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柏
摘 要: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依靠人工管理的方法越來越難以滿足高強度,高效率的管理要求,因此信息技術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在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是行業的負責人,如果管理不能與時俱進,行業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但是這種創新發展的推動在早期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1980年代,我國在管理工作中逐漸開始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企業;工商管理;創新路徑
引言
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是目前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必然趨勢,而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是以基本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并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來實現管理的一種管理模式。相對于其他領域的信息化發展而言,工商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對資源的共享以及合理分配,通過實時掌握各種動態信息及其變更來達到明確管理工商業的目的。信息化發展使得工商管理工作人員有效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之下存在的一些問題漏洞,因而有效提升了工商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因此,加強對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的研究,有利于促進提升我國的管理水平層級,減少了工商管理水平退化的可能性,以此推動了我國整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進程。
1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發展不是很一致。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通常快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速度。需要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提高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擴展到經濟發展的所有環節,以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優勢;工商管理部門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營狀況直接關系到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管理部門對相關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業務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需要完成信息建設。該部門秩序井然,經營狀況良好,可以為社會上所有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和規范的管理。企業管理正在逐步向信息化轉變,通過對傳統的管理方法進一步細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社會生產活動提供充分的保障,更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
2信息化時代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策略
2.1構建完整網絡系統
通過分析我國的工商管理發展現狀,許多常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信息化方法和網絡系統。加強管理信息化建設必須明確服務目標,提高監管水平,擴大研究領域。信息管理的創新主要包括信息注冊、在線備案和注冊系統,使這部分工作能夠跟上創新的步伐,后續的商業注冊、商標注冊、許可申請等工作也可以順利開展。通過構建完整的網絡系統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年度檢查系統,可以通過向各種企業和大型企業發出警示,幫助完成年度檢查工作并繼續推進管理工作,有效地解決傳統的管理模型的缺點,可以成倍地減少時間并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另外,要努力建立公告制度,密切關注商業登記、變更、注銷等細節,公布處理的具體方法,進一步減少資金投入。將來,工商管理信息的創新將更加標準化,完整和便捷。
2.2從服務提供者到價值創造者
領先企業的人力資源共享中心不再局限于事務性工作的標準化處理,而是嘗試以價值創造為目標,聯合COE和HRBP,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數字化轉型的先驅者,不斷突破運營服務的邊界,提供更多的戰略支持服務,如HR輿情監控,利用大數據在人才培養和發展、組織洞察和變革上為業務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等。
例如,中國海油通過下屬單位中海油服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試點建設,重點打造集團管控能力、三支柱支撐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海外業務管理能力和為組織賦能的能力,從而支撐企業全球化人力資源運營和服務。借助用?DHR人力共享服務平臺打造全方位數據分析能力,為各層級員工提供數據賦能服務,如HRSSC根據運營分析模型,從業務、流程、角色、員工、時間、質量6個維度監控全部HR活動,為流程優化團隊提供數據報表和運營分析報告、管理建議報告,發揮“放大鏡”“反光鏡”效能,持續優化流程、實現卓越運營;為BP團隊提供所服務企業的人力運營分析,讓BP掌握組織與員工效能,輔助業務診斷和解決方案制定;通過打造“數字大廳”自動生成各單位效能月報,提升集團下屬單位經營決策分析能力等。
2.3從單一領域共享到整合共享平臺
市場環境的瞬息萬變要求企業敏捷應對、快速執行和團隊協助,按職能劃分的傳統業務服務模式存在配合不到位和效率低下的問題。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打破部門壁壘,融合組建大共享模式,包含HR、財務、IT、供應鏈等領域;平臺共享不僅僅是部門的融合,更多需要從支撐公司戰略出發,實現各領域企業端到端流程的打通、業務數據的融合以?各領域業務能力的融合,構建有彈性、適應力強的服務模式。
這些企業從少數端到端的服務切入,逐步實現企業整體轉變,這樣一來,共享服務中心在提供服務和改進服務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鍛煉培育了本領域的專業能力,并通過共享服務的組織融合,將這些專業能力按照企業業務需求整合在一起,能夠大大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產生更大的價值。比如組建跨職能的變革管理團隊,可以充分為企業提供組織變革服務;又如組建融合各業務領域的數據分析團隊,可以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等。
例如,海爾集團2019年發布生態品牌戰略,向平臺型組織轉型,打造“平臺+小微企業”的商業生態系統,包含前中后臺,其中前臺為小微企業,中臺為大共享中臺(集成的共享服務群),將財務、資本、稅務、人力和法律等職能模塊集中融合,一起為海爾生態系統中的小微企業提供能力支持和端到端業務服務,賦能小微企業為用戶創造價值。大共享平臺的核心特征是開放性,廣泛鏈接外部生態資源,從而形成一個以賦能小微企業為核心目標的共創供應鏈生態圈。搭建平臺共享模式,能力共享與生態共享是一個長期實踐和探索的過程,需要企業在更多方面打破組織邊界、業務邊界,同時也需要更深層次的技術支撐。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工商管理的不斷發展。現代工商管理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著重于提高業務效率,并以大數據、云存儲和智能方法為基礎,優化工商管理系統。動態工商管理模型促進了與各個部門的協同業務管理開發,進而創造更好的工商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高成吉.當前我國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效及展望[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52-53
[2]劉曉婷.大連市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對策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7(3)31-38.
[3]韓佳燁.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帶給我們的啟示[J].經營管理者,2016(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