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

摘要:目的:分析應用社區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影響。方法:抽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社區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應用社區護理干預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有效控制血壓、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護理;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生活質量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又稱缺血性心臟病,是指各種原因引起冠狀動脈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心臟病[1]。給予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對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重大。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5~72歲、平均(55.40±2.90)歲。觀察組男30例、女30 例,年齡45~71歲,平均(56.70±3.1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制定科學、合理的冠心病和高血脂知識手冊,發放患者閱讀;定期組織關于冠心病和高血脂專業知識講座;指導患者正確用藥,觀察用藥后反應。
實驗組采用社區護理干預:(1)建立患者詳細信息檔案。用計算機構建Excel表,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性別、 疾病診斷及病情、用藥情況、聯系電話、家庭地址、訪視記錄、定期體格檢查結果、住院治療等,方便掌握患者信息。(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將冠心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和教育,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3)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構建科學的營養結構,調節飲食習慣和結構,指導患者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不食用辛辣、刺激、油炸食物,血脂偏高或體質量超標者應避免攝入高膽固醇食物,水腫、尿量較少的患者應控制鈉鹽攝入量,以粗纖維食物為主。(4)日常生活指導。 戒煙限酒,參加適宜的體育康復運動。護理人員對吸煙者宣傳吸煙對冠心病的危害,幫助制定戒煙計劃 ;在冠心病患者日常運動護理中,應根據患者基礎疾病、總體健康和體能狀況及個人興趣,制定個性化的康復運動計劃,指導患者分階段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等,愉悅身心,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核心問卷(QLQ-C30)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社會功能等,各項目滿分 10 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較高(P<0.05)。見表1。
3討論
冠心病為慢性病,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在社區大力推廣護理干預。研究顯示,高脂血癥是冠心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而血脂的控制不單單只靠降血脂藥物,更要堅持科學的飲食習慣,堅持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許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冠心病的防治缺乏系統、科學、持續的自我護理及保健、康復規劃,治療觀念還停留在有病才醫,出院后不能順利康復,導致病情反復、惡化。開展社區護理干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社區護理通過系統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反復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使大多數患者掌握該病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嚴格按照醫務人員的指導科學膳食、規范治療、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樂觀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遵醫率。
從本組結果可以看出,社區衛生服務在冠心病預防、治療和康復護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社區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魏清,廉淑鳳,魏霞.社區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