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龍,侯世倫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馬伽術源于以色列,也被稱為以色列格斗術,是在以色列發展創立起來的一套軍用徒手格斗體系。2013 年,國際馬伽術聯盟(International Krav Maga Federation,簡稱IKMF)中國分部在南方某警用訓練基地完成第一屆個人防衛馬伽術教官培訓,開啟了馬伽術在中國發展的篇章。馬伽術分為個人防衛馬伽術、軍用馬伽術、警用馬伽術、要員保護馬伽術、女子防身術、兒童馬伽術等。
兒童馬伽術是以情景融合的教學方式,配合專業設計的互動游戲,讓兒童在輕松歡快的互動氣氛中學習到實用的防衛知識及技巧的馬伽術課程。它以3~15 歲的兒童為對象,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能課程和實戰對抗性游戲訓練,增強兒童的體魄和心智,讓兒童獲得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及進行有效自我保護的能力。
按照兒童心理和身體的發展規律,將3~15 歲兒童馬伽術分為4 個階段:預備級、初級、中級、高級。各階段適合年齡和技術級別見表1。

表1 兒童馬伽術的分級
兒童馬伽術的訓練包含了從身體素質和技術訓練層面,到鍛煉心智的教育層面(自控力、預防暴力、應對來自陌生人的危險、壓力下的鎮定表現),再到模擬場景的應對訓練。具體內容見表2。
從表2 可知,IKMF 兒童馬伽術的技術訓練體系不僅重視兒童身體技術練習,更重視兒童馬伽術訓練中的心理訓練,旨在通過兒童馬伽術的練習,讓兒童在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能夠健全人格、強健體魄,掌握健身防身的技術。
標準的兒童馬伽術課程,一次是60 min,包括課前準備和正式教學2 個部分。課程結構與基本內容見表3。兒童馬伽術的課程均需遵循表3 中的課程結構與基本內容,課程的結構非常標準化。
在兒童馬伽術中,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游戲部分占比不同,年齡越大,游戲環節的時間占比越小。教練員會根據技術動作的特點,設計模擬游戲,讓兒童更加積極、有效地學習和練習馬伽術技術動作。下文以“三百六十度防御”為例,對兒童馬伽術游戲設計進行解析。

表2 兒童馬伽術的技術訓練內容

表3 兒童馬伽術的課程結構與基本內容
3.2.1 游戲設計目的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兒童打鬧或被霸凌的情況,如抓頭發,“三百六十度防御”技術可以對這種情況進行有效的應對。被攻擊的兒童可抬起手臂舉過頭頂,大臂和小臂的夾角略微大于90 度,上身微微前傾,用小臂格擋來自對方的進攻。
3.2.2 技術學習游戲場景設計(1)游戲指導語:“有一天,媽媽帶你去麥當勞,一進門,突然看到麥當勞叔叔穿著小丑服,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一邊向天空中拋灑薯條!好多薯條落到了我們的頭上,大家都希望搶到別人頭上的薯條,同時保護好自己頭上的薯條。現在咱們就來做這個游戲吧!注意只要手指輕輕拍到對方的頭就可以,一定不能用手掌大力去拍,更不能去抓對方的頭發。大家明白了嗎?現在開始!”(2)游戲操作:教練員剛開始并不告訴兒童要怎么做,只是要跟兒童強調好規則和安全事項。馬伽術的技術動作都是基于人的本能反應的,在兒童彼此游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做出類似的最有效的動作,這時教練員再對其他兒童做出引導,有關技術動作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3)游戲拓展:類似的游戲場景還可以用于防止被人從背后推倒或者意外摔倒時受傷的自我保護動作練習。
3.2.3 體能訓練游戲場景設計(1)游戲指導語:“有一天你回到家里,媽媽告訴你:今天媽媽給你買了一個特別好玩的玩具,是紅色的,你要用最快的時間把它找出來。”(2)游戲操作:教練員說“閉眼”,兒童就把眼睛閉上,等待教練員的口令。教練員說“睜眼”,大家就可以睜開眼睛,快速地在訓練場地尋找教練員手里之前拿的紅色道具。在兒童熟悉游戲之后,教練員可以提前布置好不同的道具,如不同顏色的道具,每次讓兒童尋找不同顏色的道具,縮短兒童休息的時間,提高兒童體能訓練的強度。
3.2.4 體能游戲案例的設計理念仔細剖析上述體能游戲的設計,可以發現以下三點設計理念:(1)訓練兒童觀察和發現的能力,讓兒童在遇到危險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和逃跑路徑;(2)培養兒童的競爭精神;(3)訓練兒童的體能。通過跑動距離和訓練間隔時間的調整,設計不同的訓練強度,讓兒童在快樂中得到鍛煉。這種理念可對我國兒童體能訓練有很好的啟示,其應用性相對較強,且能夠發揮較好的效果。
通過對兒童馬伽術游戲設計的分析可知,兒童馬伽術的課程內容設計充分考慮了兒童的身心特點,將技術訓練、體能訓練利用游戲的內容展開,讓兒童在訓練中能夠調動自己的訓練興趣,更好地參與訓練。另外,兒童馬伽術游戲的設計均遵循“指導語、規范操作、拓展”三位一體的設計原則,在游戲開展中充分考慮游戲設計內容時效性,更好地保證了游戲的價值,這樣的設計還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兒童的競技體育意識。
在兒童體能訓練中,心肺耐力、肌適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等都是重要的訓練內容。傳統的兒童體能訓練一般是根據訓練內容設計具體的訓練動作,然后讓兒童進行相應的訓練。而兒童馬伽術則是設計出一個模擬的生活場景,然后引入一個有趣、夸張的故事,讓兒童沉浸其中,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身體的訓練。
競技體育的魅力在于“更高、更快、更強”,而這種追求是建立在規則意識下的,脫離了競賽規則,則競技體育難以具有公平性。兒童馬伽術通過游戲的開展,能夠讓兒童在訓練中感受競技體育的規則,培養其規則意識,讓其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強。在兒童體能的訓練中,我們可以借鑒兒童馬伽術的游戲設計,獲得競技意識的提高。
每一項體能訓練都可以根據訓練的需要以及兒童的年齡情況,尤其是低齡的兒童,設計適合的游戲,激發兒童的興趣,提高訓練的投入度和訓練效果。無論是柔韌性訓練、速度訓練、靈敏性訓練,還是力量訓練、耐力訓練,只要教練能夠根據訓練的內容把握訓練的核心素質,都能夠設計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身心發育階段的游戲,這對改善現在普遍存在的“體育應試化”教育也將產生很好的作用。
兒童馬伽術除了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標準化性外,還充分考慮了兒童的身心特點。每堂課設計了適宜比例的游戲內容,在游戲設計時充分考慮內容選取的科學性、游戲操作的規范性和游戲設計的核心目的,這種特點為我國兒童體能訓練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將其應用在我國的兒童體能訓練中能夠起到很好的訓練效果,對我國兒童的體質健康水平提升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