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摘 要:根據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發展需求,闡述了常用的幾種投資估算方法與應用,并通過實踐案例分析了不同估算方法的應用場景,以持續提高信息化項目投資估算精確度,進一步提高財政投資項目使用效益。
關鍵詞:信息化項目;估算方法;應用分析
1、研究背景及意義
國外軟件費用估算模型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但直到90年代以后,在對大量應用數據的統計分析、案例類比、數據挖掘、模型檢驗基礎上,才逐漸建立并持續改進軟件費用估算方法,如COSMIC、Mark II、NESMA、FiSMA、IFPUG等。我國2006年正式對軟件項目開發成本度量的“量化的”、“標準化”的方法開展研究。
信息化項目估算方法與模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需在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從計劃、評審到過程跟蹤與后評價,從行業基準數據、行業生產力、地區人力成本等方面積累數據、經驗,不斷更新、完善、改進。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投資方與服務方都越來越重視信息化項目費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而當前信息化項目建設普遍存在費用估算偏高、估算依據不足、估算方法使用不當、市場非商業競爭問題突出、過程管理與成本控制經驗缺乏、歷史經驗數據標準不一等典型問題。因此,選擇科學、客觀的費用估算方法是實現費用控制、充分發揮財政效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信息化項目建設能否成功的關鍵。
2、信息化項目投資估算方法
信息化項目投資費用主要包括信息系統建設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系統運維費等,其中,費用估算的重難點為信息系統定制軟件開發服務費。目前,常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有經驗法、類比法、類推法和方程法。經驗法主要有行業專家經驗分析、WBS工作分解、Delphi等規模估算方式,估算結果的準確性很大程度由專家組的經驗能力決定,不確定因素多。類推法是將本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高度類似的一個或幾個已完成的項目數據進行比對,適當調整后獲得估算結果的方法,依賴于已有項目數據的儲備、選擇及估算經驗判斷,樣本選擇難度大。類比法是將本項目的部分屬性與一組基準數據進行比對,獲得待估算結果方法,依賴于已有規模數據庫、且經統計形成的基準數據,基準數據要求高。方程法是基于基準數據建立的參數模型,通過數據輸入與模型計算,確定估算結果的方法,是過程要求規范、結果準確的定量估算方法,也是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投資估算的主要實現途徑。
方程法常見的是基于功能點、對象點、用例點、代碼行為基本單元的規模估算方法,其中功能點法是基于用戶視角,從業務價值出發的軟件功能點估算,是國際標準普遍應用的功能規模測量方法。NESMA簡學易用、快速可靠,是國家標準功能點規模測算方法。但功能點法也有其適用范圍,其適用場景為以數據和交互處理為中心、以功能多少為主要造價制約因素的應用系統,如電子政務系統、企事業單位應用系統、信息管理系統;不適合包含大量復雜算法的應用、創意型軟件及非功能需求軟件開發,如視頻和圖像處理軟件、模型搭建、數據計算、網絡游戲、性能優化任務等。
3、信息化項目投資估算方法應用
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要求建設單位提供詳細的建設方案,包括硬件設備(成品軟件)數量、技術參數,定制軟件詳細功能需求,數據處理、模型搭建、系統遷移工作量,運維等級要求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清單。
硬件設備或成品軟件費用估算以市場詢價為基礎,充分考慮設備技術參數、品牌、購買數量影響因素,大宗采購應優先采用廠家批量采購詢價或協議價為費用估算依據。定制軟件開發費用估算,以建設單位提供的詳細功能需求為基礎,按NESMA功能點法測算。功能點測算根據估算階段、需求文件深度、結果精度要求可分為預估功能點、估算功能點(高級估算)和詳細功能點方法,以(規模×生產率)/174× 軟件因素×開發因素×人月費率 +直接非人力成本方式測算開發成本,政府投資信息化建設項目預算編制與審核應采用詳細功能點法,并遵循NESMA功能點規模測算基本步驟,按照以下技術路線予以估算:明確估算范圍-識別系統邊界-識別數據功能(ILF/EIF)及事務功能(EI/EO/EQ)-確定工作量影響因素及調整因子-計算結果類比論證。功能點測算適用范圍外的數據處理、模型搭建、系統遷移等內容,為提高編制、審核效率,多采用∑WBS工作分解(類比法)測算工作量×人月綜合單價確定,其中模型搭建也可采用∑市場詢價單價或協議單價×數量×調整系數方式確定。運維費用根據運維等級要求,以∑運維工作量×人月綜合單價或∑設備(軟件)原值×運維費率×運維等級調整系數×服務期限計算。工程建設其他費則根據相應的計費文件按費率計算其費用。例如,某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項目費用估算方法的應用(詳見表1)。該項目預算送審金額987萬元,包括一體化設備采購、一網通辦平臺、數據可視化決策分析平臺等5個平臺建設運維(只列舉兩個)、建設工程其他費等,根據適用性原則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予以審核,審核金額838萬,預算審減149萬元,有力控制了預算合理支出,提升了項目經濟性及財政資金效率。
結語
隨著互聯網+、智慧城市的蓬勃發展,政府投資信息化平臺、電子政務系統、云服務管理平臺等“新基建”建設項目迎來高速發展,如何采用科學、客觀、準確的度量體系評估信息化項目建設費用,促進政府投資“新基建”建設平穩高效、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