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摘 要:整本書閱讀是近幾年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是培養語文思維品質的主要手段,是新課改的風向標。對于初中的語文教材來說,由于內容上的限制,它只是在一些經典名著中節選了某個部分,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以教材內容實現資源的拓展,加強整本書閱讀教學,這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必要階段。本篇文章通過對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誤區進行闡述,分析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性的意義,從而探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性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整本書閱讀 思辨性
1 引言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它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方式獲取相關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思維邏輯能力,開拓他們的眼界,獲得相應的審美體驗。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閱讀課往往都是對一些經典名著或者散文的節選,它是對碎片化信息的分析,無法深度的進行挖掘,很難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在新課改的基礎上,整本書閱讀逐漸被引入到閱讀課堂上,改變了傳統瀏覽式淺閱讀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全面思維體系上的構建,教師需要對此進行分析,明確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優化措施。
2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2.1 教學過于表面
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它是從不同的方面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深入到文章中,實現邏輯體系的構建,但是現階段來說,部分教師對于整本書閱讀的認知過于淺顯,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將整本書閱讀真正的融入到其中,只是隨口一提,沒有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宣傳,教師仍然只是對教材內容的講述,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整本書閱讀在應用的過程中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2 教學方法落后
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好奇心,在教材節選片段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制造懸念,讓學生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中。但是現階段來說,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更多的是一種強制教學,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學效率和質量不高。另一方面來說,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沒有在課堂上烘托相應的氣氛,沒有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缺乏一定的實踐活動,降低了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影響初中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3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中培養學生思辨性的意義
對于初中生來說,通過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語文閱讀教學沒有一定的重視程度,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沒有培養語文的學科素養,導致在內涵的解讀上缺乏一定的思辨性,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辨性實際上就是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改變傳統觀念下對語文的錯誤認知,構建語文閱讀中的邏輯體系,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說整本書閱讀是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方法,那么培養學生的思辨性就是幫助學生建立獨立的閱讀思維,可以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避免對教師的盲從,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學生的思辨性也是對學生推理能力的一種考察,整本書的閱讀更加完整,有利于學生對其中的邏輯進行具體的分析。
4 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中培養學生思辨性的具體方法
4.1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學生思辨性的培養過程中,想象能力是提高學生主動性的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學生對于閱讀的好奇心。一般來說,初中語文教材中節選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同時從學生的角度設置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對文章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想象,并且幫助學生從整本書閱讀中找到相應的答案。例如在《三國演義》的閱讀過程中,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計謀,教師可以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計謀簡單的向學生進行講述,如果學生提出疑問,教師可以適時的將這篇經典名著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去進行情節的閱讀。
4.2 分組進行探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每周預留出一節課的時間,作為整本書閱讀的交流時間,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這方面的辨析和論證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性格以及學習能力的觀察,挑選基本經典的名著作為閱讀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選擇同一本書的學生就會自動分成一組,在交流課上,學生可以就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感悟進行分析和交流,也可以解答互相之間的疑惑,通過這種共同交流和溝通的方式實現問題上的辯論,教師還可以舉行一些辯論賽等活動,讓學會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調動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構建高效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與學生或者師生之間的互動。
4.3 完善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還應該完善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及時就學生的不足以及優勢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培養思辨性的具體方法以及后續學習的方向,也是對一段時間的總結。教師在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上,需要注意評價的多元化,不僅僅要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范圍等進行評判,還可以對一些名著的觀點進行思辨,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閱讀體系。另一方面來說,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讓學生完成自我評價,根據學生對于整本書閱讀的認知,不斷的對自身的教學進行總結和優化,強化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5 結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是對原有閱讀方式的改變,它強調了閱讀中的完整性,教師需要認識到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培養學生思辨性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通過分組教學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完善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保障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鄒杏芳.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活動的設計與實施[J].新課程研究,2019(13):71-72.
[2] 胡又文.課內外閱讀整合:提升初中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8,7(08):23-24+129.
重慶江北巴川學校 (重慶市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