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芬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特別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及培養。隨著素質教育逐漸深入,閱讀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外名著的過程中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漸完善個人的思維體系與價值觀。學生在課堂上所閱讀的材料往往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教師需要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教學。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當前背景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理念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認可。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完整本書完整的閱讀形成較好的全局觀念,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保證一定的連貫性,在閱讀完了整本書之后,對整本書的理解會更加深入。相比起傳統的節選閱讀,整本書的閱讀能夠更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需求,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之后的喜悅感和滿足感也會大大提升。
二、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整本書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全局觀念,能夠從全面的角度理解閱讀中所描寫的人物和事件。學生在進行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能夠堅持以一而終,學生在閱讀完成之后其內心獲得的滿足感與自豪感也不言而喻,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前,部分學生的閱讀習慣還停留在閱讀節選的層面,對整本書的閱讀并不多,這導致學生對知識攝取并不全面,對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不夠到位,對整本書的結構學習也不足,最終學生只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相關資料的查閱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無疑十分低效,而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也會被大大打擊。對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整本書的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最終獲取較為全面的認知。
三、 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
(一)利用有效提問指導閱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需要善用教學措施,教師可以利用有效提問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學生在剛開始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習的時候缺乏經驗,很容易放棄或者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對此,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前,教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先為學生整理出相應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貫穿整本書的始終,既可以為學生作指引,又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所閱讀的文章。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能夠與閱讀文本相應的內容進行呼應。最終,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之后,通過解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達到眼到、心到的層次。
童話是小學階段學生經常接觸到的閱讀內容,其想象內容豐富多彩,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在進行三年級上冊《安徒生童話》這一書目閱讀的時候,教師需要通過問題進行引領。在為學生布置相應書目時,教師可以說:“我發現大家在學習完《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仍舊感到意猶未盡,接下來我和大家再一起走進童話的世界,來閱讀《安徒生童話》?!睂W生對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感到感興趣,教師再接著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整本書閱讀會分為幾個階段進行,在每一個階段開始之前我會為大家提出幾個核心問題,希望大家在閱讀完相應的內容之后都能夠進行解答。第一個階段的問題是:在閱讀了前三篇的故事之后,大家能否找出童話故事中相應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第二個階段的問題是:在閱讀了將近一半的童話故事之后,能否談談童話故事給你的感受,以及童話故事有什么樣的特點?第三個階段的問題是:在閱讀了這一階段的童話故事之后,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和復述印象最深的故事?最后一個階段的問題是:你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哪一篇以及為什么?!睂W生在閱讀的時候會帶著相應的問題進行理解和消化,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夠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輔助閱讀理解,最終整本書閱讀的效率和成果都較好。
(二)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一定要主動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讓學生形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俗話說“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作為不同的個體,對所閱讀內容的感受和想法也是有差異的,教師需要充分尊重這些差異,并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差異。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群體或個體的差異性組織相應的閱讀活動,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為學生創造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這樣學生才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投入,更加深入地挖掘相關閱讀內容,加深對整本書的閱讀理解。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經典名著《西游記》的閱讀時,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之后更喜歡哪一個人物。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刻跳出來解救所有人,而且功夫也十分了得?!边€有學生說:“我喜歡沙僧,因為他總是默默無聞,像一顆螺絲釘一樣,幫助大家做了很多事情,卻從不掛在嘴上言語,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他學習?!痹诼犃藢W生的回答之后,教師給予充分的贊揚和肯定:“看來每一個人都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了與之共鳴的人物,大家閱讀的十分認真仔細。那么接下來我想聽聽大家對豬八戒和唐僧的看法,難道就沒有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對這兩個角色十分喜愛嗎?”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先是一片沉默,然后有學生開始了小聲的討論,最終有學生大膽舉手發言:“其實我是喜歡豬八戒的,別看它平時傻里傻氣的樣子,關鍵時刻總是很靠譜,而且它偶爾會犯錯也很可愛不是嗎,沒有人能夠真正地完美,每一個人都有八戒的影子,而且他還有一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那就是他雖然愛財愛色,但他知錯就改,所追求的無非也就是想被愛而已?!苯處熢诼犃藢W生的發言之后,通過掌聲進行肯定和鼓勵:“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多向這位學生學習,在閱讀的時候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出現,讀書明智就是這樣,永遠沒有標準的答案,主要是看讀書的人心智如何?!?/p>
(三)借助思維導圖輔助閱讀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厘清閱讀的思路。在一些閱讀書目中,人物關系較為復雜,敘述方式較為特殊,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梳理文章當中的內容,進一步加深理解,思維導圖無疑是最好的方式。教師需要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能夠高效地利用思維導圖對閱讀文本的內容進行加工。最終學生能夠學會高效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在其今后的閱讀學習中,思維導圖也能夠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工具和閱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