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榮凡
美術綜合探索學習的特點
開放性 美術課程中,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習是開放性的,它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美術綜合探索領域學習的開放性首要體現在學習內容的開放。內容的豐富性,有別于平時的常規教學和課堂模式,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當代科技、美術與其他學科都可以成為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學習內容。其次,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開放性體現在時間和空間的開放。學習時間不再局限在課堂之上,學習地點也不局限在教室或校園里。再有,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開放性體現在師生關系的開放。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動機的引導者,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者、學習策略的指導者。最后,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開放性體現在作品形式展示的開放。學習成果可以是學習過程資料夾,可以是攝影、繪畫、表演、文字、專題展覽或座談會等。
自主性 在整個美術綜合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課堂中的參與者,同時也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以及設計者。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自學、探究的過程中不斷領悟自學的重要意義。學生自主設計學習活動方式、規劃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生從中得到自我管理的認同與肯定。從而激發自身的主動性,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創造性 正如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所提到的,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需要發揮和提升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作為美術課程的一部分,在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過程中,應當與社會生活以及具體情境緊密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能夠將自己的創意轉化成某種具體成果,這正是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創造性。
綜合性 美術課程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綜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在教學內容上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注重多學科融合。二是在教學方式上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活動是多種學習形式的綜合,活動形式豐富多樣。三是在評價方式上,美術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逐步成為美術綜合探究學習領域學習評價的最終目標,為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時,要綜合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態度、行為習慣以及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畬族文化融入地方課程的意義
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強調,各個地區、學校的教師應該積極努力做好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工作,通過充分的實地調查與了解,整理分類各種地方課程資源,將其合理運用于美術教學當中,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課程,以提高學生關注文化與生活,了解美術課程以及人類文化的豐富性、美術活動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而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人文精神與審美品位。
有利于開展實踐活動,提高課程實效 畬族文化的資源開發源于當地的地理優勢,不僅可以豐富美術課程資源,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開展研學等實踐活動,提高課程實效性。獨特的地方文化資源就在平日的生活當中,便于學生自主地開展活動,進行實踐活動。這樣的課程活動不同于平時的教學課堂,更具有開放性和自主性。因為在現實生活情景中,學生有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習興趣,學生也會更加自主地去學習、表達、展示,真正落實了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學習目的,促進學生的綜合實踐和探究發現的能力。
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提升美術素養 美術教學的基本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視覺經驗、觸覺經驗,逐步提高審美經驗,從而獲得對美術課程學習的持久興趣,最終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美術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融入優秀的地方課程資源,在豐富課程資源、開展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以及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的美術現象的感受、理解與欣賞評述能力。
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地方文化 畬族文化是閩南地區特有的一種古老文化,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畬族傳統文化與漢族閩南文化高度融合,快速擴張的城市化建設,以及外來流動人口大量融入,對畬族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形成巨大壓力。通過對畬族文化中的地方資源進行搜集分類,將其運用在美術課程當中,可以使學生更加關注和愛護自己家鄉文化,更加認同自己家鄉的文化,從而實現對家鄉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增強文化自信心。
(作者單位: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