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君
智批改系統走進我的教學工作中將近一年,在這一年里,最大的變化就是不愁批改作業了,工作效率明顯提高。說起工作效率,對于一個既擔任班主任,又代兩個班英語教學工作的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什么說得這么俗呢?原因很簡單,學生的時間比金錢更重要。想想之前我批改作業的時候,面前堆積著的作業本、試卷,再加上班主任工作的雜務,一個上午想要閱完兩個班的作文,是難上加難。
利用人工智能對英語作文進行自動批改的研究,其實已持續了四十多年,目前已經進入實際運用階段。機器批改說來神秘,其實原理并不難理解。電腦分析文本的層級從最小的詞根,到詞、詞組、句子、語篇,其抽取出的特征覆蓋從簡單的詞長、句長,到復雜的語法錯誤、文章結構、語意一致性等。人工評價有描述性標準,以此為參照進行評分。電腦分析出的文本特征遠多于這些標準,這時只需要將這些描述性標準轉化成機器可理解的測量項,并抽取和作文評分相關的特征即可。即便各類評價描述不盡相同,但重要的文本特征點都是類似的。和人的成長進步一樣,電腦也必須“勤加練習”才能愈加“聰明”。
在懂英語、知道評分標準以后,想要得出客觀且標準化的評分結果,電腦也需要不斷練習,通過數以萬計的語料訓練才能建立起特征和最終得分的模型。這樣,就可以給新的文章打分了!
機器批改當然不是萬能的。計算機可以測量文本特征,理解部分語義,但不能完全理解人類語言,更別說各種錯誤的語言。雖然其有客觀、高效等長處,但對于只有人腦能充分理解的思想層面,是需要人去評判指導的。因此在教學應用中,對批改精度要求不高的日常練習,完全可以交由機器批改,利用這種及時反饋督促學生多加練習;而對于分數重要度高的考試,還是要人機共評。
智學網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方面。系統里還有題庫、提供直播課程等功能,甚至還可以分析整理學生的錯題,生成診斷報告,進而給學生建立個性檔案和學習系統。而教師也可以根據智學網提供的大數據精準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為每位學生針對性地定制作業,在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真正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
雖然接觸智學網的時間不長,但是智學網讓我對現在的教學產生了新的思考,對未來的教學萌生了新的憧憬。未來的教育發展將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教師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教學模式中,而是應當主動學習,快速掌握新時代對教育工作者新技能的要求,通過新技術改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實現個性化和高效教學,促進教育事業邁向新的高度。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智批改作文系統將我們之前的機械操作轉變為靈活運用。靈活體現在,學生隨時可以打開系統查看自己的文章,查看歷史問題以及形成性報告,使用平板教學的班級更是利用此技術革新了課堂,交互角色,學生互閱、互學。幾次在課堂上使用系統形成性報告,和學生一起分析作文,發現在這樣精確的點評系統下,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作文,有的學生當堂提出不同意見并修改,有的認為給的分數不合理,并說出不合理的理由,營造了課堂互動交流的氛圍,這也證明新的技術在更多平臺支持的基礎上會發揮更大作用。
智批改作文系統的靈活性還體現在,只要有手機、電腦和互聯網,隨時隨處可以閱,教學工作其實是很瑣碎的,除了上課、備課的時間,其他的時間都得提前安排,很多時候沒有整塊的時間,抱著試卷、作業本到處跑也不現實。現在用智批改作文系統,兩個班的作文只需花幾分鐘就可以掃描完成,等到結果出來,我把分數翻一遍,發現出入大的作文就需要人工批閱了,往往這也就是智批改出現漏洞的時候,比如,很多行文邏輯方面的問題,還有一些名言、與時俱進的說辭等,系統無法辨別。當然,再先進的技術最終需要的人工的維護和改進,一味地依賴AI也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關于作文的書寫,是人工批閱中比較注重的一點,很多情況下,一篇作文分數的高低與書寫是分不開的,眼下最流行的“衡水體”是現在高考學子效仿的典范,為什么大家很注重書寫呢?答案很簡單,教育不是簡單的分數,還是一份人文素養的培養,一份好的答卷包含知識的能力和素養的能力。書寫在語文中重要,同樣在英語中也應大力提倡。鑒于此,我認為,智批改也可以將各種規范書寫體一并錄入系統,在批改文章內容的同時也對英文書寫進行評價。再者,每次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搜索相關內容也是一項花時間、費精力的工作,既要符合當下學生水平,又要迎合教學進度,那么智批改是否可以成為一個篩選作文題目的數據庫呢?這樣一來,既可以加入新的數據,又可以進行歷史數據比對,還能減輕挑選題目的負擔,一箭三雕。俗話說,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如果只在我們的范圍里看,那就是井底之蛙,不妨讓更多的精彩文章在這個系統里共享,讓學生范文共賞,豈不樂哉!
回想去年剛剛接觸智批改時的情形,內心有過很多疑問和困惑,比如,學生會不會因此增加負擔,會不會對英語產生反感,對英語老師反感,還有每次這么寫會不會再用手閱,頓時腦子快炸掉,后來上網搜索了很多關于智能批改的網站、文章,了解到了新科技對教學工作的技術支持和推動是我們國家現在迫切需要的,不僅解放了英語教師,更重要的是科技引領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中的作用與日俱增。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生,學生是未來的掌舵人,讓他們感受科技、運用科技,將來再用科技回報社會,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是我使用智批改最大的收獲,并將一如既往地做好這項工作,將科技力量和自己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的社會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