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
摘? 要: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各項戰略的實施,促進了區域經濟迅猛發展,同時技術轉移工作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然而,立足技術轉移工作現狀,我國還存在重視程度較低,和企業、行業的訴求不相符,缺乏政策引導等問題,進而導致技術轉移工作效率低。本文主要分析技術轉移工作的相關問題,探討一些優化對策,旨在促進技術轉移工作的良好開展。
關鍵詞:新常態;技術轉移;實踐
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產業結構逐漸變革,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深化。為此,我國必須搶抓機遇,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科技創新發展,通過創新驅動,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不斷提升技術轉移能力。為此,加強技術轉移工作,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技術轉移工作經驗,主要分析技術轉移工作的相關問題,探討一些優化對策。
1、我國的技術轉移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獲得迅猛發展,技術轉移突破較大,綜合實力也日益提高,科技創新是我國戰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由最初的技術引進,發展到現在的技術輸出,實現了生產制造國家,逐漸轉變為技術創新大國。現階段,我國技術轉移工作包含如下方式:
首先,引進先進技術。在技術引進過程中,并非盲目性引進,是按照我國實際狀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技術引進,或技術合作。在較短時間內,即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其次,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在技術轉移工作中,通過和國外科研機構進行戰略合作聯盟的創新,共同投入資金、技術進行技術研發,進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然而,這種方式的短期效果不太理想。但通過長期發展,可極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第三,技術輸出。目前,針對我國的先進技術、高技術產品,主要是向發展中國家輸出,通過這種輸出方式,能夠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2、我國技術轉移工作的相關問題分析
首先,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目前,在技術轉移工作方面,我國雖出臺了相關法律政策,也存在諸多問題。如立法標準概念化嚴重,部分安全評價標準、國家利益等內容,在條款中沒有詳細注明,概念化嚴重,使得產權歸屬不清晰。同時,在法律法規中,雖明確規定保護技術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但內容較為概念,也未明確表明實際內容,使得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技術轉移的法律法規內容不協調問題嚴重。
其次,專業服務機構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目前,在技術轉移服務方面,服務業發展程度低,不能完全滿足技術轉移工作需要。而技術轉移工作需要專業服務機構,但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尚處于摸索階段,部分民間企業、科研機構正在探索構建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然而,市場拓展能力較低、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突出。此外,部分技術轉移人員并未全面掌握專業知識,使得技術轉移效率低,可見,人才隊伍建設是服務機構的重要研究課題。
第三,技術價值評估的專業性不高。開展技術轉移,需經過價值評估之后,方可進入到市場。而價值評估的高低,對技術轉移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專業化評價準確與否,對技術轉移市場十分關鍵。目前,因評估機構的專業性不高,并未充分挖掘出技術潛在價值。雖然在轉移階段,技術可能帶來部分經濟效益,但極易忽略技術真正價值,導致無法實現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第四,與市場利益訴求不相符。在技術研發階段,與市場利益訴求不相符問題十分突出。開展技術轉移,是為獲得更高社會效益。但我國部分科研活動并未充分結合市場需求,使得市場化風險突出。同時,部分企業希望通過較低研發投入,獲得更高商業價值,但又缺乏技術研發能力,進而延緩了技術轉移進程,使得技術轉移效率降低。
3、新常態下技術轉移工作的優化對策
首先,健全技術轉移法律法規體系。在技術轉移工作中,為提高效率,必須健全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體系,確保法律與政策內容的一致性、協調性。同時,要詳細闡述法律法規的內容,防止出現界限模糊、概念化規定問題,確保法律政策可有效發揮約束效能,為技術轉移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其次,建立專業服務機構。立足我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現狀,因專業水平較低,行業主管部門需結合技術轉移市場實際,發揮調節作用,積極引導技術朝著社會需求方轉移。鼓勵建立專業服務機構,擺脫政府模式,實現服務的多層次和多元化,進一步提升服務機構的專業性。
第三,加強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新常態下,我國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針對我國企業發展而言,必須積極響應國家的技術引進戰略,并實現技術的優化創新,不斷提升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創新轉化和技術引進,不斷促進科技興國戰略的實施。
第四,加強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目前,技術轉移專業人才緊缺。所以,為提升技術轉移工作效率,必須積極培養專業化人才,培養一批能力強、專業度高的技術經紀人和科技評估師,并加強與其他國家專業人才之間的學習交流,不斷加強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
第五,健全技術轉移運行機制。針對管理體制建設,需按照服務區域市場、行業需求,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服務,整合轉移渠道,提升制度約束力。在實踐階段,不斷健全制度體系,在經費管理、人員配備、機構設置等方面,給予系統支持。針對運行機制建設,需保證科技成果滿足市場需求,加強科研人員決策權,使科研人員在一定權限,能夠制定更符合市場發展需求、行業訴求的研發方案。此外,還需有效防控技術轉移工作中的潛在風險,建立收益分配制度,通過激勵政策,不斷提升技術轉移工作效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常態背景下,我國開展技術轉移工作,必須立足現狀,通過健全法律法規,提高服務機構專業性,加強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提升復合型人才培養,促進綜合創新能力提升,進而推動技術轉移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此外,在新常態背景下,技術轉移工作并非單一的技術服務,而是利用企業價值管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技術轉移管理方式,有效發揮技術優勢,滿足行業、企業戰略需求,實現企業價值的有效提升,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兵,賀成芬. 新常態下技術轉移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 安徽科技,2015(6):9-11.
[2]余興友. 影響我國技術轉移工作的環境探析[J]. 管理觀察,2012(32):119-120.
[3]朱紀聰,呂明新,房瑞,等. 新型研發機構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工作探析[J]. 中國科技縱橫,2020(2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