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鳳天
活動目標
1. 感知玉米組成部分及外形特點。
2. 嘗試用線描表現玉米組合的形態特征及前后遮擋關系。
3. 體驗寫生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多次寫生經驗,學校菜園里種植過玉米;鮮玉米、畫紙、記號筆、毛筆、水彩顏料、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玉米棒
教師把玉米藏起來,表現神秘的樣子,請幼兒猜猜。
師:今天我們的點心是一種很美味的食物,老師出一個謎語:有個老頭子,頭上長胡子,脫下綠袍子,露出黃珠子。它是什么?
師:哇,小朋友好棒,一下就猜出來是玉米啦!(出示玉米)
二、看一看,觀察玉米棒
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
師:想試著畫一畫玉米嗎?
1. 玉米棒是什么形狀?
2. 外面包裹著的叫苞衣,苞衣什么顏色?上面有沒有紋路?
3. 這是什么?(玉米須)它像什么呢?
4. 苞衣里裹著什么?(玉米粒)
師: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誰愿意來扮演玉米粒?(請小朋友扮演玉米粒,緊緊抱著感受身體牢牢在一起的特點。)
小結:苞衣有長條形的脈狀紋理,里面的顆粒從根部到頂端整齊地排成一行行,由大到小緊緊挨著,頭部還有須。
三、說一說,討論遮擋關系
出示一組玉米,感知前后遮擋關系。(一個有苞衣和須,一個是剝了苞衣的)
師:又來了一個玉米,這和前面的有什么區別?(迅速擺好兩個玉米位置)
師:現在這兩個玉米是怎么擺放的?你都能看到嗎?為什么后面那個玉米看不全?
小結:因為擺的時候,一個玉米在前一個在后,后面的被前面擋住了,這叫遮擋關系。擋住的這部分應該怎么畫呢?
四、試一試,探索玉米畫法
討論寫生步驟和方法。
師:先畫什么?后畫什么?
小結:先畫前面的玉米,再畫后面的,畫的時候要注意畫面飽滿,布局好整幅畫面。
師:現在從你們那邊看到的玉米,和其他人看到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畫的時候仔細觀察,眼睛看到什么樣就畫什么樣,先畫外輪廓,再畫里面的細節,比如玉米苞衣的紋理。
五、畫一畫,創作玉米棒
師:每組桌上都放了玉米,請你用眼睛仔細觀察,試一試吧!
1. 先畫什么,后畫什么,玉米的顏色用水粉顏料最后畫。
幼兒根據自己所坐的不同位置進行寫生,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寫生能力強的幼兒,教師要鼓勵他們畫出更多的細節。
2. 畫完線描后取顏料輕輕上色。
六、說一說,展示與分享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把畫好的玉米放在桌子前互相欣賞。
玉米快成熟了,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棵玉米,為什么呢?
3F4D561E-6830-4FCC-94F8-7D62C8F059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