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 在當前新課改教育教學的發展背景下,我國職業院校教學體系迎來了全新的改革。特別是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能夠結合畢業準備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與保障,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畢業思維,實現學生對個人職業能力、專業技術、個人發展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效能提升。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將重點針對職業規劃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準備教學工作做深入探索和分析,希望能夠借此了解當前高職院校畢業準備教學工作開展的現實狀況,并依托教學現狀查找教學問題,提出全新的問題解決思路和具體應用方法。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畢業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個人職業素養以及學生心理認知三方面的內容做深入論述與闡釋,以此突出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的開展方法、開展作用和開展價值。
關鍵詞 職業規劃 高職院校 畢業生 就業準備 輔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3.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5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as ushered in a new reform.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teachers can provide high-quality teaching service and guarantee for stud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graduation preparation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build correct graduation think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pers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 this context, 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eparation teaching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eer planning to do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hoping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eparation teaching work, and rely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o find teach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new problem solving ideas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In the real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need to combine the graduat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level, personal professionalism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to make in-depth discu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so as to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 method, role and value of employment preparation teaching and counseling.
Keywords career plan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eparation; counseling strategy
0引言
俗話說,機會永遠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教師對高職院校畢業生開展就業準備教學工作,能夠有效的為學生建立一種科學的“機會意識”,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畢業準備工作做好支撐和幫助,為學生提供基礎的就業保障、就業認知和就業能力。雖然在當前高職院校就業準備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能夠依托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但是從本質上分析,其中依然存在有很多問題值得關注與研究,且個別問題亟待商榷。首先,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有效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其開展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助工作;其次,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有效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個人職業素養開展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助工作;最后,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有效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心理認知狀況開展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助工作。依托上述三個教學模塊,教師開展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將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就業準備相關知識的能力與素養也會得到顯著的發展。
1針對專業技術水平做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
1.1扎實學識,提升專業素養
教師在對高職院校畢業生進行就業準備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狀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學習水平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這樣,能夠為畢業生群體創設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讓學生之間存在有一種良性競爭的關系。應為在當前的社會人才應用標準中,往往會將成績更好的人、實踐能力更強的人以及業務經驗更多的人作為首選目標。所以,教師務必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通過重點開展差缺補漏專業教學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借此,學生的專業學識會在教師的就業準備教學中得到有效延續和發展,且學生個人的專業素養也會在這一良性競爭的環境下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對于優化學生的就業前個人專業技術準備工作有著重要的幫助和引導作用。
1.2拓展理論,提升專業認知
對學生開展理論知識的教育教學工作,對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就業準備、改變學生的就業認知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此,教師務必要基于就業的大視角,針對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做深度的專業知識理論教學與輔導工作。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利用拓展類理論的就業準備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的培養和引導,還能鼓勵學生對個人的專業做出深度認知與理解,進而幫助個人構建正確的社會認知和職業認知思維,實現個人學習能力的提升、管理能力的發展、溝通能力的進步以及專業技術綜合素養的穩定建設。這對于學生在校的學習質量發展和進入社會之后的職業發展渠道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現實意義。
1.3積極操作,提升專業技能
基于職業規劃的大背景,教師在開展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時候需要重點對學生的專業應用水平做分析與研究,且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應用短板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工作。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在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基礎上,對學生的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做挺有效的發展和延續,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規律,進而實現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穩定發展與提升。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應用能力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研究的時候,還能夠結合當前社會企業的人才應用方法、人才應用資源和人才應用標準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虛擬化的企業工作環境,以此讓學生更早的、更好的、更系統的適應企業生活,體驗企業文化,感受企業生產和發展需求。
1.4敢于創新,提升專業資質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準備教學的時候,需要重點對學生做思維上的引導和延續,鼓勵學生通過創新思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滿足自己的就業需求。在此,教師要結合當前高職院校“1+X”證書的應用方法對學生開展教學工作,鼓勵學生對專業領域內的證書做選擇性的考取,然后將之應用到未來的求職過程中和就業過程中。從理論上分析,學生擁有更多的專業證書,能夠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促進學生的就業質量。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分析,學生在擁有多項專業證書之后,此時學生的就業能力、職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且能夠讓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拔高個人的層次,降低個人的入職門檻。這對于盤活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同時對于改變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專業對口難的問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2針對個人職業素養做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
2.1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尋借口
教師若想有效開展高職院校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務必要幫助學生樹立一種“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尋借口”的思維素養。在這一正確的思維引導下,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應用、職業道路發展以及職業道路規劃才會更有效率、更有保證、更有建樹。例如,有部分畢業生在求職碰壁之后表示,被企業淘汰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個人錯過了面試時間,也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自己被“有關系”“有背景”的人所頂替。殊不知,這是一種自我麻痹的行為,也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的態度。因此,教師需要借助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開展,對畢業生重點進行個人職業素養與職業態度的輔導。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和工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第一時間尋找問題的誘因,以及設計處理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從客觀找原因。
2.2標新立異有建樹,敢為人先求真理
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與輔導的時候會對學生明確,要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學習,或者要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學習。在此,教師需要改變這一傳統的教學認知。特別是在當前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基于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生做有效的思維創新輔導與培養。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樹立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的進取思維,且能夠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養成一種敢為人先的學習態度和實踐應用態度。這對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促進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個人綜合品質有著重要的幫助,同時該方法的應用還能夠讓學生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基于標新立異的態度對各類學習問題和工作問題做有效的解決,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工作質量,還實現了學生學習興趣與工作熱情的進一步發展。
2.3團隊協作互扶持,有效溝通創佳績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準備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生產和工作環境對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素材,創設相應的學習空間。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建立在企業發展的機構下拓展和延伸,且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實現個人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和有效建設。在此,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如,教師可以結合專業知識內容,設計符合團隊協作需求的實驗項目或者實踐應用項目。以此為法,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在企業生產和工作環境中有效的開展團隊協作工作,且能夠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他人進行正確的溝通與交流,以此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促進個人與企業員工之間的關系。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建設和延續有著重要的保障,且對于建立學生的奉獻精神、促進學生的全局觀念、帶動學生的包容和樂觀心態也具有一定的支撐和扶持作用。
2.4獨立探索排萬難,恪盡職守不言棄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明白,只有個人具備了較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操守之后,個人的職業道路發展才會更加順暢,且個人的職業生涯才會更加光明。在此,教師需要結合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開展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首先,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對各類學習問題和專業問題做獨立的判斷和分析,通過深入研究的方法對問題做有效解決和處理。然后,再結合團隊協作與交流互動的方法,對問題做細節化的調整與分配。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效率將得到顯著的提升。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需要保證自己有一種恪盡職守的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為提升學生的這一認知觀念,教師可以結合“工匠精神”對學生做重點培養與引導,以此讓學生明白,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中,務必要保證工作的精益求精,務必要保證個人的百分百用心,且在遇到問題之后,需要第一時間思考問題的來龍去脈,制定著手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選擇逃避和推脫。
3針對學生心理認知做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
3.1主觀找依據,客觀要努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的時候,能夠結合學生對就業的主觀認知,從客觀角度分析就業的狀況,依托就業的大環境,就業的困難和障礙以及就和的經驗與教訓等,有效樹立了學生敢于挑戰、自信發展的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個人的學習問題以及實踐問題做主觀意識上的判斷和研究,以此幫助學生建立一種“主觀找原因”的職業素養。這樣,學生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不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能先從自身找原因,同時能夠結合個人的需求以及個人的認知與理解對問題做有效的分析和判斷。這對于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
3.2環境要適應,角色要轉換
從學生的就業心理來分析,由于學生之前一直處于校園生活環境,且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如何面對社會環境存在有較高的膽怯心理和畏難心理。在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顧慮對學生進行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此,教師要借助就業準備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生進行學習環境和工作環境的轉換教學。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來分析,學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和學校,而對社會環境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在此,教師要重點突出職業生涯的優勢與趣味性,同時要鼓勵學生對個人的真才實學做有效應用。這樣,學生參與工作的興趣和熱情會得到提升,且能夠有效的實現自身社會角色的轉換。
3.3不患得患失,敢挑戰自我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部分高職畢業生在參與到社會生產實踐中之后,往往存在有很多怨言。比如薪資待遇與其他其他人員不對等不平衡、個人工作量和生活時間的不對等不平衡、企業發展狀況與個人的現實發展需求不對等不平衡等。凡此種種,均會導致學生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理,甚至會擊潰學生的心理防線,導致學生對工作失去興趣、失去熱情。在此,教師要通過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敢于挑戰自己。在面對薪資待遇不對等的問題時,要思考如何突破自己的技術壁壘,實現個人專業技術的再次提升,以謀取更高的薪酬;在面對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不對等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日常工作進行科學安排與設計,劃分工作與生活的范疇,制定詳細嚴謹的工作計劃。
3.4要克服自卑,忌追求名利
由于部分高職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較強,且在企業生產和工作環境中如魚得水,因此部分學生存在有一定的自負心理。而這一自負心理產生的根本在于,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學歷水平較低,所以在企業內會面對大批量的本科畢業生甚至是研究生群體。而自身工作能力的突出有效的掩蓋了學歷不足這一現狀。這就導致此類學生會在現實工作環境中過于追求功利和名利,以至于學生的個人職業發展道路和職業規劃變得偏激和片面。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就業準備現有的應用資源為學生提供心理上的輔導和建設,鼓勵學對個人的寒窗十年以及知識積累做正確的應用,并引導學生從自負心理與自卑心理中走出來,借助學生自身的專業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學習自信心和工作自信心的建立。
4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高職院校畢業生開展就業準備教學與輔導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效結合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做基礎性的培養和建設,且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能,實現學生對操作應用方法的深入了解,從而有效建立了學生敢于創新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資質。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人職業素養培育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就業準備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鼓勵學生通過標新立異的思維創新學習方法與實踐應用手段。基于此,學生的合作效能、溝通效能、學習效能以及探索效能得到了平衡的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 徐凌.五年制高職舞蹈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與對策探析[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8.
[2] 楊倩云.云南省師范生培養過程的調查研究:現狀、偏差與對策[D].云南大學,2018.
[3] 賴文金.醫學高職院校貧困生就業現狀及促進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
[4] 劉暢.陜西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5] 陳天一.促進待業大學生就業的公共政策支持體系研究[D].河北大學,2018.
[6] 馬絲露.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8.
[7] 杜娟.“從職業教育到就業準備:教育與勞動市場之關聯性動態研究”翻譯實踐報告[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