發思維,進一步理解語文課文內涵。
二、體驗式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
(一)情境激發,明確主體
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學方法生成的形式呈現多元化,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運用到語文體驗式教學中,并且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在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開展中,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情境,推進語文知識與情境之間的銜接,以情境創設形式將知識展示出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能力,還能夠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進行情感感悟,使學生深入理解語文教材深意。基于語文教材的知識抽象性,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借助情境創設,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緩語文課程知識的抽象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育。
此外,在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開展中,情境教學的開展,需要明確教師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也是新課程改革視域下提倡的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應在體驗式教學活動開展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自身為知識傳遞者、教學活動設計者,以此開展有效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彰顯語文育人效果。例如:在學習《背影》時,該課文講述父與子之間的關系,運用巧妙的言語,描繪父與子之間的情感,針對一些學生而言,無法深入理解課文內涵,甚至一些學生會覺得課文年代久遠,脫離當下現實,課文知識枯燥,遠離生活實際,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在《背影》講解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空間,還原《背影》情境,講述時代背景,帶動學生情感,引領學生閱讀課文,感受字里行間父與子的情感,之后教師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以自身與父親之間的情感為題,感悟父子深情,增強學生的探究體驗興趣,更好地理解課文內涵,進而實現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開展的實效性。
(二)活動拓展,營造體驗式教學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以活動為導向,推進體驗式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教學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感悟學習語文知識帶來的樂趣,培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在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開展中應立足于語文教材知識,結合體驗式教學的特性,營造寓教于樂的教育氛圍,促進體驗式教學活動的開展,為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課文知識時,教師可以提供另外一篇文章《橋之美》,開展對比閱讀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學生分別閱讀兩篇文章,體會對橋的描繪手法,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感性認知。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示兩篇文章的插圖,增強學生對課文內涵的進一步理解,并且在課后作業中,引領學生以這兩篇課文為導向,以議題“尋找心中最美的橋”為指引,讓學生在課后教學中,借助相機記錄自身熟悉的橋,或者借助互聯網教育平臺搜索相關的橋,并且闡述你為什么認為這座橋很美,讓學生寫短小的說明性作文,在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進行討論,既傳授了說明文的相關知識,又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問題引領,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開展過程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問題,啟迪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有助于培育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借助體驗式教學優勢,以問題為導向,為學生思維提供平臺,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此實現初中語文的教學實效性。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教師應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基于本課文是魯迅先生所寫,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也接觸了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在課前找尋魯迅先生的寫作模式,促進學生了解魯迅先生的寫作模式,并且引領學生課前學習微課,促進學生對新課程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動力,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重視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活動為導向,促進語文體驗式教學的開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參與興趣,培育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彰顯初中語文的教育價值。
作者簡介:李科(1981—),女,漢族,江蘇無錫人,本科,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