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清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不斷發展,現階段教師已經逐漸重視新型教學方法的使用,旨在幫助學生擴充知識積累,使學生對于高中階段的文化知識能夠更加熟練地進行掌握。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而言,則需要教師能夠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題,緊跟新課改的步伐,通過靈活的手段在歷史教學中加入平涼鄉土文化,有效幫助學生對高中歷史知識點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對于教師的歷史教學而言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完善,符合現階段高中教育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平涼鄉土歷史 高中歷史 新課改
對于高中歷史教學而言,很多知識點在學生的概念中較為模糊,高中歷史知識不同于初中階段,知識內容更加細化,對于高中學生的教學,教學工作者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提升的過程中,也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展。面對高考帶來的壓力,教師更要將歷史課堂進行有效的優化,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更加樂于學習高中歷史知識,并且對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幫助學生在歷史課堂中能夠鍛煉多維能力。對于平涼鄉土歷史在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講解方法,需要教師不斷深入研究探討,重視課堂導入手法,使歷史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設計內容單薄
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較為單一固化,教師對歷史課堂進行創新優化的意識較為缺乏,這是由于一些歷史教師常年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對于歷史課堂的設計,已經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然而由于備課壓力大、教學任務重的原因,很多教師無法投入過多的精力對現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創新。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中,久而久之會對教師的教學步驟逐漸熟悉,對于歷史課堂的興趣出現下滑趨勢。并且對于歷史教師而言,這種教學方式還極不利于自身教學技術的提高,導致教師在日后的歷史課堂中難以為學生帶來遞進式的良好課堂體驗,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2.學生對歷史知識興趣不濃
高中階段的學生所面臨的學習任務不僅僅是簡單的擴充自己的知識積累,他們還面對著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高考。學生大多都希望通過學好課本教材中的知識,于考試中能夠取得好成績,并且隨著新高考政策的提出,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也會大打折扣。一些學生可能不重視歷史課程的學習,認為自己不在高考中選擇該科目,就可以不用學習這門課程,逐漸在歷史課堂上不夠專注,甚至在課上進行其他科目預習復習,導致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直線下滑。并且很多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在對歷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夠重視課外知識的學習,只是將重心放在課本內容中,導致學生的視野被遮擋,無法積累豐富的課外內容,學習歷史所產生的效果也不盡人意。
3.師生間交互存在阻礙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將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將學生作為客體地位看待,很少為學生提供交流探討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對歷史知識出現疑問,不敢舉手向教師進行反饋,在課下更不敢帶著問題尋求教師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通過學生給出的反饋來及時判斷問題,并且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對歷史課堂和歷史教師產生排斥心理。并且這種情況也不利于教師優化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對歷史教學水平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影響。
二、平涼鄉土歷史于教材結合運用的優點
1.改善教室氣氛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歷史教材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平涼鄉土歷史,不僅能讓學生吸收更多課外知識,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歷史思維得到鍛煉,根據更多的課外知識對歷史重點事件進行探討分析。由本地區的歷史資料代入課堂,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感受到歷史事件曾經就在自己身處的土地上真實地發生。學生由于高考帶來的壓力,長時間接觸課本內容,已經有所疲倦,而這些新角度展示給學生的知識能夠讓學生眼前一亮,不再依賴課本。并且在運用相關資料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多音視頻內容還會多元化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能夠幫助學生多方面對歷史信息進行了解,使學生能夠對歷史課堂產生新的認識,在歷史課堂中更加投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2.優化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平涼鄉土歷史結合教材教學,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改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設計,不能按照以往課本教案進行教學,要不斷在其中加入平涼相關知識,同時學生群體對相關知識的了解也能有效推動師生之間圍繞知識點進行的交互活動。當地學生對平涼歷史也具有一定了解,教師圍繞這一因素展開課堂活動,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快速有效的鍛煉,并且教師整體教學風格也會隨著平涼歷史知識的介入進行相應的轉化,使教學過程更加平易近人。同時這種知識結構也舒緩了學生學習課本內容的過程,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活躍,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3.整合教育資源便捷備課工作
教師對平涼鄉土歷史資料的整合也能夠極大便捷備課工作,現階段隨著我國網絡資源的不斷發達,教師能夠從網絡中搜集到很多與平涼鄉土歷史相關的教學內容,大量優質的教學課件以及圍繞平涼鄉土歷史展開的歷史習題能夠幫助教師快速進行歷史課堂的備課,將節省出來的更多時間著重于課堂教學的完善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交互,使教師的教學工作壓力得到緩解,并且能夠累積相關經驗,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舉一反三,通過更多課外知識以及資料來完善自身的歷史教學,使歷史教育工作得到良好發展。
三、平涼鄉土歷史于高中教材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新媒體拓展平涼鄉土歷史知識
時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突破,現階段各種新媒體技術已經不斷應用于我國各個領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變得日漸重要。就教育教學領域而言,新媒體也為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幫助教育教學工作者開拓全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應不斷熟悉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方式,在歷史教學中運用這些新技術來完善平涼鄉土歷史的拓展教學。例如在《商業貿易與日常生活》一課中,教師可以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在網絡中搜索“絲綢之路”的相關音視頻內容,同時可以將古代的平涼市為什么作為貿易重地的問題通過絲綢之路的相關資料進行結合講解。可以將紀錄片《古道崇信》中有關“一帶一路”的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能夠通過這些對自身家鄉描繪的鏡頭,感到強烈的自豪感,對平涼本地的歷史文化更加肯定,從而能夠在課上專注學習相關歷史知識。并且教師還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中搜索有關平涼“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的介紹作品。通過新媒體資源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平涼鄉土歷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時能夠讓學生投入課堂,對課本教材進行深入學習,有效鞏固歷史知識。
2.依托實踐調查數據側重教學重點
在對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有力的調查數據能夠幫助教師迅速確定教學方向,同時一些實踐調查活動還會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用實踐以及學術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拿平涼古代村落為例,教師可以針對平涼市古村落中華亭縣安口鎮高鎮村、涇川縣王村鎮完顏村、鳳凰村、莊浪縣通化鎮陳堡村、平頭溝村、崇信縣錦屏鎮梁坡村等古村落,開展相關的調查,針對這些村落在學生群體中的了解度設置問題:“你對本市中或周邊的古村落感興趣嗎?你去過鳳凰村嗎?去相關地區你認為會得到父母的支持嗎”等等。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列出相關數據,在調查過程中應該將調查群體側重在高中二年級的文科群體中。同時可以過一段周期后再次開展調查,給予學生針對平涼古村落進行調查實踐的過程,然后再將二次調查的數據與初數據進行對比。如在調查實踐前,全文科班100人中有35%的學生參觀過鳳凰村,通過調查實踐后該數字上漲到了78%。從實驗對比可以看出,對于古鎮講解的效果對激發學生興趣具有明顯作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歷史知識得到有效積累,還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實踐意識,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具有參與感,更好的通過平涼鄉土歷史學習課本內容。
3.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庭參與教育
引導學生有效掌握歷史知識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也不僅限于在課堂中才能進行,家庭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不斷重視與學生家庭間的交互,持續跟蹤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表現,同時將自己的教育理念提供給家長。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帶領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一些線下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在平涼周邊縣城鄉鎮進行游覽,途中家長可以將一些自身了解的平涼歷史文化講解給學生,并且針對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與學生交談,討論平涼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征,以及伴隨時間的推移具有了哪些變化。并且家長也應及時關注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情況,學生在生活中對歷史教材存在疑問時,家長也可以幫助學生結合平涼歷史與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多接觸歷史知識的學習,在課上涉及到相關知識時,能夠積極回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提高師生交互運用正面教學評價
教師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直線攀升,受到來自高考的影響,個人心態容易出現較大變化,此時教師所使用的一些具有導向性的語言,會極大影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看法和觀點,更加嚴重的還會導致學生對歷史課堂以及歷史教師產生排斥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一定要合理謹慎。在通過平涼鄉土歷史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收集額外的資料,通過嚴謹的備課來提升歷史課堂質量,在教師傾注心力優化課堂的同時,對于一些無法及時掌握歷史知識的學生,教師不要一味的進行批評指責,而是應該耐心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幫助學生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對于能夠有效掌握平涼本地鄉土歷史的學生,教師也要多給予他們發言的機會,將其了解的知識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同時對學生熱衷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進行及時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牢固的掌握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同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歷史學習,打好歷史學習基礎,讓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具意義。
結語運用平涼鄉土歷史結合教材教學,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關于平涼歷史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優化策略,設計新型的課堂模式,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平涼鄉土歷史更好的輔助歷史教材進行教學,提高整體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暢.讓歷史教學充滿鄉土氣息——淺談鄉土史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
[2]王仲憲,馬嚴嚴.鄉土文化與高中歷史教學的結合——以平涼市為例[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1):69-72.
[3]李晶晶.淺談鄉土教材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使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
(作者單位:崇信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