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軍
與韓燕清校長相識相熟已有近20年,多年的合作讓我感覺到韓校長身上散發著一種純粹的精神氣質——一切為了兒童,不計功利。這令人不由得想起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中的美麗的瓦爾瓦拉。當今的教育恰恰缺乏這種純粹的精神氣質!
首先,韓燕清是一位充滿教育情懷的好教師。守望童年是她不變的選擇,兒童立場則是她始終的堅守。她19歲師范畢業就被分配到一所遠離鄉鎮的村小教書,那時起,她就確立了“為教育生命留痕,給每一位兒童以童年的期許”的教育信念。這一如泰山般厚重的承諾,讓她在鄉村教育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這近30年當中,韓燕清從一位普通教師逐步成長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學校中層干部直至校長,職務不斷變化,頭銜不斷增多,唯一不變的是以兒童為本的教育情懷!
其次,韓燕清是一位充滿教育想象力、創造力的優秀教師。她博覽群書,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以及管理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育認識,對教育問題常常有獨到的見解,在踐行教育理想過程中又常常具有創意。在她擔任村小語文教師時,她就經常領著學生一起走進田野,流連于稻田,觀察稻子的生長過程,寫連續觀察日記;一起尋找鄉村的各種橋梁,帶上畫夾把最喜歡的橋梁畫下來;一起去田間尋覓昆蟲,傾聽鳥鳴……她認為“自然世界才是兒童成長的世界,一切自然資源都是兒童成長的源頭活水,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召喚兒童的成長”。這是多么深邃的教育認識啊!這一認識把握住了兒童生長的本質,與教育思想家們的觀點高度契合。早在兩百多年前,盧梭在批判舊教育時曾經說過:“自然要求兒童在成人以前還是兒童。如果我們想要顛倒這個程序,就會結出一種不自然的果實……兒童時期有它的思維、觀察和感知的方式。”一百多年前,杜威也是在針對舊教育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于兒童來講,自由就是提供機會,去發展那些對他自己和別人有益的東西……兒童的自發性、活潑性和創造性,有助于教學。
在我看來,韓燕清的教育之路中最精彩的一筆是她參與以及主導了新橋小學“兒童詩教育”品牌的形塑,這與她堅持的兒童立場、兒童的自由與自主是一脈相承的。在她任新橋小學教科室主任、副校長,主抓學校教育科研以及文化建設工作期間,她在歷任校長的支持下,重點培育了“兒童詩教育”品牌。后來,她成為新橋小學的校長,更是將“兒童詩教育”品牌發揚光大。她主張“在童詩中發現童年,也通過童詩走向教育理想,尊重兒童,以契合兒童的方式引領兒童的生命成長”。的確,兒童是本能的繆斯、天生的詩人,他們與詩化作品有著天然而神秘的聯系,因為,在這些詩化作品中,兒童天然的、與生俱來的品質,諸如純真良善的心靈、好奇與探究的天性、奇特美好的想象、靈動自由的表達、向各個方面展開的無限可能性等都能自由自在地展現。兒童詩對于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本體論價值。
新橋小學的“兒童詩教育”品牌最終在韓燕清校長的任上享譽全國,不僅在2014年下半年江蘇省小學語文名師名校現場會上大放異彩,而且在2017年江蘇省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評審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在第二屆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后來,新橋小學與兒童詩相關的特色文化項目,如班級日記、兒童戲劇、童性語文、自然筆記、田園牧歌課程等頗有創意、貼近兒童本真心靈的項目的提出與實踐,同樣也傾注了韓燕清校長的心血與汗水。
最后,韓燕清是一位極具前瞻意識、寬視野、大格局,面向未來的好校長。在培育“兒童詩教育”品牌之時,她積極支持任小霞老師廣泛地結交兒童詩界的大家名流,使得新橋小學成為國內兒童詩教育的重鎮。她主持創辦的新學校(新橋第二實驗小學)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她帶領全校教師,在相關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基本完成了學校文化頂層設計,擘畫了“一所看得見未來的學校”的辦學愿景,提出了“教育是創造未來的旅程”的教育主張;在國家規定的小學生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能創造未來世界的新人”這一特色性培養目標,努力變革課程、教學、學習方式、學校時空界域。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新橋第二實驗小學申報的“基于非正式學習空間的學習生活變革”成功立項為常州市2020年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澤東同志說:莫嘆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臺。真沒有想到,韓燕清校長堅守鄉村教育已近30年。在前兩任校長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她將原來的一所鄉村小學帶入江蘇省特色名校行列,其文化品牌“兒童詩教育”譽滿全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堅信,在韓校長的帶領下,新橋第二實驗小學一定會成為最兒童的書院。
韓校長的近30年鄉村教育之路,恰似一曲悠揚綿長的鄉村教育短笛!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