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英
摘要: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的方式不斷改變,由原來的一本書,一支粉筆,演變成使用多媒體黑板上課,教學資源豐富多彩,教學內容也比以前豐富很多。
關鍵詞:教學方式 知識更新 素質 網絡資源 學習 反思
知識不斷更新,內容不斷變化,老師應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新時代的知識。我想從以下幾點談起:
一、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首先是愛崗敬業,這是教師職業道德之一,教師只有做到愛崗敬業,才能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其次是關愛學生,教師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親近教師,學生才喜歡聽教師的課,聽從教師的教育;教師應該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既不偏愛優等生,也不歧視后進生;既要輔導好優等生,也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二、教師要重視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內容豐富多彩,教師要經常上網查找資源,同時學會使用網絡資源,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學生的見識。
1.學會使用多媒體資源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不管是年輕的教師,還是年老的教師,要想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都離不開學習,特別是信息不斷更新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好新時代生產的產品,才能恰當運用新時代的產品為我們教育服務。就像現在的多媒體黑板,其中功能繁多,我們只有通過學習,使用,才能讓它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2.正確利用多媒體資源
學會使用多媒體黑板后,要運用到一些資源,比如課件。現在網絡發達,網絡上的課件多如牛毛。面對如云的課件,教師應該如何取舍呢?我覺得應該結合教學參考書的要求,有的放矢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課件,并且不能生搬硬套,應結合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進行修改,改成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課件。
3.恰當運用多媒體資源
現在的老師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多數老師都學會上網下載課件或者自己制作課件上課,可有些老師習慣一堂課都是運用課件。這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是不適合的。老師應該將課件、白板、課本等相結合。比如:上語文時,老師先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上課時不能只在課件上出示生字新詞,還要利用白板演示,出示課本內容,用彩色筆畫出生字新詞讓學生對照,這樣學生可以節省時間。又如:講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周長時,可以借助課件引導學習推論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幾種方法;然后借助多媒體中的實物演示出示課本中的三種方法,讓學生進行比較,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從而推論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公式是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提高計算速度。
三、教師要正確把握相互學習的機會
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是相互聽課,但課后探討時,探討時聽課的老師不僅僅要談自己對這堂課認為不夠的方面,也就是自己的教法,更要挖掘出執教者的教學優點,也就是談自己認為這堂課比較成功的方面。因為每個人對于同一堂課的看法不一,大家把自己的觀點講出來,參于探討的老師就可以集思廣益,結合教學參考書,聯系學生的實際,制訂出具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的教案和課件。經常參加這樣探討教學的老師會受益匪淺。
四、教師要學會不斷反思
當我們上完一堂課后,有時會覺得學生好像聽不懂,沒掌握好上課的要點,這就需要我們去反思上課的過程和環節,覺得哪里需要改進,就要及時做好筆記,就是寫教學反思。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特別是參加其他教師的公開課,多聽聽其他老師的教學意見,并做好筆記,之后聯系教材,結合自己的學生實際,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課來。
五、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
教師的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上面所說的做課件和備課上要創新,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課件,備出適合自己的學生學習的課;同時還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付出愛:愛教育事業,愛學生,愛學習,愛創新。愛是學習的動力,愛是溝通的橋梁,愛是成功的武器。
參考文獻:《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黎咀鎮和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