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婷
摘 要: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在各學科中滲透德育對學生良好品質和道德修養的形成,能夠產生深遠影響。但就目前小學德育評價現狀來看,其中普遍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嚴重影響到德育價值的發揮。為此,本文主要對小學德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帶來啟示。
關鍵詞:小學德育評價;問題;對策
引言
德育評價是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風向標。但由于部分學校和教師對于德育評價缺乏正確的認識,將德育評價視為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雞肋”,導致學校德育評價結果缺乏專業性和真實性,家長、學生和社會對于學校德育評價的結果的認同度也在不斷減弱。那么如何才能夠將德育評價的作用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充分發揮出來呢?這是廣大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們需要面對的新課題。接下來,我們就此課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小學德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評價缺乏真實性
就目前小學德育評價現狀來看,大多數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評價主要以一學期一次的班主任評語為主。而班主任只需要通過寥寥數字就完成了對一個學生一學期內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并且大多數班主任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避重就輕,專挑優點寫,很少會提到學生的缺點。例如,有的學生平時在班上調皮搗蛋,班主任在評語中就會主要突出學生在動手能力、團結能力等方面的優點,而對于學生的缺點卻很少會提及。如此一來,就會使得德育評價缺乏真實性,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學生家長也無法對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著全面的了解,這會給學生日常的成長埋下不良隱患。
(二)德育評價缺乏科學性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大多數學校和家長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對于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相對忽視,尤其是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目前很多小學德育評價體系中并未遵循以學生為本重要原則,忽視了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例如,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惑,如果無法得到及時的引導,將會給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在目前的小學德育評價體系中卻很少會有關于學生心理健康評價的項目。在這種不科學的德育評價體系下,不僅不會給學生日后的成長提供助力,甚至還會助長學生某些不良品性。
二、改進小學德育評價的策略
(一)提高德育評價內容的科學性
科學的德育評價內容需要具備以下特征:一是多元性。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2]。新時代下的品德評價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上了,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心理意志、公民素養等方面的關注。例如,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時,就可以結合新時代對于公民的新要求,從品德行為、道德認知、法治意識、政治素養、人格發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德育評價。二是真實性。德育評價的內容必須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具有真實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評價時,應在真實的環境中對學生進行考察,全面、客觀的對學生與自然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進行評。三是發展性。學校需要制定德育發展目標,即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對每一位學生內在特征進行辨別,發現學生的“獨特性”和“適應性”,并對凡是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所有進步和發展的學生,進行相應的鼓勵和獎勵,讓德育評價不再是簡單的貼標簽,而是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助力。
(二)提高德育評價過程的科學性
科學的德育評價過程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遵循全體性原則。學校以立德樹人作為德育評價的重要標準,并將德育評價的視野擴大到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評價中重新認識自己,并在原有基礎上獲得良性發展。這就要求小學德育工作者們將每一位學生都看作是獨立的個體,并從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他們,發掘他們所具有的不同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遵循差異性原則。學校應在充分考慮個人發展水平和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對德育評價機制進行優化。這就要求學校改變以往橫向對比的評價方式,而是采用橫向多方面與縱向多要素相結合的立體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與自己縱向比較有所進步。例如,有的學生雖然在考試成績上沒有顯著的進步,但在集體活動中卻有著優異的表現。這時班主任就需要在德育評價中將學生的優點充分體現出來,以此來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激勵學生不斷進步。三是遵循精細化原則。在以往的小學德育評價中,大多數教師都是以自己對于學生的大致印象作為學生德育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學校應改變這一現狀,以立德樹人為導向,通過建立學習檔案的方式,讓德育評價逐漸走向精細化和專業化。教師可以將學生在日常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并通過量化評分的方式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德行變化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三)提高德育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科學的德育評價結果需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評價結果數據化。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每一進步、每一獎勵詳細的記錄到德育數據庫中,并在對數據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生產每學期的最終德育評價結果[3]。這樣可以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本學期德育方面是否進步,還有哪些不足,以便于學生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例如,有位學生不愛護班級衛生,經常隨手亂扔垃圾,這時班主任就可以將這位學生的表現記錄到德育數據庫中。這樣該學生就可以通過德育數據庫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二是獎勵多元化。一張獎狀并不能滿足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需求。德育評價結果是多元化的,是具有進階性,因此,每一次的獎勵也應該是不同的,這樣才能夠符合學生不斷進步的心理需求,加快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評價在學校德育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德育活動中,應將德育評價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來為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保駕護航。這就要求小學德育工作者對目前德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德育評價工作真正貫徹落實,以此來提升小學德育工作的水平,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陳瀟.小學德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2(04):92-96.
[2]陳殿文,羅經銀.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9(17):83-84.
[3]楊凱.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7(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