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嫣如
摘? 要:我國的制造業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管理模式,但工業制造企業的訂單式項目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發展缺陷。工業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企業的項目化管理不僅需要整體的規劃,良好的項目團隊,同時還必須具備與企業特點相適應的項目化管理模式。本文通過對制造企業項目化管理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分析,為我國制造企業發展提供一種可行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
引言
我國的工業化發展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大力發展,實現了飛躍式的大跨步,制造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在新的市場機制推動下,制造企業的生產模式已逐漸改變為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由傳統的企業制造系統的設計、組織和運作能力,轉變為更為有規劃的制造管理模式的建立。本文主要研究項目管理在訂單式制造企業中的具體應用,并根據企業相關化管理進行分析與闡述。
一、工業制造企業的訂單式項目管理特點
工業制造企業的項目管理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種計劃管理方式,是指一系列復雜零散的相關活動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來引導前進的方向,并在有限的資源范圍限定內依據規范完成工業制造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隨著工業制造企業的大力發展,企業在推陳出新中需要更新先進的管理模式,意在把企業中的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等資源快速轉化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低成本是企業生產競爭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斷將企業工作中的各個程序進行精簡,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并取得可觀的經濟收益。質量是企業的立足之本,沒有好的質量就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企業所創新的產品也無法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企業為了具備更強的駕馭變化能力,項目管理隨之應運而生。工業制造業中的項目管理不僅能控制成本采購、市場部的渠道建立和產品促銷項目都能得到有效的改進與提高。作為制造業內復雜而獨特的一種生產類,按訂單設計批次產品需要根據具體客戶的合同進行指定的制造工作并在規定的時間期限內交付產品,這一系列業務過程具有一次性、獨特性與目標性等典型特征。有別于大批量次生產和加工,公司項目制造業的管理重點河南點不在資源計劃管理,側重點在于庫存商品和原材料等物的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對整個訂單的生產過程有嚴密的執行計劃和監控。管理者要以宏觀的視野對流程進行質量把控,將整個項目流程所涉及的管理要素融為一體。
二、訂單項目化管理
2.1訂單式生產的管理方法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化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多樣化、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訂單式生產在制造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支撐著企業的進步和發展。國內外一直研究探討著有效的訂單生產的管理方法,并在相關領域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國制造企業也在實踐中摸索前進,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制造企業訂單生產較為先進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種:
(1)柔性制造技術。柔性制造技術是根據不同形狀的對象實現程序化柔性加工技術的總和,能及時根據任務或生產環境的變化迅速進行調整,一般多用于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
(2)項目管理。項目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資源限制下,運用系統的觀點
方法和理論。對項目涉及的全部工作進行系統的管理,從項目投資決策階段開始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實現項目目標。在訂單式制造企業中,將每個訂單都看作具體的項目,運用項目化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對訂單進行全過程管理,保障訂單生產在有限的時間、資源和預算范圍內通過多個目標的整合,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3)成組技術。成組技術是根據產品之間的相似性,并按照一定的準
則分類成組,對同組產品采用相同的方法進行管理的高效率的生產和管理技術。這種技術自20世紀60年代引進中國,已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成祖技術已經超越了機械制造工藝的發展范疇,成為一門包含系統工程、管理科學和社會學等前沿的綜合性科學技術。并在不斷的發展中實現了與計算機技術的雙向融合,成組技術已經逐步發展成柔性制造系統。這種技術以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為特點的訂單式生產模式,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生產,對推動企業專業化、標準化和自動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2訂單項目化管理框架
訂單項目化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全過程管理。每一個訂單項目目標的實現都將影響到企業戰略目標的總體實現。因此在處理訂單項目時,不僅要考慮訂單目標的實現,使得項目所有的利益相關者滿意度最大化;還要保證訂單項目化管理體系的完善性,為后續訂單實施項目化管理的持續改進提供有效的體系保障。圍繞項目利益相關者滿意需要做到:
(1)公司滿意。公司實現科學化管理,達到項目成本、時間優化的目的,降低項目風險,實現客戶滿意度最大化。
(2)員工滿意。公司內部管理權責明晰,獎罰分明,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企業責任感。
(3)外協單位滿意。項目全過程中各部門通力合作,溝通順暢,企業組織總體協調。
三、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架構設計
組織模式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確保了企業項目目標及時有效的實現。制造企業要實現訂單項目化管理,就必然要實現組織模式架構的設計,制定和維護企業項目管理的正常運行,保證企業各生產部門與訂單之間時刻保持動態聯系,實現訂單的有效管理。
3.1制造企業訂單項化管理組織模式
制造企業包括研發式企業和訂單式企業,研發式企業是指企業獨立擁有知識自主產權,可以根據外部市場和顧客的要求進行開發設計新的產品,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提高自身利潤。訂單式企業則是根據顧客要求的產品和訂單需求,為顧客提供包括產品生產、材料采購、使用維護等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訂單式制造企業在進行生產管理時,由于不具備自主設計產品的能力,只能依靠對市場需求的準確定位來進行生產和管理,這就增大了項目管理的難度。
我國企業項目化管理尚處于發展階段,并不能有效地解決訂單式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系統問題。他們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組織模式的保障僅僅是借助一些表單來推進訂單的生產管理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程度較低;而且各個生產環節相對孤立,不能建立有效的訂單信息管理,嚴重影響企業解決訂單項目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訂單式制造企業中,應當以訂單項目為基礎,建立適應訂單式制造企業的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優化訂單生產的整體流程,為企業科學地制訂生產計劃和有效地實施項目監控提供組織保障。
3.2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的部門設置
對企業實施訂單項目化管理,就是要企業根據顧客訂單的需求,由企業項目經理協調從設計、采購、生產到交付客戶的全過程,直至訂單完成。在訂單式制造企業中,一個訂單看做是一個項目,具有很強的臨時性,項目經理的權利也是臨時的,只能對項目生命周期內訂單所需的資源進行調度。這就必然會導致與生產部門之間資源的調度產生矛盾。企業戰略目標由訂單目標和項目目標組成。為了完成項目,企業訂單項目小組和部門項目小組,會為了項目所必須的資源而發生沖突和競爭。由于部門相對于訂單項目小組在企業中是穩定存在的,而且掌控資源的實際調配權利。因此在資源沖突中,訂單項目往往很難得到所需的資源,導致訂單項目、訂單和部門項目均難以實現的情況發生,繼而會引發訂單項目組受到懲罰、員工忽略訂單項目、訂單項目失敗等一系列問題。
制造企業實施訂單項目化管理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證訂單項目的圓滿完成,通過一個個訂單項目,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為了保證訂單項目的實現,避免與企業部門產生資源調度沖突。企業應該設置單獨項目組來實現對訂單的動態管理,即訂單項目組:同時成立訂單資源項目組及時有效地提供訂單項目所必需的資源。為了解決資源沖突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角色轉變”思維設定部門角色,使職能部門從采購、生產、銷售等傳統職能中轉變成為訂單項目提供資源保障、維護訂單項目持續運行的專業部門:同時也將對職能經理的角色進行轉換。使其變成對訂單項目所需資源進行全面管理的項理技術項目組資源經理,保證訂單項目的圓滿完成。
資源分配不均在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過程中,仿照車間調度室原型建立訂單處理室。訂單處理室可以實現對項目難以實現訂單項目的實時動態管理,將訂單項目所需資源及時向資源經理反項目難以實現,配合資源經理對企業內部項目的資源進行合理安排。訂單處理室根據訂單項目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程度安排,向資源經理反映,由資源經理對資源進行調配,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訂單項目組和部門項目組的矛盾,保證企業所有部門的項目順利完成。
3.3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架構設計
企業的組織模式架構是根據企業目標和項目目標而設定的,實施訂單項目化管理的制造企業的組織模式設計要以訂單管理為中心,既能及時收集訂單信息,又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訂單項目的資源信息向資源經理反映,以利于資源經理制訂資源分配計劃:訂單項目化管理要求信息流能夠準確地相互傳達,因此模式設計的管理層次應呈現扁平化,便于上級組織指揮管理,及時傳達資源和訂單信息。
四、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分析
假如企業實現了項目化管理,成立了整合項目所需資源的訂單處理室,并配合項目資源經理對訂單所需資源進行動態監管。這種模式不僅保證了企業制造部門及時獲得完成訂單所需的資源,而且加強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企業制造在實施訂單項目化管理組織模式后,相對于原來的生產模式在外部滿意和內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改善:
(1)實施該組織模式后,企業能夠在確保時間、技術、經費和性能指標的條件下,以更高的效率完成預定目標,所有與企業相關方的滿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單項目理突破了該制造企業原有職能型組織形式,改變了企業以往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在“激發與引導”的管理模式下,同時配合符合新組織模式的績效標準進行考核,促進了組織運作能力的提升。
(3)使企根據戰略目標和項目目標進行生產;根據訂單設置機構和劃分層次,規定人員權力和責任,實現了權責統一,使企業內各方面的生產關系更加清楚明確。
1. 項管理使公司整個生產和管理流程更加清晰明了,能夠更好地實
現有信息管理系統融合,實現了企業生產流程的標準化、自動化,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5)企業實施訂單項管理,對訂單項目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采取相應的質量管理和監督控制措施,并制定相關人員責任,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結語
企業訂單式生產服務在發展中逐漸得到了制造企業的普遍重視,訂單式生產的有效管理方式在制造業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項目訂單化管理必須根據訂單項目管理花思路,提出一種制造企業訂單項目化管理的組織模式,在嚴密的實踐與監管中實現企業訂單工作的生產與交付,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導入現代化管理的方法與理念,優化現有的項目不斷提出高效的管理監督體系。
參考文獻:
[1]占文松·制造企業項目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服社,2006:3-6.
[2]楊凡,周朝暉,楊小華協同訂單管理平臺上CRM與ERP的集成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2007,27(B06):428-430.
[3]白思俊現代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4]劉國靖,孫林巖。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項目管理導人模式研究[J]航天工業管理。2004(8):12-15.
[5]盧向南朱祥松淺議項目導向型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4):77-78.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