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露
【摘要】? ? 虛擬技術作為近幾年來在各國興起的一項全新的技術,作為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與仿真技術相結合等多種技術的集成體,有著較高的交叉性。本文主要是針對虛擬現實技術特點、應用以及發展歷史進行研究,并且提出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發展的應用方向。
【關鍵詞】? ? 虛擬現實技術? ? 特點? ? 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也被統稱為VR技術,作為20世紀出現的一個全新的計算機科技,利用傳感設備逐漸模擬出聽覺與視覺等人體感官,保證用戶在一個虛擬的世界當中,有著真實的感受,并且與用戶做好實時交互。
一、虛擬現實技術發展情況
虛擬技術最早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所產生,有美國科學家發明出世界上第一套具有虛擬現實功能的設備,該設備在運用過程中,會使用到三面顯示屏,并且體積十分龐大,但是在運算時,存在運算能力不足等情況。作為使用人員,需要將頭伸進到機器當中,才能有著微弱的感覺。
隨后進入到60年代,蘇澤蘭創造造出第一款戴在頭上的顯示器,因此蘇澤蘭也被稱為虛擬現實與計算機圖形學之父。但是因為機器重量較大,使用者無法直接戴在頭上,同時還需要利用天花板中的支撐桿,幫助其分擔重力,因此難以得到普及。
隨后到了七十年代,虛擬現實技術得到了一個迅猛的發展。當時技術已經能夠創造出具備完美性能的虛擬現實環境,但是因為造價昂貴,同時畫面也缺乏清晰性,也未能受到重視。
到了九十年代虛擬世界現實技術日益成熟,任天堂等多個公司陸續開始推出VR產品,但是未能掀起波瀾,因為造價高,性能單調,所以大多數群眾將其拒之門外。
到了二零一二年,美國公司利用眾籌方式,將VR設備的價格下調,并且將其保持在300美元左右,這就使得更多人開始有能力去購買VR產品,同時也使得該設備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索尼、蘋果等多個公司,也開始不斷的推出虛擬現實設備,促使虛擬設備得到良好的發展。科學界也開始意識到,虛擬設備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且將其應用在多個領域。
二、虛擬現實技術主要特征
2.1沉浸性
沉浸性主要指的是人們在設備所創作的模擬環境中,感受到一個真實的情況,用戶主要是利用專用設備,保證自身與虛擬環境相互融合,利用動作、語言等方式,開始與虛擬環境當中所出現的場景、對象等進行交流,這就好比生活在真實世界,總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對于沉浸性進行影響的因素較多,主要是多感知性,其中包括人體感覺到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都能夠對于人體的感知進行模擬。用戶從獲得更多的感官刺激,那么自身在虛擬環境中就有著越強的主動性和代入感,理想的虛擬技術就是通過調動人體所有感知功能,但是因為受到傳感技術所帶來的各種限制,這就使得難以完全地模擬出所有感官。
VR技術作為沉浸性的典型,用觀眾在佩戴VR眼鏡時,通過視覺看到一個更加立體化的畫面。因為視角具備特殊性,會讓觀眾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并且利用立體環繞的音響,為觀眾帶來更加真實的感受。VR電影在運用過程中,有著極高的自主性,觀眾可以縮小或者放大畫面,所以能看到平時無法感受到的另一面。
2.2交互性
交互性主要指的是用戶可以對于模擬環境當中的物體進行操作,并且可以從自然環境中得到不同的反饋。用戶在利用交互設備開始與虛擬環境做出交互過程中,比如當體驗者在虛擬環境中,看到遠處有一個大箱子,用戶想要舉起他,那么就能充分地感受它的重量,這種交互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用戶在虛擬現實世界的沉浸感,并且仿佛在真實的世界一般。或者被動執行相應的動作,通過交互性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體驗與感受,保證虛擬環境具備活力與創造性。這也是VR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的優勢。
目前來看,交互性開始應用在多個方面,比如藝術家可以利用交互性去修改與創造他們的作品,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去幫助人們立體的去觀察作品、查看作品,同時也能放大作品細節,這樣也能確保藝術家對作品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2.3共享性
共享性主要指的是利用虛擬現實環境,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間,用戶可以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下,模擬未能執行的事務,并且獲得不同樣的結果。對于結果做好對比,獲得最有效的執行方案。比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可以將不同設計內容同時投放到模擬的環境當中,作為建筑人員,可以選擇出與環境最為貼近的設計。與此同時,比如一些武器的測試,不方便在現實世界中進行模擬,那么可以利用虛擬環境對其威力進行測試,甚至一些事物根本不可能在生活存在,我們也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其充分的展現過來。通過虛擬環境中全方位的展示,能夠滿足人們對于世界的好奇心。
三、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3.1醫學領域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虛擬現實技術已經被應用在醫學方面,最開始只是對個體局部地方做CT掃描,隨后得出二維圖像,隨后又研究出可以利用虛擬手術操作方式,虛擬出三維人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出現虛擬解剖手術。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對于動物假體進行操作,使其研究更加深入,最終能夠加快在醫學進步的步伐。
截止到目前為止,虛擬現實技術在醫學當中也有了各方面的作用:
1.打造虛擬醫學課堂
在虛擬課堂當中,醫學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傳感設備從多個角度,對人體結構進行觀察,并且直接放大他們想要觀察的細節,這樣能夠保證研究者對人體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有效地減少觀察所消耗的成本。如果他們對于特定手術缺乏足夠的熟悉度,那么也可以利用虛擬課堂方式進行練習,指導其能夠真正的掌握這類技術。特別是對于腦部和心臟的技術,要求醫生具備較高的微操能力。
在虛擬課堂當中,可以不斷練習,提高操作者的操作能力。同時也不受到場地、器材等多方面的限制,對于醫學人員來說有著較高的便利性,同時也能提高其在日后手術中的自信心。
2.更好確認手術方法
醫生可以直接將患者相關圖像和信息輸入到電腦內,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直接模擬出患者身體的情況。在模擬手術過程中,確保醫生通過不斷地探索展,找到最有效,以及安全性最高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于患者身體造成了損害。利用該技術,也能保證醫生全面的預測患者在接受手術后的恢復情況,并且制定出最有助于患者恢復的詳細計劃。
3.2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因為新虛擬現實技術具有較高的沉浸性,可以幫助患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如果能夠將虛擬現實技術與教學互相結合,那么也能為教師之后提高教學效率提供幫助。近幾年來,經過多個組織與企業的嘗試,獲得相應的成就。
一是利用三維教學場景。
一些學生在遇到難以理解或者想象的知識點時,那么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立體幾何,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項學習的難題,所以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打造立體模型,幫助學生更加仔細的觀察立體模型,利用多角度方式徹底的理解該問題。通過運用三維學習場景,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與興趣。
比如在學習語文課文《荷塘月色》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荷塘美景直接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盡快融入到課堂當中來。
二是打造虛擬實驗室。
在虛擬現實中打造一個虛擬實驗室,幫助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與現實實驗室相比,能夠有效地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時也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為一些事情有著較高的危險性,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直接完成,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所以利用虛擬現實可以幫助學生盡快的做出實踐,因為受到技術水平所帶來的限制,導致當前虛擬實驗未能具備較高的仿真程度,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還有漫長的道路需要人們去探索。
3.3在軍事方面的應用
目前來看,各國軍事實力不同,所以當前軍事實力比拼,更是科技比拼。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在軍事方面,受到這個國家高度重視。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就開始對于許多地點信息進行收集,并且花費巨資來打造近戰模擬系統,由此模擬了一個作戰環境。
近幾年來,我國也開始對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方面的應用進行模擬,這能夠有效地體現在軍事當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性與廣泛性。
在虛擬環境下,士兵需要穿戴不同的交互設備,并且在虛擬戰場中,不斷模擬軍事行為,他們可以對環境做好偵查,并且也能利用特殊環境,對士兵進行各項性能訓練。比如在高壓的環境下,要求士兵如何能夠瞄準敵方,也可以采用實戰演練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減少成本,同時也能節約資源,避免士兵受到傷害。因為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所以只需要士兵佩戴虛擬現實設備,就能夠進行訓練,有效地提高士兵的作戰能力,同時也能使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戰場上,即使面對緊急情況,他們也能冷靜處理。通過虛擬環境,可以使士兵有更多的時間去使用與接觸武器,不斷提高士兵對于武器使用時的熟練程度。在開展拓展訓練時,戰士們會變得越來越默契,同時也能保證隊伍有著更高的凝聚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是將計算機技術作為突破口,采用的先進技術,隨后模擬出一個立體的虛擬環境。用戶在這時可以利用輸入與輸出設備和虛擬環境完成交互,并且獲得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目前來看,虛擬現實技術已經被應用在多個領域當中,并且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高友杰,司揆,伍敏,等.虛擬現實技術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應用前景初探[J].數字通信世界,2020(02):37-38+52.
[2]李珩.虛擬現實技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家,2019(10):42.
[3]伍聰,周舟,賀民,等.虛擬現實技術在神經外科培訓中的應用特點[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4):46-48.
[4]宋珂.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影響下的觀眾觀影體驗研究[J].工業設計,2019(0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