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嬋嬋 胡黎霞 洪愛蓮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3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探究組42例和對照組41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用藥,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探究組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神經功能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護理后探究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中予以早期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關鍵詞: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神經功能;生活質量
腦梗死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腦缺血會導致患者腦細胞死亡,威脅患者神經功能,增加致殘風險,出現半身不遂、偏癱等機體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臨床上除了采取相應治療措施以外,還需要注意護理,在穩定患者病情的同時減少機體障礙對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1]。本研究主要探討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5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3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信封隨機抽取的方式分為探究組42例和對照組41例。探究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46~77歲,平均(65.2±4.9)歲。對照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46~78歲,平均(64.8±4.6)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納入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為腦梗死;意識狀況良好;對研究內容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發病前合并肢體功能障礙者;并發其他腦血管疾病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礙或者傳染性疾病者;合并精神類疾病者。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管理其體位,預防壓瘡發生;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探究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1)建立護理小組,以護士長為組長,3名??谱o士和1名??漆t生為組員。依據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確保護理內容完整,護理措施有效。(2)病情穩定后第1天:增強與患者的交流,詳細了解其臨床情況,及時穩定患者情緒,解讀臨床治療內容,闡述具體護理措施,同時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進一步完善護理內容。(3)病情穩定后第2天: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活動,指導家屬幫助患者翻身、擺放肢體、被動活動肢體,對于部分活動能力良好的患者可指導其嘗試自主活動。根據患者恢復狀況指導患者進行系列康復活動。(4)病情穩定后第3天至出院:評估患者肌肉活動情況,依據患者肌肉活動情況進行康復運動,指導患者學習相關康復運動護理內容,在確?;颊咴簝茸o理質量的同時,保障患者院外護理的有效開展[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總分42分,分數越高則神經功能越差。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共48個項目,每項5分,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用軟件SPSS20.0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后探究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腦梗死是腦血管阻塞致部分腦組織缺血缺氧,可損害患者腦神經功能,造成機體功能障礙,嚴重時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現階段臨床治療可以較好地穩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但在神經功能恢復和生存質量提升方面的效果較差,因此臨床應加強護理,改善患者的臨床狀況[3]。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探究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腦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護理,可以顯著改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臨床護理效果較好。根據患者病情制訂早期康復護理方案,并在早期實施康復護理,讓患者和家屬都參與進來,有助于增強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在院內與院外都進行有效護理,幫助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中的護理價值較高,應該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張明慧.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1):105-106.
[2]李海平.早期神經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20,34(6):520-522.
[3]劉澤霞,徐霞,閆桂田.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臨床療效評價[J].中外醫療,2020,39(26):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