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兒童課堂具有彰顯時代風貌、順應教學變革、強調實踐體驗、注重技術支持的特征,能夠凸顯新兒童教育特色,是有學力、有活力、有魅力、有媒力的課堂。新兒童課堂的構建要從兒童立場出發,把握學科特質,引導兒童思維升級,同時進行評價發展。
【關鍵詞】新兒童課堂;新兒童教育;課程改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36-0029-03
【作者簡介】劉志彪,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校(江蘇揚州,225000)校長,高級教師,揚州市學科帶頭人,全國新兒童教育聯盟秘書長。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對課堂的關注程度也日益增加,這是從理論層面走向實踐層面的實踐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的交匯點。兒童課堂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深化,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校(以下簡稱“梅小西區校”)圍繞新兒童教育實踐,構建了凸顯新兒童教育特色的新兒童課堂。
一、新兒童課堂的特征認識
兒童是未來的主人,新時代下的兒童應具有對未來的擔當能力。新兒童課堂是新時代背景下基于對兒童的學習認知特征再認識后形成的教學環境,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征:
1.彰顯時代風貌。
新兒童是新時代的兒童,新時代的兒童和他時代的兒童有著明顯的時代色彩差別。新時代的兒童可能對滾鐵環、連環畫不熟悉,但能夠熟練使用在線學習平臺、視頻直播學習平臺等。時代的變化帶來環境的變化,環境的發展必然帶來兒童學習方式的變化,新兒童課堂能夠彰顯時代風貌。
2.順應教學變革。
新兒童課堂教與學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建立在教與學的主體認識理念發生變化的基礎上。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育應注重課堂的內在屬性和外在表現形式,注重課堂的專業發展,注重由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只有自發地生成學習動機,才能將知識內化為屬于自己的能力,注重課堂學習認知的產生,將“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學習”。
3.強調實踐體驗。
實踐是人類認識事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新兒童課堂以實踐作為兒童學習的突破口,強調實踐活動的參與,強調身體體驗的參與,強調實踐具象和思維抽象的對接,讓兒童在課堂經歷認知發展的過程,在自我體驗的基礎上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4.注重技術支持。
技術是發明的產物,從技術學角度來說,技術是人類對科學文明的運用,它改變人類認識世界的視角。新兒童課堂強調技術對課堂的改造,凸顯技術對課堂的支撐,讓技術運用和兒童學習形成整合。
二、新兒童課堂的內涵解讀
新兒童課堂的構建,旨在凸顯新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意義,是以新兒童為本、以新兒童作為教育出發點的。構建新兒童課堂能夠使兒童得到教師的尊重和理解,平等而智慧地與教師探討問題,進而實現兒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真正體現兒童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梅小西區校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新兒童課堂觀,著力打造有學力、有活力、有魅力、有媒力的課堂。
1.學力課堂。
學力包括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是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學力有三種表現形式: 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學力課堂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力。新兒童課堂要求學習者借助一定的教育資源,參與各種學習實踐活動,在內在素質和行為方向上實現創造性學力的培養。如數學課堂以學生數學學力生成為要義,培養數學學力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
2.活力課堂。
兒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個體,活力課堂旨在全方位激發活力,全過程優化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最大程度促進師生實現自我價值。新兒童課堂把學生對知識的感悟、體驗和學習活動的參與度擺在首位,形成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課堂氛圍,建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如體育課堂將教學活動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生動而有趣的體育課給學生帶來沒有思想負擔的快樂,自主練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直接促進了體育活力課堂的形成。
3.魅力課堂。
只有充滿魅力的課堂才能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愿意學習。新兒童課堂要求教師不斷挑戰自我,更新教學觀念,打造魅力課堂,讓課堂產生魔幻般的吸引力。魅力課堂一方面表現為教師的魅力,如梅小西區校音樂課堂上,教師以古箏曲《茉莉花》開篇,用中國傳統古典樂器彈奏民歌,瞬間“征服”學生。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科的魅力,魅力課堂散發著學科的思想魅力。以數學學科為例,數學知識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數學學習的歷程就是培養思維、促進思考和啟迪智慧的過程,數學的外表“冰冷”,卻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
4.媒力課堂。
傳統教育手段中,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便是全部。然而,隨著時代進步,媒體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種新興多媒體設備不斷出現,這就促使了新型混合學習模式不斷涌現。新兒童課堂主張運用多種媒體技術和媒體設備,打造具備媒體使用能力的媒力課堂。
媒體技術對課堂的介入催生了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課堂信息資源的變化,教師可以進行非連續教學活動,讓教學資源更豐富。學生的學習評價變得更加清晰,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捕捉學生的學習進程和存在的不足。二是課堂的翻轉得以實現,學生與學習更加貼近,學習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以體育室內課為例,教師借助視頻展示立定跳遠“起跳—騰空—落地”的完整動作,學生通過計算機的模擬動畫,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騰空階段雙腿積極前伸,身體呈現接近“U”字的狀態。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因媒體技術的介入而發生質的改變。
三、新兒童課堂的實踐策略
新兒童課堂要實現對兒童學科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認真總結課堂的特征和要義,尋找兒童課堂學習的密碼,進行實踐嘗試和總結修正,建立具有個性的校本化課堂實踐模型。新兒童課堂的實施,要注意四個要領。
1.兒童立場:課堂觀察的出發點和回歸點。
對兒童的學習進行觀察是新兒童課堂的重要內容,每個學科課堂圍繞三個維度來實現兒童立場:一是找準兒童的學習起點。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談話、課前訪談、使用學習單等方式,了解兒童的知識基礎,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性和準確性。二是把握兒童的增長點。教師要準確把握兒童在已知和未知之間的臨界點,為兒童學習的生活化、科學化、序列化增長提供有效的發力點。三是明確兒童的學習目標點。教師要明確,兒童通過學習是否獲得了自己建構的知識、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到達了預設的學習目標點,這也是新兒童課堂的重要目標。
2.學科特質:課堂教學的核心和要義。
學科的知識形態指學科是由有一定邏輯聯系的知識組成的知識體系。學科的活動形態指學科知識的科學研究活動、學科教材的編撰活動、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創造性活動。學科的知識形態和活動形態指向學科特質,學科特質是新兒童課堂的核心和要義。教師在新兒童課堂中要把握學科特征,以學科本質給兒童學科素養帶來的影響為出發點,不斷促進學科特質的體現。這就要求每個學科的教師熟知學科的特性,了解課堂的特征,進行教學聯結,用學科思維培育學習思維。
3.思維升級:課堂價值的引領和把握。
新兒童課堂要把握住思維這根主線,引導兒童實現思維升級,特別是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升華,從而凸顯課堂價值。教師要關注思維的個性化特征,基于兒童的思維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兒童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新兒童課堂的建構,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學習支架,促進學生思維的課堂參與,激發學生運用知識的興趣,在生生或師生間形成良好的交流和溝通關系,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4.評價發展:課堂導向的多元和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運用與學科相結合的多種評價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循序漸進中增強其學習的信心,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不斷發展評價方式,觀察學生的參與質量,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判斷學生是否進行了獨立思考,有助于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
新兒童課堂的評價重在評價師生的學習進程和結果,從“講了”“練了”“評了”“收了”四個維度對具體流程進行評價,特別關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生成、教學素養的提升,關注兒童學習意愿、自主參與、學習合作、學習反思等要素,從而促進課堂導向的優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