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幸子(青海民族大學)
培養創業型的優秀人才,提升高校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通過開展專業化的培訓活動,盡快完善創業課程的規劃設置,取得創業實訓體系最優化的建設成果,是各大高校必須完成的一項艱巨任務。全方位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更好地普及創業知識,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主動加入創業行動中,他們的專業優勢越大,創業選擇就越多,個性化發展之路能夠走得一帆風順。加強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勢在必行。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開設與其他專業相比時間并不長,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300 多所高校設立了工商管理本科專業,招收學生的數量逐漸增長。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類課程內容,一般分為通識教育模塊、專業化教育模塊、實訓類教育模塊。早期的課程體系構建并不規范,專業課程的課時安排并不合理。現階段的課程體系逐步完善,有了全新的設計思路,同時增加了綜合實踐環節。雖然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現狀一直在改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實際滲透效果卻不盡人意,總的來說,創新創業教育沒有達到目標,且與目標的順利達成尚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及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專業學生的理論教育,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完成了規定任務后很少給學生們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導致高校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難以提升,主體優勢難以增長。傳統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教學環境并不穩定,創新創業思想的滲透沒有吸引所有學生的關注,他們的創業熱情不高,創新能力的發展阻力重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指導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極大地限制著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成熟化發展。新形勢下強調的創新創業優質教育,需要教師摒棄傳統固化的教學觀念,努力構建全新的、特色的專業化教學模式,幫助高校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有效學習,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成功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不同行業的分類介紹,盡可能為高校學生梳理好行業知識、要點難點等;二是分析不同行業的各種風險,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安排實訓課程,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大多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參加教學工作,除了能力不高、經驗不足以外,學校方面也未向他們提供專業化的培訓活動機會,他們只能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對于行業大環境不夠了解,無法為高校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可行性建議。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術專家數量更少,現有的授課教師并不重視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師生矛盾越來越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陷入了一個怪圈。必須針對弊端現狀找到更有效的解決辦法,聘請有資歷的教職人員,并且熟悉企業的實際運營,來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們提供更多幫助,進而培育出大批高素質、有理想的棟梁之材。
各大高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人員經費等方面的資金投入量巨大,地方財政撥款增長緩慢,很不利于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學校經費一旦緊張,能夠投入到實驗實習上的經費少之又少,這一方面的缺陷問題,導致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發展遇到了極大阻力。經費投入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學校領導、社會企業、政府部門都應該為經費問題的解決貢獻一份力量,同時調動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激情,確保他們真正進入社會,助推社會現代化建設走向新的成功。
高校學生普遍認為創業就是自己辦企業、做老板。教師為他們提供了什么樣的創業思路,學生就是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去努力,但努力的結果卻不理想,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認知的錯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必須宣傳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及時轉變學生們的錯誤認識,使他們熟練掌握必備技能,勇于開拓自己的創業之路。比如,可將國家的發展戰略融入專業的課堂教學中,利用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詳細介紹經濟活動的主要劃分,提高學生們的創業認識。利用一切機會宣傳自主創業的重要性,讓學生們真正具備創新創業意識,做好成為創業型人才的準備。
應該按照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具體要求,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從企業會計工作的專業人才中聘請教職人員,由他們組織基礎會計學的課程實操,指導高校學生完成財務報表的制作,并且積累下一定的操作經驗。再如:定期組織參觀企業的活動,使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或到不同部門參與實習。通過實習鍛煉,高校學生學會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學會處理突發的緊急情況,之后總結實習報告,將實習經驗轉變為創業動力,期待他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在自主創新創業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高校要發展,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國家的資金支持可以用于多個方面,包括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實驗活動、實習活動等,也要支撐著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落實。新時期,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就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由于國家的資金支持是有限的,數額也是固定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絕不可能停滯下來,面對這樣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必須拿出勇氣來,通過采取各種各樣的渠道,及時解決資金問題,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提升后勤服務水平,有效改善教學條件,給予高校學生實習的機會、創業的充足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特點,從社會上聘請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來校組織專業知識的交流活動,通過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增強他們的創新創業信心,取得創新創業教育的理想成效。筆者認為,只有積極尋求校企合作,才能根本解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創業動力不足、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企業實習的機會不可多得,他們通過實習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做好創新創業的準備,現階段付出了多少努力,未來也會有多少回報。積極尋求校企合作,對于高校的現代化建設及可持續發展而言也很有利,學校培養優秀人才,企業接收優秀人才,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企業的內部改革融入了新鮮血液,綜合競爭實力自然有更大程度的提升。
總而言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面臨著一些困境,存在著諸多問題,學校方面、社會企業和學生群體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合作,更好解決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問題,從而揭開現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使得高素質、創業型的優秀人才進入社會,成為新生代的“主力軍”,為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社會事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