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單
【摘? ? 要】在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現階段我們所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是,思政課堂體系尚且停留在淺表,未能深入到學生的思想文化層次,沒有顧及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促進作用極為有限。
【關鍵詞】中職? 思政課程? 職業崗位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01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創新中不斷地進行改革。基于此,中職思政課程體系構建應有更深層次的考慮,教師要試著以職業崗位作為實際構建的導向,先重點分析學生的實際道德水平,將“職業道德與法治”“哲學與人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規劃”等內容進行融合,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培養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從而持續推動學生的職業化發展。
一、確立以職業崗位為主的思政課程體系
中職教師往往比較關注學生的職業發展,會重點強調要讓學生切實搞好專業課程的學習,但是對于學生整體素質培養卻關注得不到位。究其原因,中職教師在向學生進行授課,對學生提供必要的教學引導時,對于整體素質的定位并不準確,大多認為只要上好專業課即可,并未去做過多的考慮。因此,中職教師在對思政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應重點考慮對學生發展進行準確定位的問題,將職業化人才培育目標與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教學需求綜合起來進行考慮,既要讓學生一如既往地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又要對學生進行基于職業崗位的其他方面的綜合教學引導。
我們不妨將目光放到現在思政課程中最熱門的一個重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要求就很好地解釋了我們所要建設的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發展的是怎樣的社會,培養的是怎樣的公民等一系列問題。實際上,這就是我們職業崗位發展的一個最基本導向,也就是我們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政課程體系構建的主要基礎。在這里,社會層面對職業化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會被具體為中職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具體要求。
當中職思政課程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進行構建的時候,就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學校這一局限的范圍,從公民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等多個方面對現行的職業化教育進行思考,不但極為自然地將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融入到思政課程之中,我國一系列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將會成功找到有效傳承的方式和方法。這個時候,中職學校與教師將會更好地將各方面的力量結合起來,確立以職業崗位為主的思想政治課程,在狠抓辦學特色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辦學深度,通過專業課程強化、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構建、職業化培訓前移等一系列方法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職業化教學指導,確保學生能夠進一步縮短畢業后的崗位適應時間,為中職教育教學更好地適應市場化發展奠定基礎。
二、建立以職業導向強化為基礎的思政課程體系
目前,在中職思政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學校方面積極組織了各種法律知識的專題講座,舉辦了學生心理健康座談會,搭建了有助于教師相互之間、學生相互之間、教師與學生相互之間形成良好交流態勢的教育論壇,開展以未來職業規劃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等等。但是這些舉措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由學生認識不到位造成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導致教育的結果遠遠未達到預期;同時還有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便是絕大多數教師還是習慣于技能型課堂教育,而學生所反映的學習需求是“希望多一些以實踐為主的課外教育引導”。
其實,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中職思政課程體系構建涉及頗為廣泛,在一定程度上為學校的專業發展以及學生的就業方向尋找提供了更為準確的定位。中職學校方面就可以與教師一起,以職業崗位為主要導向,在綜合考慮學生整體能力的情況下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優化。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對學生所掌握知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一系列必要的專業知識,還要對日后所涉及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所了解,知道所要從事職業崗位的基本操作流程,等等。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學生除了要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之外,還要能夠在實踐中去運用這些知識,并進行積極拓展,能夠進一步了解以后所要從事專業崗位的基本作業流程,逐漸培養起能夠獨立完成一系列基本工作任務的能力。
三、構建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根本的思政課程體系
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大量的專業型技術人才,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國家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為此,中職教師在基于職業崗位構建思政課程體系時應注意,既要以保障學生全面自由發展來確保其掌握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又要讓學生掌握所要從事相關職業的能力來確保其能獨立完成一些基本工作,更要通過對學生專業素養的積極培養來確保其能夠具備一定奉獻與社會的無私精神。
具體來講,中職教師在對思政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需要注意,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和價值觀帶給學生,讓學生習慣使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來辯證地看待學習和生活,在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形成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同時,教師還要將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帶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我國發展的歷史以及現在的基本國情,為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奠定基礎,讓學生更積極地考慮在職業崗位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事情,在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具體實踐之中,更好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從整體來說,中等職業學校所實施的教育教學最關鍵的還是要抓住“職業”這一關鍵詞,而思政課程體系的構建也應立足于職業崗位進行。此時,中職教師將會在原有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不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不斷接觸“職業道德與法治”和“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規劃”這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能夠主動接觸與接受“哲學與人生”這部分內容,使思政課程體系在不知不覺中被構建起來,為學生的職業化發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黃曉麗.基于現代學徒制的中職思政課程體系構建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5):3.
[2]蘇曉輝.淺談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向課程思政的轉變[C].2019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