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成發
摘要: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為我國基礎建設的不斷進步貢獻力量。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時候會因為經濟建設而忽略環境保護,尤其是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大眾對營林生產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希望能夠通過營林生產來保護森林資源并擴大森林面積,從而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和氣候狀況。
關鍵詞:營造林技術;林業發展;應用分析
引言
我國經濟建設最近幾年隨著各行業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迅速,加速我國提前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林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發展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林業技術作為現代林業發展的基礎,在促進現代林業技術發展、改善現代林業結構方面有重要意義。
1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
在進行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時,要注意抓好改革時機,結合當地的具體狀況,找尋重要工程并進行建設。與此同時,林業發展規劃的制定也應提上日程,在進行規劃的同時也要制定一些合理的措施,盡可能提前做好準備;林業管理在營林生產中是較為重要的環節,管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整個工程功虧一簣,因此,我們要尋找更加高效科學的管理方式,比如分級管理,分別設置四級進行管理層,具體到村、組,這樣可以及時觀察工程動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成果。除此之外,在發展林業的同時,一定要牢記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的共同進步。一個地方如果想要進行林業發展,就必須重視造林規劃設計,只有合理的規劃和設計,才能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在進行造林規劃設計時,要抓住重點,分點討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發展造林規劃設計,即整體規劃和外業調查。每個工程或事件在實施之前,都必須要進行大綱羅列和整體性的規劃,因為這關系到未來項目工程的發展方向和整體走向,營林生產也不例外,帶有宏觀視野和系統科學的整體性規劃對林業發展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步驟。一個較為完善的整體規劃必須涵蓋很多方便,其中包括技術使用,未來工程進度和林業最終規模等方面,然而科學的整體規劃制定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進行規劃之前,需要對當地的具體情況完整、真實地記錄下來,并上報給決策層級,最終制定完整、科學、系統的規劃方案。鑒于當前營林生產的重要性,適當時候,政府可以出臺林業相關政策和方案,并嚴格實施,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其次,外業調查對造林規劃設計也有重大影響,技術人員想要完整、全面、準確地了解當地林業發展狀況就必須深入山中,持續進行外業調查,直到完全掌握林業狀況為止,只有這樣,才能進行科學的造林規劃設計。
2營造林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
2.1科學選擇樹種
因地制宜栽植樹種可以提高我國植樹造林質量。不同地區對樹木的要求不同,樹木都有其自身適宜的生長區域。各個地區的地質、氣候條件等不同,因而樹種的選擇要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有些樹種適合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存活,有些樹種則適合在寒冷的地方生長;有些樹苗適合在濕度高的地方生長,有些樹苗適合在比較干燥的地區生長。因此,在比較寒冷的地方,要選擇抗寒能力比較強的樹種;在黃土地區,適合栽種抗旱能力比較強的樹種。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可以有效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從而提高植樹造林的質量。
2.2精細管理
植樹造林的另一關鍵因素在于土壤質量。改良土壤質量是植樹造林的關鍵環節之一。植樹之前,要對種植土地進行整治。不同土地條件、地理位置下的不同樹種對土壤的要求均不同。對病蟲害高發的土地,需要考慮病蟲害防治。要及時清理受害樹木,保證病蟲害發生率保持在可控范圍內。一些地區實行退耕還林政策,應根據樹木生長情況栽種適合的樹木,保證植樹造林的成功率。土壤的營養成分、含水量等適合樹苗生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樹苗的成活率。例如當土壤含水量在12%及以上時,樹苗更容易成活;當土壤含水量在12%以下時,樹苗不易成活。想要達到植樹造林的目的,土地管理必須提上議程。土地肥沃能夠保證樹苗健康生長,土壤營養成分與水分得到滿足,才會提高樹苗的成活率。總結近些年土地管理經驗發現,植樹造林過程中樹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沒有土地管理意識,將樹苗栽種到貧瘠的土壤上,其成活率可想而知。一些地方雖然進行了土地管理,但停留于表面,只進行形式上的土地整理。在實際操作時,雖然管理項目眾多,但收效甚微,主要是土地管理質量差。例如一些地方對貧瘠土地進行土地管理時,僅在植樹前2d薄薄鋪一層優質土壤在貧瘠土壤上,當樹苗成活后必然向下深深扎根,由于深層土壤貧瘠,樹木生長到1/2就難以茁壯生長。這種表面化的管理方式并沒有實際意義。
2.3分殖造林技術
進行造林營林時,可以科學利用分殖造林方法,以便凸顯其良好的優勢。一般來說,借助部分植物器官,或樹木根部、枝干等,可以把其制作為相應的養料,完成造林的工作任務。此種造林方法便于使用,同時存活率也較高。另外,能夠節省更多的育苗時間,加快成林的速度。雖然此種造林方法的技術含量較低,不過依然要求有關造林工作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
2.4堅持適地適樹原則
由于土質的特殊性,營造林在建設過程中對于樹木種類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在種植樹木之前,一定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充分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土壤狀況,選擇最適合種植的樹種,提高樹種的成活率,同時也便于后期管理。樹種盡量選擇本地品種,這樣的樹種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比較好存活,而且當地人也更加了解其養護方式,少數情況下如果要選擇異地的樹種,一定要充分了解其培育方式,充分仔細分析各個方面的因素,選擇最適合的。堅持適地種樹的原則,保障樹木的健康成長。
2.5營造混交林技術
營造混交林技術,可以改變各種樹種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得林地環境中的各種條件得到充分的發揮。在營造混交林的過程中,一般選用株間混交、行間混交、區域混交的形式。相對于單一林種來說,混交林更具有優勢。第一,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林地光照,促林木生長,通過發揮不同樹種之間的生長習性,使林地之間的各項條件得到充分運用。第二,混交林可以改善林地土壤環境,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強林地抵御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能力。第三,混交林選擇樹木的質量和品種不同,從而提高林業區整體生態效益。在我國林業枯竭的背景之下,多采用營造混交林的方式有助于緩解這一問題。
2.6病蟲害預防技術
除了自然災害會影響林業外,病蟲害對其的危害也非常大,尤其是在幼苗生長時期,病蟲害對幼苗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因此,要及早進行預防,在進行營林生產中,抵抗力強的幼苗有限,病蟲害防疫部門也要發揮作用,除此之外,撫育管理工作對整個森林來說至關重要,要及時對樹木進行管理。
結語
總而言之,營林生產的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都必須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要有宏觀視野,盡可能提高森林質量,不斷完善造林規劃設計,采用最適合各地的方法規劃,同時也要選擇最適合的技術,還可以借鑒一些營林生產成功的經驗,加強撫育管理,促進林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平,許靖.探討森林中營林技術的實施要點[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3):103-104.
[2]王艷秋.林業經營中營林技術生產分析[J].現代園藝,2021,44(3):120-121.
[3]王曉升.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J].農家參謀,2021(2):164-165.
黑龍江省綏棱林業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