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莉
摘 要:現在有些教師的備課、上課都很認真,但教學效果卻往往不盡人意,課后要花更多地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學習能力弱、基礎差的學生進行補習。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更多地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從而使學生的課堂學校效率不高。
關鍵詞:有效性;全面性;情感性;多樣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課堂上的教學從而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三者的協調發展。主要體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現在教師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一、注重目標的全面性
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學生不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一樣的發展,而是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進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能看成是簡單地教學的問題,要把這些看成是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生實質性的互動,實現課堂教學的增值,同時也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保證。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要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一)由“疑”到“思”,激發學習欲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思維的開始,更是創造的基礎。有了疑問才有思維的活動,創造的激情,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例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先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學生座位圖,說一說小軍的座位在哪里?當學生各自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后,我問:“如果有一個陌生人來找小軍,根據你們的說法他能一下子就找到小軍嗎?”“不能。”當學生產生疑問時,教師從旁引導 “為什么不能?”學生會發現:雖然是同一個座位,如果每個人觀察的依據不同,那么他們的表達也就不同了,當然陌生人就不能一下子找到小軍了。這時再提問“怎樣能讓陌生人能一下子就找到小軍呢?”學生就會思考怎樣來說清楚座位?從而得出要把座位做一個規定,這樣規定了之后,就不會出現同一個位置有不同的說法了,陌生人也就能一下子找到小軍了。這時再出示“行”和“列”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以“思”促“動”,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從根本上缺乏認知內需,學習就無法發生;但是如果沒有外在環境的刺激,學習內需也難以自發啟動。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學習動機就需要老師的激發和調動了,數學教師應該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調動者。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倒時,先幫助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再出示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求它的面積。學生發現,沒有學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時讓學生思考,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學生經過思考后,同桌合作,動手把平行四邊形剪一剪、拼一拼,發現原來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后變成了長方形。最后通過比較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二、重視學生的情感性
(一)建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親其師而信其道。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來自于學生對該任課老師的喜歡程度,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只是角色的不同,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教師要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走到學生中間去,以飽滿地熱情、良好地情緒和真誠地微笑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應努力接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我認為真心為學生喝彩,表現出你的贊嘆和欣賞是接近師生之間心理距離的好辦法。當然教師在課外也要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教師期待著我”,從而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設計練習形式的多樣性,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改要求教師將學生視為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設計練習時,形式要多樣,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注意學生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體現學習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練習中,我設計了“將軍點兵”的游戲:將軍用數隊來點士兵,被點到的士兵要“起立”并說“到”。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積極性也很高,都爭著想當一回“將軍”。這個游戲不管是對于“將軍”,還是對于“士兵”來說,在玩的同時也練習了用數對表示位置的知識。這比單純的用書本上的練習題效果要好的多。以上的游戲,在練習的同時,又調節了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得緊張地學習變得輕松了許多。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切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本,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場所的同時也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