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偉芳
(西安思源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8)
浙江省松陽縣依托當地歷史建筑、傳統村落,因地制宜地將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在保護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推動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秀山麗水,田園松陽。2005 年8 月15 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1]。眾所周知,浙江省在全國經濟發展中名列前茅,然而卻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語:麗水是浙江的西藏,而松陽是麗水的西藏?!翱諝夂谩薄帮L景美”是麗水松陽的代名詞,同樣“山溝溝”“生活苦”也是其代名詞。
松陽縣的歷史建筑、傳統村落是當地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歷史文化底蘊濃厚。為了保留更多古老原始的歷史建筑、傳統村落,使其重新煥發生機,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了解松陽文旅產業借助傳統村落發家致富的方法措施,調查其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在推動松陽縣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推廣“松陽”經驗,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調查時間:2020 年7—8 月份,2021 年3 月。
調查對象:松陽縣內明清古街為主的歷史建筑、各個鄉村傳統村落住戶及當地部分大學生。
利用問卷星等線上調查平臺,完成電子問卷調查,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并填寫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300 份,了解大學生對于宣傳保護傳統村落助力鄉村振興相關方面的想法。
查閱松陽縣內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相關資料,了解松陽縣內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完整度以及“拯救老屋行動”實施后當地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修葺保護狀況等。
實地考察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可以彌補文獻調查中的不足,通過實地走訪,更加真實地了解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修葺保護狀況,并且對松陽縣依托傳統村落發展的文旅產業狀況進行考察,將其作為本次調查的一大重心。
在實地考察過程中,結合個別采訪、訪談,對當地村民、長期居住者等進行訪談,了解當地居民對歷史建筑、傳統村落保護的意識及文旅產業帶來的影響。
如表1~表3 所示,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寒暑假空閑時間多,他們愿意在寒暑假參加宣傳保護傳統村落、文旅產業公益活動,占比分別高達92.33%、94%。大學生在寒暑假有較多空閑時間,因此高校及教育機構應鼓勵大學生多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政府也應多給予大學生實踐的機會、多組織活動,鼓勵大學生參與當地文旅產業的建設,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表1 大學生寒暑假空閑時間情況

表2 大學生在寒暑假參加宣傳保護傳統村落意愿度

表3 大學生在寒暑假參加文旅產業公益活動意愿度
文獻記載,松陽縣于公元199 年東漢建安四年建縣,是處州(今稱麗水)建制之始,屬于浙江省內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松陽縣在歷史文化建筑體系中保留完整、鄉土文化傳承極好,至今仍保留著100 多座高完整度的傳統村落,其中屬于中國傳統村落有75 個,在長三角地區數量穩居第一、全國穩居第五[2]。
從2016 年開始,松陽在3 年時間里進行了首期“拯救老屋行動”,2019 年3 月正式啟動二期項目。在首期行動中,松陽縣獲得了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4 000 萬元的資金支持,共有142 幢(總面積96 000 m2)的老屋得以修葺保護,松陽的歷史建筑、傳統村落逐漸走向“復活”?!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為了今后更好地修葺保護歷史建筑、傳統村落,應致力于培養一批本地傳統建筑修繕工匠,作為“工匠精神”的繼承者。
5.4.1 推動傳統村落+民宿、攝影、農產品等融合發展
松陽縣四都鄉發展文旅產業,在傳統村落內修建“飛鳥集”“過云山居”等特色民宿,周邊開設攝影基地、藝術寫生基地、平民書店,在農產品成熟期開設“四都蘿卜節”“特色純手工番薯干”活動,帶動文旅產業發展。
5.4.2 依托傳統村落發展傳統特色美食
“按節下松陽,清江響饒吹”,松陽自古以來就流傳了許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以明清古街為例,目前有許多“網紅店”產生,如徐記煨鹽雞、佰仙面館、楊記老店等,堪稱舌尖上的松陽美食。
5.4.3 依托傳統村落建設各類鄉村博物館
充分利用當地傳統村落、歷史建筑等,打造一批鄉村博物館和特色工坊,讓傳統文化、工藝通過有形的載體融入現代生活[3]。
5.4.4 傳統村落+影視作品,提高知名度
近年來,由于當地風景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濃厚,一些影視作品將松陽作為部分拍攝場景,如電視劇《麥香》《向陽而生》等,絡繹不絕的旅游者前來打卡,推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發展。
首先,當地參與歷史建筑、傳統村落保護的群體結構較單一,大多數為當地中老年群體,青年群體比較少。
其次,在“拯救老屋行動”中,有村民反映實施過程中各項資金使用并未達到公開化、透明化。
再次,未能合理規劃限流人數,節假日游客爆滿,導致村落擁擠、交通堵塞,大大降低了游客體驗感。
當地科研人員應結合當地實例,將這些“活例子”作為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的部分內容,將保護傳統村落助力鄉村振興作為當地學校的一門課程,傳遞更多信息,發揮知識傳播的力量。
各高校在臨近假期時,向學生宣傳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使學生多了解國家的政策;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到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宣傳保護中。大學生自身可以利用寒暑假,開展宣傳保護歷史建筑、傳統村落的實踐活動,并積極投身文旅產業志愿者公益活動。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住房規劃改造,較大程度改善村落生活質量,留住年輕勞動力。當地政府可以出臺相應限流政策,對每日各地游客數量、進入車輛上限作出規定。各村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員應公開告知各項開支,使資金流向公開、透明。
傳統村落+民宿、攝影、特色農產品等融合發展時,可組織相應主題的攝影比賽、文學比賽,通過媒體加大宣傳。創立傳統特色美食制作館,帶動游客情景式體驗。采用合作模式,與各大旅游社團加強合作,為村落旅游業招商引流,推動村落旅游業發展。
傳統村落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修葺和保護傳統村落有利于文化傳承,透過一座座古老建筑帶給人們古時的生活痕跡,感受歷史文化的氣息。將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融合,可以推動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推廣“松陽經驗”,增加人民福祉,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