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貴州省貴陽市省府路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1)
俗話說的好“為父母者,為之計深遠”,作為一個25年教齡的老老師我想把這句話改一下:為師者,為之計深遠”,在小學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會為孩子將來的初高中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我把數學好習慣的培養分為數學本、作業本、易錯本、草稿本,這四本;看書、讀書、理解書,這三書,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草稿本。
1、草稿本不宜太厚,通常我都會要求學生5張A4紙,一分為二,變成一個10張的小本,如下圖:
2、每次使用草稿紙之前,先要標明日期和題號,這樣的目的在于方便自己可以很快的找到題目。如下圖:
3、通常我每天都會要求家長簽字,這也是為了培養一個好習慣,家校的配合,孩子成長的更快。
4、草稿紙上寫上題號,然后開始打草稿。字跡當然不比試卷上工整,但是至少非常清晰,一題打完了,畫條線隔開,繼續按順序打下一題。
5、盡量把過程寫清楚。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考試時明明很弱智的錯誤,就是檢查不出來,這就是不寫過程導致的結果。在簡單題的練習中,寫過程是一個解題思路的總結,能夠讓你更明白;難題的練習中,寫過程同樣幫助思考,讓你的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有一些題目,不下筆就是做不出來,稍微嘗試一下就會產生思路,做題習慣于下筆,對解題非常有幫助!如下圖:
6、做完題目檢查時,通過題號來定位在草稿紙上的位置。可以馬上與試卷上的答案進行核對,對了就打上小勾勾。如何你的草稿紙做到了以上的6點,那么,你就直接可以看草稿紙上的過程,看看你的計算有沒有錯誤,沒有,好,這題就檢查完了,發現有,好,錯誤查出來了。是不是比你從新看思路再計算要節省很多時間呢?如果這時候你的草稿很清晰,通過檢查,一定能看出之前因為馬虎或者慌忙抄錯的地方。
7、把做數學題的草稿紙收集起來裝訂成冊,常常拿出來翻閱。可以分析思考的軌跡,還可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弱點。同學們,不能再'草待'草稿紙了,準備好幾只紙袋,分門別類妥善保存好草稿紙,對你將大有益處。
上面的7個步驟寫的比較多,將其總結成下面幾個字:
對折,題號與過程,分區與畫線,檢查,整理與提高。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習慣是慢慢養成的,養成習慣的前提是先學會方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童鞋們從現在開始重視自己的草稿,馬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