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摘 要:幼兒園和家庭都是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要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只有幼兒園與家庭積極正面的雙向互動才能推進家園共育,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校互動;創新策略
家園互動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家園共育模式不僅有利于幼兒園工作的順利高效落實,也能使家園共同受益。
一、當前家園互動中的主要問題
(一)親師互動中根源性矛盾解決難度大
家園互動最終落在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家長和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又稱為親師矛盾。親師矛盾是指教師和家長在互動中因為一方或者雙方的原因導致的信任瓦解以及情感疏離的現象。親師矛盾主要表現為觀念層面的矛盾和溝通層面的矛盾。觀念層面的矛盾主要包括親師雙方在幼兒教育中對自身角色的意識、溝通中雙方地位的平等性、所需承擔的職責以及幼兒身上產生的教育問題的責任歸因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些觀念上的差異會直接影響親師雙方教育行為的差異。溝通層面的矛盾則主要體現在親師雙方在家園互動產生矛盾時不當的溝通中,包括溝通不及時、溝通頻次低、溝通中語言缺乏技能技巧、態度不真誠、溝通方式缺乏靈活性而降低了互動效果等。之所以會產生親師矛盾,是因為雙方互動受到親子關系、家長類型、家庭情況、教師情況、幼兒園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復雜情況的影響下,親師矛盾呈現出中介性、隱蔽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使得家園互動中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容易出現不可避免的或觀念或行為的矛盾。
(二)活動組織形式大于內容,家園互動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在園期間,幼兒園每年都會邀請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各種活動,如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主題活動、節日活動等。一般來說,活動的整體氛圍融洽,但其中一些活動在表面上實現了家長和幼兒園在日常或特定日子的溝通互動,卻在實際上缺乏對家長的教育性,沒有達到提升家長教育能力這一本質目的,出現了活動組織形式大于內容的現象。對于園方來說,由于家園互動活動是對外開放的,需顧及家長對其工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所以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重心傾向于活動形式的新穎獨特、內容的好玩有趣、活動開展地點的拓展以及名師名人的效應,從而忽視了對家長的教育與指導。
二、幼兒教育家校互動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宣傳指導,提高APP應用的多樣化與深度化
幼兒園是家園互動APP應用的最先倡導者,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在對APP進行維護的同時,也要對家長應用APP給予宣傳和指導。一方面,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講座等形式使家長明確參與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倡導利用家園互動APP增強溝通與交流,運用信息技術增加家園交互性。同時,通過家長會、發放指導手冊等形式教會家長APP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在使用測試之后收集家長的使用意見并進行指導調整,增強家長對APP的使用力度。另一方面,家園互動的關注點不應只是幼兒在園是否哭鬧、活動開展的圖片欣賞等表層化問題,更應該關注幼兒環境適應程度、交往方式等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本質化問題。家長要利用APP中提供的各種信息提升自身的幼兒教育能力,挖掘不同模塊中幼兒的成長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比如,某幼兒園通過對家園互動APP各模塊的信息展示,開設了幼兒成長電子檔案,成為家園間對幼兒進行客觀評價的電子載體,實現家園同步教育。
(二)適時舉辦聯誼活動,獲得家長的認可和配合
幼兒階段是激發幼兒潛能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可以舉辦一些聯誼活動,憑借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動來獲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認可和配合。聯誼活動也是開展家園工作的有效手段。在聯誼活動中,氣氛不會過于嚴謹,在輕松的氣氛中,家長和教師更能夠暢所欲言,并且聯誼活動也可以讓幼兒參加,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他們也能夠增加見識、開闊視野。家長在參加聯誼活動以后,會對幼兒園工作了解得更加清楚,對幼兒的定位也能夠更加準確。
例如,在六一兒童節前期,教師可以舉辦以此為主題的活動,歡迎家長帶著幼兒共同參加。教師可以讓幼兒提前準備好歌舞唱跳的節目,作為暖場活動,讓家長看見幼兒的進步和潛能,產生自豪感與滿足感。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邀請一些育兒機構來做講座,就如何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進行講解,給家長傳達一些育兒經驗和方法,并且與家長展開交流,歡迎家長與幼兒上臺互動。這樣一來,通過適時舉辦聯誼活動,不僅能夠獲得家長的認可和配合,還能夠激發幼兒對于幼兒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情。
(三)課程共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及周邊環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在家園共育的生態教育環境中,我園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發展目標,構建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包含生活課程、游戲課程、主題教學課程和戶外活動課程等。生活課程涉及生活衛生習慣養成、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和安全教育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游戲課程涉及結構游戲、表演游戲、角色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和主題區域自選游戲,釋放幼兒的天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習得經驗。戶外活動課程涉及快樂體操、冬季跑步、戶外勞動和戶外區域自選游戲等,讓幼兒身心愉悅、幸福快樂。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尊重幼兒的成長規律和個體差異,有效促進了幼兒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三、結束語
家園共育是一項長期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園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總結、改進、提升,進一步強化家園共育文化構建、課程建設、活動項目規劃,持續提高家長和教師對家園共育知識的知曉率與平臺的參與率,提高家園共育校園創建成效,彰顯幼兒園“一切為了幼兒的和諧發展”的辦園宗旨。
參考文獻
[1]李彥軍.家園互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家長,2020(26):34-35.
[2]劉敏.家園互動合力托起孩子的明天[J].好家長,2019(88):10-11.
[3]陳曉紅,王春枝.“和互動”,讓家園互動零距離[J].教育家,2018(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