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在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工作中進行財務分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從企業實務角度出發,探討了財務分析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并就現代企業在財務分析上普遍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結合企業財務工作的一些實務,探討了企業中科學運用財務分析的有關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為我國廣大企業更好地運用財務分析加強內部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財務分析;企業管理;經濟;經濟活動;經營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5(a)--03
財務分析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在企業內部管理中起到怎樣的作用,目前的很多企業在財務分析的應用上存在哪些問題,又應當采取怎樣的措施改進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以下本文就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一些實務工作,對這一課題展開詳細解析。
1 財務分析的涵義和應用程序
有關財務分析這一概念應怎樣定義,國際上理論領域與我國學術界存在多種不同觀點,其中較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把財務分析理解為企業中負責財務工作和掌握財務專業技能的人員,利用專業化的財務手段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問題實施分析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也有學者認為,財務分析不僅包含了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分析,還包含了企業對市場的分析與對投資、融資等相關經濟活動的分析。本文課題研究主要目標在于研究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因而采納較為狹義意義上的第一種解釋,即企業中負責財務工作和掌握財務專業技能的人員,利用專業化的財務手段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問題實施分析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通常表現為企業中的財務部門依據企業的財務核算信息與報表數據,通過采用專業化的財務技術與分析措施,對企業以往和現在的投資融資活動、經營活動、資源分配、各個方面企業運營能力,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有成果等作出的專業化分析。通過分析,為企業更好地作出經營管理上的決策提供依據。
企業實施財務主要的應用程序可以概括為明晰企業實施財務分析的工作目標、設計出合理的分析方案、匯集企業中的有關財務數據,運用財務手段與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得出分析結果等若干步驟。第一步,明晰企業實施財務分析的目標,是開展企業財務分析的基礎性工作,企業只有先設定了財務分析的工作目標,才能在工作上有的放矢,找準工作方向。如通過財務分析研究企業投資活動的有效性、通過財務分析研究企業中員工流失率過高的原因等,都屬于對財務分析目標的明確。第二步,在明確目標基礎上,設計出合理的分析方案,這需要企業中的財務人員,按照企業分析活動中財務問題的難易程度,分析量多寡等,設計出科學的分析方法,通過設計出分析方案,為后續的工作提供框架。第三步,在明確分析方案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對有關的財務資料和報表數據進行采集匯總,通過匯集資料,為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收集足夠的信息和依據。第四步,企業依據分析方案,運用采集到的財務資料,以專業化的財務手段,對企業中有關問題作出分析,通常以量化的各類分析方法作出分析判斷。第五步,得出分析結論,通過采用分析方法對企業中的財務信息進行量化分析,得出目標問題的結論,從而為企業實施經營管理決策提供財務工作的支持。企業財務分析的應用程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雖然不同環節之間具有因果性,但并非單一線性的銜接關系,其中一些環節可能包含穿插與后續環節當中,如在分析中調整分析目標、重新采集匯總財務數據等,不過最終的目的是得出分析結論,為企業的經營管理通過財務上的決策提供依據。
2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
對企業而言,實施內部的財務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分析工作。
2.1 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
通過實施財務分析,企業可以對自身的營運能力作出有效地分析和判斷,企業通過分析研究自身的資金資源儲備與周轉狀況、資金利用率、庫存商品周轉率、應收賬款等相關財務信息的現實情況和動態特征,從而對企業經營管理上運用現有資源開展運營活動的能力作出有效分析。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的經營者發現企業運營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設計有效的應對措施,做好內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企業的股東和外部投資者,依據企業營運能力的現實情況作出投資方面的決策提供依據。
2.2 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業依托于其所擁有的現有資源通過經營活動而獲得效益回報的能力,這是反映利潤獲取水平的重要指標。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通常采用觀察企業的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當期收益變動情況、歷史收益變動信息等獲得。對企業的股東與外部投資者而言,企業的盈利能力越高,則表明企業依托于單位投資獲取的利益回報越高,因而企業股權的投資性也就越強。對企業的管理者而言,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為企業管理工作提供依據,讓管理者發現企業的資金資源用在哪些方面,可以實現企業盈利能力最為有效地提升,從而為企業的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讓企業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為關鍵的業務活動和經營活動中,從而讓企業獲取最大的利益。
2.3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指的是企業運用財務分析手段,對企業中各項財務信息中有關債權債務的資料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不等,從而對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作出分析,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資金管理問題的分析手段。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主要觀察企業現有的可變現資金資源的存量和到期應付債務之間的比例關系,如果企業擁有的可變現資金資源足以償還所有企業到期應付債務,則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優良,不會出現到期債務因資金不足無法償還的問題。而如果企業擁有的可變現資金資源不足以償還所有企業的到期應付債務,則說明企業在資金管理和債權債務管理上出現了問題,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來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提升企業產品銷售量,擴大企業收入以彌補償債能力的不足,以免出現到期債務無法償還而使企業陷入償債危機,遭受債權人擠兌使得企業面臨嚴重的經營風險和信用危機。所以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十分重要,只有在保障企業具有較理想的償債能力基礎上,才能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但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并非越高越好,因為如果企業償債能力表現特別突出,則說明企業中的資金并未得到積極的投資應用,企業在投資活動上存在過于保守、資金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因而通過償債能力的分析,也能夠讓企業的投資者發現企業在投資價值與資金利用方面的一些問題,從而為企業的投資者和股東提供經營投資決策方面的依據和參考。
3 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詳述
3.1 金額變動與變動百分比法
這一方法主要根據企業中各項財務信息的金額變動情況來觀察特定財務信息的變動值和變動比例,從而為企業發現和處理經營管理問題提供依據。如在銷售收入方面,企業觀察本年度銷售收入跟上年度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可以對企業產品銷售狀況作出分析,如果本年度企業銷售收入相對于上年度有所增加,則說明企業的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反之,如果企業的銷售收入跟上年度相比有所下降,則說明企業在產品銷售上出現了問題,需要探究和查明企業營銷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在金額變動上主要通過對比同一財務指標的金額在本期和其他不同年度的變動情況,從而通過把變動額除以基準年度的指標金額而獲得變動比例。金額變動方法的計算方式具體可以表示為:設某企業在2000年、2001年、2002年三年銷售額的各自指標分別可以達到20萬元、21萬元、23萬元,在計算變動金額方面,把2001年的21萬元減去基數20萬元,則可以得到銷售金額年增長1萬元的金額變動指標;在百分比方面,把基礎2000年的20萬元除以2001年銷售額增加的1萬元,則可以得到相比于2000年、2001年銷售額增加值為5%,這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產品銷售變動情況,從而為企業發現銷售問題,采取措施處理和解決銷售問題提供依據。
3.2 趨勢比例法
該方法主要采用以企業中特定的財務指標作為基數,將其定位為比例100%,然后把這一指標不同年度的值跟基數進行對比,從而觀察出不同年度指標相對于基數指標的變動趨勢。詳細步驟可以大致概括為:第一步,選取特定財務指標作為基期,然后賦予其100%的基數指,然后把這一指標在不同年度的值跟基數對比,以基數值為基礎,得出指標變動的百分比,如設某單位在2000年的銷售額20萬元為基數,其在2001年銷售額為21萬元,則相對于2000年,銷售額增長了5%,而2002年企業的銷售額達到了23萬元,則相對于基期2000年的20萬元,其銷售額增長了15%。這樣就可以觀察出,企業的銷售情況是從2000年開始,以5%、15%的趨勢進行發展變動,這可以讓企業通過對銷售額發展情況變動趨勢的觀察研究,而了解到企業在產品銷售情況方面的進展,從而為企業制定科學的產品生產與銷售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3.3 結構比例法
結構比例指的是特定的財務指標在成分結構方面的百分比,結構比例法主要觀察企業特定的財務指標在成分結構上百分比的變動,從而了解到這一指標的發展變動趨勢,讓企業分析跟該指標相關的企業經營管理問題。如對于企業資產與負債的結構比例分析,通過觀察企業資產項目中負債在不同年度的占比情況,通過了解其結構變動,可以發現企業是否存在負債回收不及時、財務風險增高、資產沉淀和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等問題。舉例說明,如某單位在2000年資產總額為1000萬元,其中負債500萬元,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0%;在2001年,企業的資產依然是1000萬元,而負債提升到600萬元,則企業的資產結構中負債提升了,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0%,說明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提升了。資產負債結構向不利于企業發展的方向變動。而在2002年,企業的資產總額依然是1000萬元,而負債達到了1200萬元,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120%,這說明企業的資產已經無法完全償還負債,如果遭受債權人擠兌,企業有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嚴重危機。通過這一方法可以發現,企業特定指標上不同成分的結構變動情況,從而為企業分析內部經營管理問題,發現問題,制定管理對策進行應對而提供依據。
3.4 比率分析法
這一方法主要通過觀察企業中特定的結構性財務指標的當期或某一年度的比率,從而觀察出這一指標是處在正常值水平還是存在異常,為企業通過該指標發現經營管理問題提供依據。如企業通過觀察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指標在各年度的情況來了解企業償債能力的各個不同時期狀況;再比如通過觀察不同年度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成本利潤率,來了解企業的營運能力在不同年度的現實情況。不同的結構性財務指標,都存在一定的正常取值范圍,過高或過低都表示該指標處在異常狀態,可以反映出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某些環節出現了異常,從而為企業采取針對性措施,調整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120%的情況,而這一指標的正常值范圍是40%~60%,120%說明企業資產負債率已經嚴重過高,企業存在資不抵債的風險,所以要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負債。通過比率分析法,能夠讓企業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認為企業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和解決提供依據。
4 企業經濟活動中財務分析存在的不足
4.1 財務分析存在形式主義
通過觀察筆者了解到,一些企業在財務分析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走形式、走過場,財務分析無實際作用的現象。一些企業中管理者不重視財務分析,在財務分析上很多指標的選取過于泛泛、缺乏針對性,通過對其所選取財務指標的分析無法觀察到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存在哪些問題,從而讓財務分析流于形式,無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起到支持作用。與此同時,還存在一些企業在財務信息上統計不準確,存在數據虛報延遲現象,而依據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的財務分析得出的信息也必然存在真實性和準確性方面的問題,依據這樣的信息進行的分析只不過是走走形式,無法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4.2 財務分析缺乏多元化
一些企業存在財務分析時指標選取過于單一,分析工作片面化,缺乏全面性的問題。因為企業中很多單一財務指標的變動往往跟其他指標具有多方面的內在聯系,因而只觀察單一指標來作出判斷,往往無法觀察到企業中一些經營管理問題的全貌。一些企業的管理者僅觀察到某一財務指標出現問題就作出判斷而制定政策,而缺乏對財務指標多元化的分析,這樣還會導致企業管理者在判斷上過于片面,而無法發現現象背后的更多問題。如企業進行大型項目投資后資產負債率會迅速提升,如果僅觀察資產負債率指標,而不考慮項目投資為企業帶來的銷售增長與效益提升,則會顯示企業面臨資不抵債風險,假如企業的管理者據此作出判斷來分割企業資產進行變現,低價處理存貨顯然也是不合理的決策。
4.3 財務分析不夠系統
一些企業在開展實施財務分析時,還存在分析工作不夠系統、分析內容過于單一、反映出的問題缺乏真實性等現象。對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分析,如果僅觀察資產負債率指標而不觀察企業的固定資產凈值、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容易導致分析結果過于片面,而缺乏系統性,難以反映出企業在償債能力方面的真實水平,假如企業僅依據單一結構性財務指標的分析而作出判斷,容易得出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判斷,而出現政策方針制定的失誤,為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負面影響。
5 企業經濟活動中科學運用財務分析的策略
5.1 財務分析必須務實
企業要利用好財務分析手段,讓企業的經營管理達到較高水平,就一定要在實施財務分析上客觀務實,避免走形式、走過場的財務分析。要按照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財務分析,對不必要的分析工作完全可以免去或省略,而在內部信息的采集傳遞上,一定要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避免信息的虛報延遲,導致財務分析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通過加強對財務分析有效性的管理和財務信息真實性的監督控制,才能保障企業的財務分析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讓財務分析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5.2 進行多元化財務分析
企業在實施財務分析時,要注意從多元化角度開展分析,不僅從一個指標上分析內部的經營管理問題,還對特定現象相關的其他指標進行觀察了解,掌握特定現象出現的多元化影響因素,從而有效弄清現象成因,發現問題的全面真實情況,這樣才能為企業了解自身在經營管理上出現了哪些問題,并據此采取有效的對策處理和解決問題提供依據。
5.3 提升財務分析的系統性
在實施財務分析時,企業要注意分析工作具有系統性,在特定問題的財務分析上,不僅觀察單一財務指標的變動情況,還要以系統思想觀察多項指標,對企業整體的生產運營工作作出客觀全面的分析和判斷。通過提升財務分析工作的系統性,把企業經營管理上一些異常現象的真實原因和影響作用系統分析出來,這樣才能為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6 結語
財務分析是企業財務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只有秉持專業化管理思想,充分了解財務分析工作的各項原則和注意事項,在實施財務分析時講求客觀真實,避免分析工作的片面和形式主義,才能讓財務分析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企業做好經營管理提供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王明明.財務分析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9(09):108-109.
謝文英.中小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08):123-124.
李薇.淺談財務分析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應用[J].納稅,2019,13(0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