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錫金 陳 肖 尚愛英 李圣苗(邢臺學院)
邢臺市具有良好的外貿市場基礎,外貿貨源十分豐富,如平鄉童車、清河羊絨等。另外,邢臺新能源產業規模亞洲第一,平板玻璃市場占比全國第一,還有很多優質的農產品產量全國第一,方便食品產量全國第一等。從2018 年、2019 年邢臺市進出口情況來看(表1),2018 年全年進出口總值為147 億元,較2017 年增長2.4%,其中,出口總值為123.8 億元,較2017年增長12%,進口總值為23.2 億元,較2017 年下降29.9%。2019 年全年進出口總值為154.8 億元,較2018 年增長5.3%,其中出口總值為128 億元,較2018 年增長3.4%,進口總值為26.8 億元,較2018 年增長15.5%。

表1 2018—2019年邢臺市進出口情況單位:億元
進出口按照貿易方式分,其中,2018 年一般貿易126.6 億元,同比增長3.9%,加工貿易17.9 億元,同比下降14.7%。2019 年一般貿易139.3 億元,較2018 年增長10%,加工貿易13.3 億元,較2018 年下降25.7%。
進出口按照企業性質分,2018 年民營企業(包括集體、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進出口總額為107.9 億元,增長26%,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3.4%。2018 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15.7 億元,增長7.2%,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4.7%。
2020 年上半年,邢臺市外貿進出口總值70.2 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值為60.2 億元,進口總值為10 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63.3 億元,占進出口總值的90.2%;從企業性質分,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為55.5 億元,增長0.2%,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9.1%。
由此可見,邢臺外貿增速較穩定,而以中小外貿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占據外貿進出口的主導地位。
1.政府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政府大力支持建立“跨境電商產業園”,加快企業向數字貿易轉型速度。2020 年2 月16 日,邢臺市下發“關于印發《邢臺市跨境電商園區建設路線圖》和《邢臺市跨境電商園區考核辦法(討論稿)》的通知”文件和邢臺電子商務、生產加工等企業加快轉型升級要求,有效引領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盡快做好、做大跨境貿易。2020 年邢臺市信都區跨境電商產業園、信都區電商聚集區成立,園區建設了跨境電商一站式服務中心、跨境商品展覽體驗中心、投融資服務中心、跨境電商平臺、海外共享辦事處、跨境電商學院和跨境電商創業園等,為企業提供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由于政府在政策、資金和保障體系方面向數字貿易方向不斷傾斜,外貿企業數字貿易業務蓬勃發展。
2.數字貿易為中小外貿企業參與國際分工提供了更多機會
中小外貿企業相對于跨國大型企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對于中小外貿企業來說,貿易方式的數字化能夠將中小企業從煩瑣的進出口環節解放出來,專注于生產經營本身,可為中小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發揮積極作用提供一系列新的機會。通過數字化貿易賦能,可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比較優勢,占據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因此,把握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實現傳統外貿數字化轉型,融入全球價值鏈。
3.數字貿易平臺的發展
數字貿易平臺的發展為邢臺市大量中小型外貿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數字貿易平臺直抵消費者,不僅縮短了貿易的環節,簡化了交易流程,而且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對于中小外貿企業來說,可以通過數字貿易平臺,同大企業一樣服務于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價值鏈。例如,邢臺清河縣中小企業參與跨境電商已發展到100 多家,通過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如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站、亞馬遜等,把當地特色產品如羊絨制品、濾清器、密封條等銷往世界各地。
1.中小企業競爭力較弱且數字化科技投入不足
邢臺數字貿易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小外貿企業本身具有數量多、規模小、資金能力有限等特點,而數字貿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很多中小企業在觀念上沒有特別重視,即使意識到數字貿易的重要性,卻因受人才、資金等多方面影響,數字貿易發展整體速度較慢,不管是從產品質量、還是服務水平都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邢臺數字貿易的發展主要是生活用品類、寵物產品等相關借助跨境電商平臺進行的交易,這些企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南美、中東等國家,其發展存在著形式單一、市場較為單一、交易內容有限等問題。主要原因是數字科技投入不足,導致邢臺市中小外貿企業數字貿易發展的基礎較薄弱,綜合競爭能力較弱。
2.缺乏數字貿易人才
對于中小外貿企業來說,發展數字貿易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需要掌握相關知識的數字貿易人才。一方面,由于邢臺市中小外貿企業數字貿易發展時間較短,所以中小企業數字貿易的人才梯度也是參差不齊,大部分員工缺少數字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邢臺各高校較少開設數字貿易專業,相關課程開設也相對比較少。作為一個相對落后的城市,要想吸引高層次的數字貿易人才來發展很難,而且其生存地理環境也很難留得住人才。大部分聞其發展勢頭而來的人最后都會選擇去往條件更好、待遇更優的一線大城市。
3.政府對數字貿易的監管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
由于數字貿易的發展領先于政府制度規范的提出,現有的法律法規比較滯后,針對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數字貿易規章制度相對比較缺乏,現行的政府管理制度不能夠適應數字貿易的發展,因此存在著潛在的監管風險。
首先,政府應給予中小企業更加優惠的金融稅收扶持政策,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解決資金難的問題,從而促進中小企業有能力去開展數字科技攻關和探索;其次,政府應重視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的數字科技領域,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最后,企業自身應從意識上認識到數字貿易的重要性,能夠主動去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推進相關數字產品的持續開發,完善自身業務體系。
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擁有出色的數字貿易從業能力、了解各大主流數字貿易平臺的運作規則的數字貿易人才是中小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政府和企業應該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人才保證。一方面,企業可以尋求與本地高校的合作辦學,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數字貿易人才培訓機構,培養懂技術、懂英語、懂營銷等高層次的、復合型國際數字貿易人才。另一方面,企業應建立自身數字貿易人才長期和短期的培養機制,構建長期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現有員工進行數字貿易的短期專項培訓。最后,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并留住人才,充分促進人才創新能力,從而促進邢臺市數字貿易發展。
政府應該從意識上認識到數字貿易的重要地位,完善數字貿易法律法規和發展環境,構建數字服務產業體系。為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政府應該完善數字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打造協同治理體系,政府部門應同社會各界形成監管合力,強化數據要素市場監管治理,推動政府依法管理、社會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體系,保障數字貿易安全。
總之,邢臺市中小外貿企業應把握數字貿易發展機遇,實現傳統外貿數字化轉型,將數字貿易作為企業的核心業務。同時,應努力開拓新市場,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積極拓展以非洲、東盟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同時積極引進新技術,開拓數字技術型、數字知識型產業,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