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彬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預對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作用。方法:回顧性分析60例高血壓患者病例資料,按不同干預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實驗組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預在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中取得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健康教育;膳食干預;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對于高血壓,除了采取相關有效治療措施外,還需給予合理的健康教育與膳食干預,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從而改善高血壓相關癥狀,利于患者血壓控制。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60例高血壓患者病例資料,按不同干預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5~55歲、平均年齡(45.65±9.31)歲。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4~54歲、平均年齡(45.40±9.40)歲。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都給予高血壓相關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內容主要有告知患者如何用藥與一些生活注意事項等。實驗組給予健康教育與膳食干預:(1)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健康知識宣傳工作,向患者發放高血壓相關疾病知識手冊,定期開展講座,解答疑惑;告知患者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以及定期監測血壓的重要性,增強患者疾病治療與預防意識。(2)膳食干預。改善高血壓患者膳食結構,限制膳食中鈉鹽攝入量,控制5g/d以內;適度增加膳食中鉀的攝入,適當補充豆類、鮮綠色葉菜、香蕉、李子及梅等含鉀高的食物;適度增加膳食中鈣鎂的攝入,可適當增加牛奶、酸奶、豆類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干豆、鮮豆、香菇、菠菜、桂圓、豆芽等含鎂高的食物;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如大豆蛋白、魚類蛋白;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均衡食物中飽和脂肪酸、半不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為1:1:1;適度增加復合糖類食物比例,食用玉米、小米及燕麥等植物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促進胃腸道蠕動,加速膽固醇排泄;提倡食用復合糖類食物,盡量少食用單糖多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舒張壓下降10 mmHg或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或雖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具備其中一項均為顯效;舒張壓下降不到10 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 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或收縮壓較之前下降30 mmHg以上,具備 其中一項均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降壓效果比較
實驗組降壓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研究認為,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占40%,環境因素占60%[1]。根據有關研究表明,給予高血壓患者合理的膳食干預與健康教育,能夠增強患者健康保健意識,有利于血壓控制。通過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認識高血壓疾病,了解藥物治療與飲食習慣對治療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通過合理膳食干預,指導患者如何調節日常生活飲食,有效維持自身正常體重,控制好每天攝入的鈉鹽量,預防左心室肥厚等;同時嚴格控制脂肪攝入,有效預防腦卒中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與膳食干預對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可增強患者健康保健認識,改善血壓水平,利于高血壓的控制和預防。
參考文獻
[1]劉倩.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預對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