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騎彪
【摘要】要想學好一門功課,聽課是關鍵。一位優秀的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不僅是知識,同時還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
【關鍵詞】高中語文;聽課;技巧
一、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如何聽課
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中學生感知具體知識材料的第一步。聽課的過程不僅僅是聽的過程,還包括、聽、看、思、寫等多種行為能力。
1.學會帶著問題聽課,在聽中求解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孟子說“困于心,恒于慮,而后作”,都是在講人對解除思維障礙的迫切心理。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既包括學生自身的釋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疑,調動學生積極思維。這兩種因素在教學過程中交替發揮作用,就會在思維練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提高聽課效率。
2.學會聽重點
一堂課是45分鐘,但老師講課的精華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鐘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學會抓住聽課的重點。有的學生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結果形成了“課上沒學會,回家請家教,業余進補校(補習學校) ”的惡性循環。課堂教學的作用是任何家教與補習學校所取代不了的。一個小時不專心聽課,兩個小時家教補不過來。
3.要以理解為主,眼耳手腦齊動員
聽課的要害在于對教師講授內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腦各種感官齊配合去促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聽課要以理解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記憶所學的知識。那種未經思考和理解、死記硬背的知識是不長久的。
二、聽課方法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聽課的方法。
1.聽視并用法
大多數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并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什么?聽老師對課文的分析,聽老師的提問,聽老師的總結等;看什么?看老師的板書,看老師的掛圖,看老師的演示等。
2.聽思并用法
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點、難點在什么地方?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聽課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并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同時調動這些感官所獲得的感受是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感受。
4.符號助記法
借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于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書中或筆記中的符號便于復習時查找,而且簡明的符號比文字更容易在腦海中留下印象。
以上這些聽課方法是很多同學經過實戰后總結出的經驗,現在將它們介紹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同學提高語文知識和能力,取得更好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雪梅.高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2]宋秋前.高中語文課堂提問行為的臨床診察與改進[J].當代教育科學.2004,(13).